昨天儿子放学的时候拿着自己的杯子指着同学当枪玩,不小心把对方碰到了,引起了对方妈妈的一丝反感,我在旁边也挺尴尬,虽然是他俩自愿一起玩的,但是由于看起来被碰到的是那位同学,而且那位妈妈对孩子的保护也特别细致所以我也只好让儿子跟同学道歉(换做我的本意来说我觉得这种事大人都别干预,让他俩自己解决,但是由于我感受到对方妈妈的不满情绪了,怕这时候不让儿子道歉会让别人觉得我们很没礼貌,所以还是让儿子道了歉)。
回到家,儿子又拿着自己的笛子对着妹妹当枪使,惹的妹妹又一里哇啦地哭闹,恰逢这时我妈又电话打进来问的问题是我教过她好几遍了的事,顿时我的火一下就窜上来了,甩了电话朝着儿子破口大骂,指责他跟他说了多少遍不能拿东西对着人了,还不听,不惹出麻烦事就不知悔改,各种指责,越骂越气,气地想揍他,骂完之后自己又全身无力,躲到房间里瘫坐在椅子上,气愤,后悔,无力。
我听到儿子也在客厅里抽泣,过了不多久,他走进来坐在我对面一边哭一边说:“妈妈,我知道我拿东西指着人是不对的,我知道错了,不过你总是这么凶地对我发火,我还从来没有看到过你对妹妹这么凶,我知道你骂我是因为你小时候也被外婆骂,所以你现在才骂我,而且我也知道你一个人照顾我们两个很辛苦,所以你事情一多就会忍不住发火…”我一边听他讲一边就泪流满面了,他这么懂我,句句话都戳中了我的心,比我自己看自己都还清楚,但是我懂他吗?我知道他的每个行为背后的出发点和动机吗?当他出现不当行为的时候我除了指责和评判我真正临在地感受过他吗?不禁地我抱住儿子,对他说:“对不起,妈妈让你受委屈了!”
这一次我又被情绪带走了,临在感受之后我有以下几点觉察:
1.之所以情绪会被点燃,是因为当俩娃和老妈同一时间向我发出请求,我又无法同时满足的时候我就顿时失控了,其中这里面又存在几个点,比如我觉得儿子应该要让着妹妹,不能欺负她,惹得她害怕,哭闹,而外婆在这种时候又应该先给我时间让我把俩娃的情绪处理好再问问题,但是根据现实经验的判断,当我妈一旦问出口她一定要在那一刻就得到答复的,不会管我有没有难处,如果我没有回答她,她就会解读为我对她不耐烦,没耐心之类的,我不想让她生气,也不可能朝妹妹发火,所以儿子成了最大的受害者,成了我的出气筒!从内心来说我真的觉得很对不起儿子,虽然才是一年级的孩子,但我能看的出来他内在其实是藏着很多情绪的,有时他就像我的一面镜子,他的言行举止都折射出我的影子,每次看到他用这样的方式跟外界互动的时候,我都希望我能支持到他,把他的情绪清理掉,但是我自己都还有很多情绪没有清理完说支持他还太早了。
2.头脑中我一直觉得自己跟别的家长比起来我对俩娃并没有那么多的期待和评判,但是临在觉察后我看到我对他们还是有很多的期待的,我期待他们成为自律的,品格端正的,乐观开朗的,自信大方的人,我无法接受我的孩子是唯唯诺诺,小气自私,品格不端正的,所以我一直用自己的这套标准去框他们,一旦他们的言行举止触碰或是超出这个框的边界,我就用过激的言行让他们知道这种行为不对,阻止这种行为,但是临在感受后其实我看到用这种方式告诉他们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是没有用的,倒不如让他们去承受做错一件事之后的自然结果,这样他的每一次试错才有意义,也才能真正被视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成长。
在妈妈的这个角色中我很容易陷入拯救者模式,也总是容易用居高临下的态度去对待儿子,其实我对他的说教哪些能接受哪些不能接受他心里清楚的很,能接受的往往都是真相,而不能接受的往往都是我经过自己头脑演绎之后的评判,要成长自己,孩子就是我最好的一面镜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