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优秀的人儿,你到底为什么焦虑

优秀的人儿,你到底为什么焦虑

作者: 一条小虫虫虫 | 来源:发表于2019-10-18 12:42 被阅读0次

    焦虑来自于理想和现实之间的鸿沟,加上你是一个不轻言放弃的人。

    焦虑来了

    ​ 从18年9月到19年9月,大概刚好一年的时间,我经历了一场旷日持久、广阔无垠、又无可奈何的焦虑。每次说到这朋友都会问:你焦虑的是啥呢?

    ​ 无奈的就是,啥都可以焦虑,啥都可能焦虑。可能是事情多做不完,可能是没事情闲得慌,可能是走在路上看到一辆三轮车,可能是电影中演员抖了个包袱,可能是梦龙雪糕最后那黏得巨紧的大坨巧克力。如果只是心理层面的难受就算了,没过多久身体开始头晕、心慌、虚汗,甚至手麻、脚麻,我才意识到这是一个问题了,这是“焦虑症”了。

    ​ 刚开始想着像我这样既能写代码又能瞎吹牛的复合型人才,焦虑能算啥事,最多两三个月就能搞定。没想到这一搞就是一年。尝试了几十种方法,读了几十篇文章,学了几十堂课程,思索间走了几十里路,最后还哭笑不得写了封“给焦虑的信”表示对这位老朋友无奈的问候。不过经过一年的反复试验和实践,简单化、通俗化,终于在那个明媚的清晨画下了那张传说中的图,然后一脸纯良无害、无欲无求地品了一口保温杯里的枸杞。

    ​ 这之后在它的指导下算是摧枯拉朽般战胜了焦虑。

    优秀的你,会焦虑吗

    ​ 如果你陷入了或陷入过焦虑,可能你会是个很优秀的人。当然你要是都不焦虑那可能就更加优秀了,我仿佛都能看到你那无所不能又不食烟火的仙风道骨的背影。

    ​ 这些焦虑感受或许优秀的你会挺熟悉:

    • 拖延症,越拖越焦虑,越焦虑越拖;
    • 要注重专业知识,要学习沟通技巧,要练好口语,要保持社交,要…都重要,都太重要了!
    • 这篇文章会不会有人点开看啊,会不会太长读者没耐心看啊,会不会说了啥不该说的被diss啊...(没错这就是我的内心)

    ​ 可我们以为自己一直不懈追求的是优秀、卓越,或许根本不是我们灵魂深处真正想要的东西。

    焦虑问题拆解

    你到底为什么焦虑:成因

    ​ 这部分分析导致焦虑的3个底层的原因,它们是我们内心早已习惯的、以为对的东西,或者称之为“观念”。很早的时候它们就不知不觉在我们心里生根发芽,直到有一天才恍然大悟:它们是怎么种在我的意识里观念里的。

    优秀才能被爱

    ​ 我们以为自己那么多年努力、奋斗,吃了那么多苦,就是为了变得“优秀”。但是谁告诉的我们,优秀很重要,优秀就是你的意义?

    ​ 从那次没考好,你爸妈一脸严肃,吃饭的时候不再说笑话,而考好的时候全家欢喜;从那次你犯了错,你无比崇敬的老师把你揪到了全班面前批斗,你觉得犯错是那么可怕,做个不犯错的好孩子是那么重要;从你作为“别人家的孩子”被夸赞和认可多么优秀多么懂事,或者看着别人家的孩子被簇拥,但是很少有人说“这个孩子不够优秀,但很真实很可爱”。

    ​ 他们也并没有错,因为他们真的在用他们的方式“对你好”。但是并不能懂这些的小时候的我们,理解却是“我不优秀,犯了错,他们就不高兴、不爱我了。我只要优秀,就能得到他们的认可和喜欢。”权威人物的正向和负向的影响都是巨大的,而他们用来影响我们的工具可能就是:耻辱感、不高兴、不喜欢。

    ​ 所以我们内心深处真的想要的是优秀吗?可能真的不是。我们想要的只是被爱,而优秀只是我们用来换取爱的方式。那么多年不断习惯、掩埋,连我们自己都忘了,自己为什么那么执念所谓的“优秀”。

    ​ 所以我们可以不执念优秀了,大胆向你家人、朋友、爱人追求想要的爱。要是真觉得优秀是件挺有意思的事,它大可成为你的兴趣。谁再夸你优秀,不如告诉他:夸我可爱

    害怕走错路

    ​ 对,总会有人教给我们这些:一步错步步错,一步输步步输;人生赢在起跑线,成型以后你就再没有机会了。

    ​ 人就是需要在错误和弯路中慢慢成长。早早就被一两次其实没多大事的失败吓得都不敢再去真的面对事情,也根本不会用成长型的心态、发展的眼光去看未来。

    ​ 反正能看到的是,传授这些的人自己用这些真理过得很一般。王珞丹说过:“懂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别人的眼光很重要

