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问题研究
摘要:目前,部分民办幼儿园和少量公办幼儿园为了迎合部分家长的错误需要,提前对幼儿进行小学式教育,提前把汉语拼音、书写汉字、数学运算等小学一年级的部分教学内容纳入了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这就是“幼儿园小学化现象”。幼儿园教育的“小学化”倾向彻底违背了幼儿成长的规律和教育的发展规律,阻碍了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幼儿园“小学化”现象出现原因并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相关问题进行更深入地探讨和论述,对具体问题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期望对提高幼儿园教育的质量,促进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幼儿园;对策
当前,学前教育出现“小学化”倾向。有的幼儿 园以“能认读1000个汉字、背成语接龙、背诵60首古诗、熟练进行20以内加减法运算”为培养目标;有的幼儿园返聘小学退休教师,对幼儿提前进行小学语文、算术教育;有的幼儿园以教育实验班的名义将幼儿算术内容无限拓宽,甚至学习千位加法……这种“小学化”倾向给幼儿身心发展带来了较多负面影响。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对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成因进行深入的剖析。
一、当前学前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前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当前,学前教育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和进步,师资力量也得到了提升。但是,从整体情况来看,当前的学前教育师资力量依然比较薄弱,尤其是在一些偏远地区,不管是外部条件还是内部师资力量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从教学上来看,当前的幼儿教师在教学方式上还存在着运用灌输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的问题。这主要是受到了传统教学负面的影响,这种教学方式就非常不利于幼儿的发展与进步,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都非常枯燥无味,没有办法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幼儿在整个课堂学习的过程中状态不佳,没有办法从有限的时间学习知识。同时,长期采用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幼儿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就会越来越少,这样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就不高。学校对于幼儿教师的筛选和培训力度不足,部分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还有待提升。由于缺乏认真的筛选和有效的培训,部分幼儿教师在进行教 育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制定长期有效的职业发展规划, 因此他们很难在工作岗位上取得更大的发展与进步, 这样整个学前教育的师资力量就会受到限制。
2.学前教育普及率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
当前,我国的学前教育普及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 是从整体情况来看,当前的学前教育普及依然偏低,而且学前教育的发展水平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学前教育的普及率比较高,但是在一 些偏远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不太乐观的地方,学前教育的普及率依然比较偏低。很多儿童在进入小学阶段之前甚至没有接受过学前教育。同时,由于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幼儿园管理方面的差异,很多幼儿园的收费过高,这也是学前教育普及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同时,由于学前教育并未纳入义务教育的范畴当中,学前教育的结构呈现出市场化的特点,不同地区不同幼儿园的办学方针和管理能力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不管是硬件设备还是师资队伍差异都非常大。这就使得幼儿的发展出现了不均衡的问题。
3.学前教育内容单一,学前教育小学化严重
当前,很多幼儿园在办学的过程中并没有严格的 按照相关的规定去准备,也有很多幼儿园推出了个性化办学方针。但是,由于幼儿园的实际办学条件有所差异,部分教师也缺乏教学经验,因此,他们所呈现的教学内容往往比较单一。学生学习的内容不能满足当前实际的发展需求。同时,当前的学前教育小学化的问题还是比较严重,部分幼儿园为了提高升学率,在进行学前教育时呈现出了教学内容偏小学化的特点。很多幼儿园在课程设置上也参考小学的课程,给幼儿开设了很多相关的课程,例如算术、英语、看图写话等。而过早地学习小学的课程则往往会挫伤幼儿的学习兴趣,这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是不相符合的。幼儿阶段的孩子不仅仅需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需要丰富情感体验,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优秀的道德品质。过早地学习小学的内容虽然能够为随后的小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它不符合教育的顺序性原则,对于学生的整体发展来说还是不利的。
