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感悟《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

读书感悟《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

作者: N3049解革 | 来源:发表于2020-08-23 11:39 被阅读0次

    【燃梦行动.阅读】

    我是解革

    我在坚持“燃梦行动”!

    【信念】目标虽远,持行必至。

    持之以恒,久必芬芳

    【目标】3年100本书

    【打卡】第234天20200827

    【书目13】《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

    【作者】L. W. 安德森等著

                皮连生 译

    【出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版次】2018年4月第1版,

    【页数】共217页

    1.1需要分类学

    【感悟】今天读到第一章,第一部分的需要分类学。

    1.在教学中,如果目标太多,比较模糊,就很难帮助我们教师教的更好,帮助学生学的更好。为了解决模糊问题,就需要一个有组织的框架来提高准确性。分类学就是一种特殊的框架。

    2.本书分类学是从认知过程和知识两个维度来进行设计。其中认知过程纬度包括六个类目: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创造。知识的维度包括四个类目: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反省性知识。

    3.分类表中的这些类目,能让每一部分目标更清晰,将目标置于我们的框架中的,就能增加定位的理解。

    1.2运用我们逐步增加的理解

    【感悟】今天读到第一章,第二部分运用我们逐步增加的理解

    1、面对四个最重要的组织问题:学习问题,教学问题,评估问题,一致性问题,这四个组织问题贯穿于本书,同时为怎么使用分类学提供了基础。

    2、分类表中,就是能更清楚的看到可能的目标排列与值得学习的问题形成联系,可以为指导课程建议提供某种观点。分类表中的将特定目标进行分类,能够帮助教师系统的设计,促进学生学习这一目标。目标的不同类型要求不同的评估方法,通过这些评估方法,在分类表中一一罗列出来。一致性概念,一致性是指目标教学与评估之间的对应程度,一致性的程度是通过比较目标,评估目标与教学,教学与评估来决定的,通过确定标明目标,教学活动和评估的三种标记是否全部出现在某个单元格内?这样就能获得有关一致性的深层分析。

    1.3教师作为课程制定者与教师作为课程实施者:结束语

    【感悟】

    无论是教师作为课程制定者,还是教师作为课程的实施者,分类学框架对教师来说发挥着启发作用,例如,分类学框架可能暗示所考虑认知目标的范围和类型,框架还提供教师期间还不明显的教育实践的理解水平,帮助教师在与课程潜在的目标相一致的前提下去理解课程计划,课程,评估课程并最终展示教学质量。

    2.1目标的结构

    泰勒提出陈述目标是按行为类别和内容两个维度。本书指出一个目标的陈述包括一个动词和一个名词。知识可以替代内容,认知过程可以替代行为,所以分类表中的两个主要维度是四类知识(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  反省认知知识)和六个类目(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创造)。

    【进度】2.2目标的具体性

    【感悟】

    目标从连续性可以分为总体目标,教育目标和教学目标,总体目标是需要大量时间和教学时才能实现的复杂和多方面的目标。​在目标联系提上,教育目标处于中间位置,也就是把目标分解为更为具体的目标。教学目标目的在于使教学和测验集中在相当具体领域的小范围的学习。本书中的也比较了三种水平的目标的范围,时间,功能和应用。

    2.3目标不是什么

    教学活动不是目标!

    测验或评估不是目标!

    结果和手段不能混淆,目标描述的结果是希望的结果,希望的变化。教学活动不是教学目标,为了强调教学目标与教学活动之间的差异,在教学目标陈述中,通常使用能够或学会这样的短语。测验或其他评估形式也不是目标。

    【进度】2.4目标词汇的变化

    【感悟】

    目标词汇的变化,目标不是描述期望的学生学习结果的唯一术语,目标不仅用于以标准为基础的课程,也用于州和学区范围内承担责任的计划,大多数以标准为基础的课程既包括总体目标。他们提供了一般的预期,也包括教育目标,课程单元设计。

    【进度】2.5与目标有关的争论问题

    【用时】30分钟

    【感悟】

    1.虽然教学目标的具体化为教学和评估提供重点,但这样的具体化可能会导致大量的自动的,狭窄的目标。另外,并非所有的重要的学习结果都能成为清晰的和可操作的目标。

    2.目标的封闭性既对所有学生规定相同的预期学习结果,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目标都是表现性的,所以这些评估形势可能较适用于教育目标,而不太适合于总体目标和教学目标。