    ​ 别人的眼光很重要,所以其实做事的评价标准都是别人的,不是自己的。 我们做事的考量是这件事能够得到多少人的认可,能够避免多少人的指责,能不能又快又多又对。而不是倾听我们自己内心深处:我要的这个东西、这件事,到底想是什么样子。

    你到底为什么焦虑:行为

    ​ 在“优秀才能被爱”、“更多,更对,更好,更快”、“别人的眼光很重要”的驱使下,我们开始变得那么急迫地想要“优秀”和“成功”。这时候要命的就来了:我们并没有一套符合真实世界规则的方法论,慌不择路间选了这四种看上去无误但实际有毒的方法 - 对、快、多、存。这些错误的方法很容易把我们推上焦虑的不归路。

    ​ 几种方法各有一些常见的表现形式。另外会精简地谈谈驳斥和正途,但每一项都可以展开为特别大的话题,这次文章就不啰嗦了直接谈结论。

    • 要做最对的事,不要做无意义的事(事前);
    • 别犯错,要符合自己的期待,和重要他人的可能期待(事中);
    • 已形成的预期(预计用时、老的方案),错的也要坚持完。

    驳斥:容易理解的说法就是“看重结果”,这会导致:对的事就做不对就不做,失去了很多在做“不对”的事的过程中可能得到的意外收获;以“不犯错”为出发点去做事,只能关注到那些可能犯错的细枝末节,不容易从全局概览,也不可能把一件事做得意外地出彩,更要命的是不能在反复的试错中获得真正有体感的进步;老的旧的总是安全的,但未必是更正确的。

    正途:道理都是懂的,但又是什么导致我们无法自拔地看重结果?因为长久以来一件事的评价指标都是结果,结果才是带来奖励和惩罚的东西,因此吸引了我们的关注。心理学家弗兰克有句话我觉得是获得幸福感的真理了:投入的去爱一个人,投入地去做一件事,幸福就会降临。参与和投入的过程本身带来了幸福,而且只要一直持续这个过程就一直会觉得幸福。而结果本身带来的幸福是有限又短暂的。

    • 快点做完,永远在赶着去做“下一件事”;
    • 做完了马上就要看到结果或反馈;

    驳斥:快确实重要,但它是自然的结果而不是追求的方向。当一个知识在头脑中体系化、简单化,当我们对它十分熟悉,自然就快了。但还没做到这些就想要快,那只能偷工减料,并且在完成之后不愿意再花时间去复盘整个过程;另外习惯追求快速的及时反馈,会消磨掉延时满足感,做的事会越来越小、短,难以做成大事。

    正途:在deadline内,尝试几次慢下来的美妙。慢一点,先去看看整件事的全貌;慢一点,不懂的地方好好啃一啃;慢一点,做完以后好好回顾一下这个过程,自己是怎么做到的,自己有多棒;多等等,相信你的付出定会开花结果。允许自己在一个阶段落后,允许自己抽出空来先解决一些看上去没多大用的问题(比如焦虑),但重要的是坚持、勇敢、有信念。

    • 提出多多的方案,做多多的事;
    • 各方面能力都要兼顾,要综合要全能;
    • 任何时间都要用上,都要在做事;
    • 一件事尽可能考虑全,不遗漏:横向要考虑所有方面,纵向要考虑所有步骤。

    驳斥:什么都要,大概率是一样沾一点,什么都做不好。并且要关注那么多事,真的能把一个人的神经绷断。累都累死了再多鸡汤有何用。

    正途:在每个阶段内,删减再删减,只做很少的几件事,越少越好,把这几件事尽量做好,甚至做成你自己的“知识”。一定要有这样的勇气:我这个阶段先做好这件事,另外这件也很重要的事可以放到下个阶段做,即使要付出一些代价也是值得的。想要多的时候可以告诉自己:Less is More.

