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的发展不是均匀的,而是以浪潮的形式出现的。
对于一个公司来说,赶上一次浪潮不能保证其长盛不衰;但是,对一个人来说,一生赶上一次这样的浪潮就足够了。一个弄潮的年轻人,最幸运的,莫过于赶上一波大潮。——浪潮之巅
零零碎碎总算是看完了这本既科普,又专业的书。不得不感叹吴军博士对于行业的超前预见力和敏锐的观察能力。
刚知道吴军博士还是在微博上,看到自己关注的好多个IT大号都关注着一个叫吴军博士的人。好奇心作祟,就翻进去看了下。没想到那本神奇的《数学之美》就是他写的(膜拜中~~~),之后又陆陆续续听到很多人说到《浪潮之巅》这本书。趁着寒假赶紧买来充充电,看看到底有什么值得阅读之处。
在当当上看到已经出到了第二版了,果断入手。第二版分为上册和下册。上册介绍了目前在各个领域突出的IT公司,当然其中有些已经被载入历史了。很多没落的公司我都没有听说过,不过正是因为这些公司的存在,才大大推进了互联网普及的速度。在这里,也是感谢他们为世界做出的贡献。
下册中,吴军博士为我们展示了为什么美国能诞生那么多互联网领军人物和龙头企业的原因。包括对硅谷、斯坦福大学、风险投资、投资银行以及美国特有的政策的介绍。涵盖的知识面已经远远超出了互联网的范围,作者从一个独特的角度为我们剖析了这近百年来的技术革命以及带来的世界变革。每一次的技术革命都是人们生活方式产生改变的时候,从电开始到现在我们每天接触的互联网,无一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生动体现。
在这其中,作者还着重写了几个对科技界有着不可估量作用的投资机构。事实证明,一个IT公司想要做大、做强、做好,不可忽视的一股强大力量就是风险投资。以前我以为的创业公司只要有强大的技术背景,适量的启动资金和对未来发展的掌控力就基本够了。没想到其中还有那么多的道道啊。
创业就是意味着和风投开始接触,很大程度上有了风投才有了现在很多的互联网企业。当然风投介入一个公司之后不可能就做甩手掌柜了,虽然他们理想中的情况是这样的。风投是可以帮助创业者少走很多的弯路,包括为新公司选择好的CEO、开展业务、做宣传等。总之,这时候的风投已经算是和公司绑在一条船上了。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有时候风投机构也是会毁了一个公司的,有些公司花了很多资金但风投机构看不到投资回报的时候。这时候风投就会立刻寻找可以收购的买家,低价售出。又或者有时候因为对公司的发展方向不和,风投机构赶走创始人的事情也不是没有过。这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一帆风顺,用不好就是自寻死路了。
近几年的互联网大热,当总理都开始提倡互联网+的时候,难免会有不少人跟风冒进。随随便便就吹嘘自己是个什么互联网2.0公司,融资到达多少多少,而且为了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完全不考虑收益,只知道死命花钱,获取一些所谓的流量。诚然,一些公司靠着市场的发展和很大的运气成分暂时存活下来了。但是随着互联网泡沫的破裂,会有无数的公司随之倒闭。我们要做的就是认清现实,不能被眼前一点点的利益所蒙蔽。谁不想成功,但是盲目的跟进只会摔的更惨。
国家现在在大力提倡年轻人创业,给出了不少福利、待遇。各类媒体也在大力宣传着那些创业成功的典范。可是背后死掉的公司又有多少是我们看到的呢,创业背后的心酸又有多少人能坚守?不是所有美好的事物一开始都是美好的,苦逼的岁月沉淀下来的才是那为数不多的光鲜亮丽啊。
当然,我也做着一个创业梦。谁不想创业成功呢?毕竟世上没有那么多的富二代,官二代,大多数人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奋力拼搏的。创业是一个鱼跃龙门的机遇,这使得千千万万的人投入到其中,想着自己有朝一日飞黄腾达。可是现实终究还是残酷的,能够成功的几率不到万分之一。
现在梦想这个词被包装的很华丽,很光鲜。任何一样东西只要被冠以梦想的标签,好像就突然变的高大上,变的情怀至上了。然而很多东西不是光靠自己嘴上说说就有用的,没有谁能一蹴而就,没有一个公司突然就拔地而起了。理智清醒的头脑,长远可靠的目光,脚踏实地的工作才是梦想真正的本质。不要用梦想来麻痹自己,这是一个遥不可及但又抬手可触的东西,关键还是要看自己是否能够有这份坚守和定力。
我很庆幸我生于这个时代。正如狄更斯所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好在我们比以往,更容易的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更容易获得他人的认可,更容易实现自己的理想。坏在我们身边充斥着华而不实的东西,坏在我们的双眼容易被短暂的光辉蒙蔽,坏在我们会慢慢的变成那个厌恶的自己。
不过这是一个浪潮,一个真真切切的世界。这个世界有诗和远方,但是过好了眼前的苟且,才有能力去点燃自己心中的热火。
我们不应打无准备的仗,即便装备精良还是失败,那至少也要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足迹。这样才不愧对自己的努力,不浪费自己的青春,不后悔自己当初的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