    3.目标越具体,评估越容易,目标越一般,可能屏幕任务的范围就越大。

    3.分类学表25—27

    今天读到第三章分类学表中 ,分类表分为知识维度和认知过程维度。 认知过程维度从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创造六个角度进行分类。关于知识维度的类目从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反省认知知识进行分类!事实性知识包括术语知识,具体细节,元素知识。概念性知识包括分类或类目原理,概念,理论模型和结构的知识。程序用知识,包括技能,算法,技术方法的知识。反省认知知识包括策略性知识,包含背景条件知识在内的认知任务知识以及自我知识。

    27—37页

    1.认知过程维度的类目包括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和创造,这六个类目还可以被细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认知过程,亚类共19个亚类,而且都是用动词来描述的。

    2.教学目标用动词加名词来进行描述,在分类表中找到对应的认知过程维度和知识维度就可以找到相应单元格,当然,由于某些目标要结合推理过程可能会处于不同的知识纬度。同时陈述目标还要考虑其他信息源,包括课堂观察,考察测验项目和其他评估任务以及与其他教师讨论等等

    【进度】31—32

    【用时】30分钟

    【感悟】

    为什么要进行目标分类?这里提出了六个答案。在我们的框架中的分类1允许教育工作者从学生的观点考察目标2有助于教育工作者全面考虑教育的各种可能性。3有助于教育工作者清楚隐藏在目标中的知识与认知过程之间的一致性关系。4它使人生容易一些。5分类是一个单元承受的目标,目标的教授方式和方法,以及如何评估三者之间的一致性变得较为明显。6有助于教育工作者理解在教育界中的使用的各式各样的术语

    【进度】33—34

    【用时】30分钟

    【感悟】多种形式的定义有助于我们清晰和精确的理解知识和认知过程类别及其亚类,这里给出了四种定义形式,如言语描述,目标样例,评估任务样例和教学活动样例,更有助于我们理解分类表中的每一个单元格中应填的目标。

    【进度】35—36

    【用时】30分钟

    【感悟】

    关于知识纬度,学习者从被动的学习观项更为认知的和建构的学习观的转变,他们知什么?以及如何思考其所知。在教学情境中,学习者在原有知识和先前经验的基础上对新知识进行加工的认知过程。有些事实是,学生已有的信息与真实方面的信息规范的观念不太一致,教育者应指导学生努力获得真实规范的概念,因为他们反映了学科和教材领域最普遍接受的和最通用的知识和思维。

    36—37

    关于知识与教材内容的区分,书中以四位老师的故事来进行举例。对于同一章教学内容,不同的老师关心的问题不一样,有关心事实性知识的,有关心概念性知识的,有关心程序性知识的,有关心反省认知知识。教师可以根据这一内容指向不同的目标,从而强调不同类型的知识。教师如何确立教育目标以及评估学生对这些目标的掌握情况,就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进度】37—41

    【用时】30分钟

    【感悟】

    本书观点认为,知识是学习者按理性和建构主义传统组织和结构化的。本书将知识维度分为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反省认知知识,并且基于其中的交叉点和区分点,有进行细分为许多亚类。

    【进度】41—43

    【用时】30分钟

    【感悟】

    事实性知识包括基本元素,大多数是实用知识,是以相对较低的抽象水平出现的,很多时候,就专家也难以掌握全部的新元素,所以必须作出某种选择,事实性知识的两个亚类,是术语知识和细节与元素知识。

    概念性知识涉及类目较为复杂,概念性知识分为三个亚类:分类和类目的知识,原理和概括的知识,理论模型和结构的知识。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这些知识并没有明显的界限,我们要根据具体的目标,对这些知识进行分类。

    53页

    反省认知知识包括的亚类有策略性知识,请尽兴的和条件性的知识在内的关于认知任务的知识,自我知识,其中策略性知识中学生可以用于记忆材料,也可以把学习策略分为复述,精加工和组织。情境性的的和条件性的知识在内的关于认知任务的知识,由于不同的情境需要不同的策略,学生必须要发展不同的策略和任务的知识。关于自我知识,教师呢,要帮助学生对他们的自我知识做出精确的评估。不要夸大学生在学这方面的自尊比如知道自己在某些领域有知识而在另一些领域缺乏知识等!

    【进度】53—55

    【用时】30分钟

    【感悟】

    反省认知知识有关的评估是独特的,答案是不确定性,也就是说有更多的个性差异。评估自我知识的最好方式就是帮助学生变得更加意识到自己的信念,帮助他们跟你目前对学习的了解确定这些信念的可行性,帮他们如何检测和评价这些信念。

    56—57【用时】30分钟

    【感悟】

    教育的两个重要目标是促进保持和促进迁移。简单来说就是。记住知识的能力和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新问题,回答新问题和促进新材料学习的能力。现在高考考察学生知识运用能力。认知过程维度其中一种强调不保持五种强调迁移。所以我们的教学目标需要考虑认知过程维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感悟《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guij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