    • 保留住一件事的过程、成果(大而全)
    • 哪怕一闪而过的想法,也要存下来(小而细)

    驳斥:别再在印象笔记里存几百篇永远不看的“好文章”了,别再想让所有思考得到的结论都记下来了。放心吧,90%的概率是不会再看的。

    正途:只存那些最重要的就好了,其它哪怕比较重要的,该丢就丢没什么的。把你最宝贵的时间、空间留给最重要的人和事。

    你到底为什么焦虑:救赎

    ​ 又多又快又对还要都存下来,让我们真的把自己搞得不堪重负;而这个时候我们内在的批评者又会批评自己:你这就不行了吗?放弃了吗?快起来再做点什么!于是就又诞生了一系列自我救赎的补救手段。而这些手段,通常就是自欺欺人的了。

    • 刷抖音、刷微信、插耳机听歌、吃雪糕、幻想,但并未感轻松快乐;
    • 身体很“自觉地开始感到晕,困,累;

    • 晚上、周末、放假时间多,那时候再做。

    • 这个方案有问题,不等更多实践就想换一个方案再试;
    • 这件事没什么帮助,换一件事做;
    • 这个目标没什么意义,换一个目标。

    • 向别人表现出一副认真努力而又纯良无害的样子。

    但是这些虚假的救赎,终究是不可能真的解决问题的,然后我们发现失败越来越近,又回到了“对”、“快”、“多”、“存”这些行为模式里,把自己搞得筋疲力竭。

    你到底为什么焦虑:闭环

    ​ 内心渴望被爱于是努力变得优秀以换取爱、害怕走错路、太在意别人的眼光,导致我们对于“优秀”和“成功”是那么迫切,慌不择路之时选择了“对”、“快”、“多”、“存”这样一些看似有用的方法和观念。

    ​ 但要做到又对又快又多又留下所有成果,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我们不堪重负,但内在批评者又不允许我们放弃,于是开始采用一些救赎的手段,让自己“看起来还在继续努力”,逃、推、换、装。

    ​ 但这些虚假的救赎手段终究无法解决问题。于是在deadline逐渐逼近的时候恍然大悟不能再骗自己了,又回到对、快、多、存的老路,又让自己不堪重负并把自己骂得一无是处...

    ​ 在这样一个闭环里,焦虑自然是荡气回肠,慷慨激昂。

    ​ 而当我们知道了这背后的原理和模式,知道了什么是有用的什么是没用的,一切就会悄然改变。觉知是改变的开始

    ​ 全局脑图再放一次。

    焦虑问题拆解

    体悟

    ​ 这个部分一般就是鸡汤了哈哈~

    ​ 好吧这只是解决了我的问题,其实我并不保证你就能不焦虑了,该焦虑还焦虑(对我就是喜欢看起来充满自信瞎bb一堆,然后说这些大概率不管用)。焦虑背后是一个特别复杂的系统,是我们无数观念、思维、想法的集合。每个人的焦虑逻辑可能是不一样的,你需要知道自己的焦虑逻辑

    ​ 但是在任何时候,重要的是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去问自己“我到底在想什么,为什么会这么想”,那不管是焦虑还是什么,都一定能被战胜。当然这个我可以说一定有帮助了,因为乔布斯也这么说,如果错了是他的问题。

    焦虑来自理想和现实的鸿沟

    理想和现实之间有一条鸿沟,加上你是一个不轻言放弃的人,焦虑就从中而来。

    ​ 罗振宇说“在人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之间有一条沟,你掉进去了,叫挫折;你爬出来了,叫成长。”

    ​ 理想是可以有的,我相信终有一天我们能成为极致的理想主义者,同时是极致的现实主义者。理想可能遥不可及,但是我们会懂得在真实世界里实现它的方法。最喜欢的一句阿里土话: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 焦虑的背后藏着那么多关于人性、关于爱、关于观念、关于思维,藏着我们的潜意识,藏着我们称之为“命运”的东西,勇敢直视你的焦虑吧!

    战胜 or 放下

    ​ 有焦虑其实也值得为自己庆幸,我们还有理想,也还在努力。但要想做得更好我们需要战胜它。战胜焦虑和放下焦虑是有区别的。战胜是你知道让你焦虑的事是不能放弃的,但焦虑成为了达成这些事的阻碍,你必须让自己既不放弃这些事,同时又可以不焦虑。

    ​ 放手那些让你焦虑的事,一定是可以在相当程度上解决焦虑的。那些心疼你又帮不上你的挚爱亲朋,会问你到底是为了啥,你每天和自己过不去些啥。现在和自己过不去,是为了终将过去,到达那个他人未曾到达的彼岸,看到他人从未见过的风景。

    ​ 我特别相信,极致的煎熬痛苦,一定能换来彻底的愉悦幸福。你可能觉得自己有那么多的不好,有那么多的问题,但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这些让你一直痛苦的裂痕,终将会成为你最骄傲的一部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优秀的人儿,你到底为什么焦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gsim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