4 ,家园合作存在问题
在幼儿教育当中,幼儿园教师和幼儿家长进行有 效的沟通和合作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也是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前提。但是,当前的家园合作依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部分幼儿教师在与家长进行交流与沟通的时候往往流于形式,交流的内容不够深入。因而,家校合作并没有实现应有的效果,也不能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起到太多积极的作用。同时,家校沟通的形式也往往太过于简单。部分学校的家园合作只是以家长会、电话沟通等形式来展开。而很少组织一些能够帮助家长和幼儿进行互动的活动。这样一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无法形成合力,帮助幼儿健康成长与发展。儿童当前的教育情况来看,很多家长对于学前教育的理解,还存在着一定的偏差,部分家长 对幼儿的期望过高,给幼儿安排了大量的课外培训班来学习更多的知识,却忽视了对幼儿的关心陪伴以及对幼儿道德品质等方面的培养。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理念的差异,也使得家校合作存在矛盾以及不流畅的问题。因此,幼儿教师就需要做好家校合作,通过和幼儿家长有效的沟通来提高教学质量。
二、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成因
幼儿园出现“小学化”倾向的原因十分复杂,其中,幼儿教育者和家长教育观念上的偏差是造成“小学化”倾向的主要原因。
1.部分幼儿园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
近年来,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许多公办幼儿园被关、停、并、转,公办园资源短缺,不能满足幼儿人园的需求;而与此同时,大批民办幼儿园建立并发展起来,其主办人几乎没有学前教育的学历和从事学前教育的经历,专业理论知识缺乏导致在教育实践中偏离了“以幼儿为本”及“促进每一名幼儿发展”的教育理念,而以硬性的知识目标为教学重点和办园特色。
2.一些家长对学前教育的认识存在偏颇
在许多家长看来,教育孩子就是教给孩子知识。当从报刊上看到有的幼儿2岁多就能识1000多字、使用电脑键盘打字、背诵20多首古诗时,他们就认为这是最好的教育。这种忽视幼儿认知特点的认识,不但会影响幼儿思维方式的培养,也会给幼儿今后理解世界和感知世界带来一定障碍。
3.一些幼儿园受经济利益驱动放弃办园宗旨
由于一些家长有教育任务和教育方式“小学化”的追求,他们就会以此为标准来评价幼儿园。而幼儿园不设学区,家长选择幼儿园具有较大的自由度。一些幼儿园为了经济利益一味迎合家长的需要而放弃办园宗旨和教育原则,以聘请小学教师任教的方式,标榜自己的特色;也有一些幼儿园在教学时间里安排各种实验班,如教学识字班、珠脑心算班、公文数学班、英语班等,以谋取更大的经济利益。
4.来自小学的压力
幼儿教育同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一直困扰着教育工作者,但是却一直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现在大部分幼儿园工作者们就开始把教育工作向小学教育靠拢。但是小学教学却没有考虑孩子的入学前状况,不能主动实现与幼儿教育的有效衔接。大部分学校在招收新生时仅仅考虑孩子的读写算能力,认为读写算能力强的孩子素质较高。受到这些方面影响,家长们就失去正确的评判标准,认为在幼儿教育阶段教孩子们识字算数才是正规的教育,而那些带孩子做游戏的幼儿园就不能得到家长的认可 。
5.社会方面的原因
商品化社会的竞争激烈加剧了幼儿成长的速度,但是天然的成长状态和生活方式慢 慢的被磨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逐步迈向商品社会,我国经济体制也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所谓商品化社会就是社会中的一切东西都是以商品的形式出现。“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的贫富差距、两极分化日益扩大等等,无论是国家、民族、地区 还是家庭与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都将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压力”。竞争激烈是商品社会的主要特征,而人才竞争是商品社会竞争的主要核心。在竞争激烈的社会当中,科技创新的主动权往往是被那些高素质的人才所掌握,并且在竞争激烈的市场占据优势地位。受社会竞争激烈的影响,成人把自己所要承受竞争社会所要带来的重担,变向的转移到幼儿的身上,使幼儿过早的承受竞争社会的重担,幼儿过早承担的重担所付出的代价就是牺牲了幼儿快乐的童年乐趣。随着这种形势的发展,人们的教育也产生了一些误区,导致一些人越来越屈服于权贵,成人的功利心理越来越严重。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落后于其他的孩子,以后更好的适应将来社会激烈的竞争,家长会对自己的孩子不惜一切。幼儿园那些主管人员正是抓住家长这种心理,告诉家长说“不要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了让你们的孩子更好的适应将来的社会,所以现在就让幼儿去学习英语、 数学等将来能够创造财富的学科。
6.教师方面的原因
在幼儿园中,幼儿的主要交往对象除了小朋友就是幼儿教师,幼儿对自己的老师很信赖,教师的情感态度对幼儿的影响极其重大,有时老师的一个微笑或是一个细微的动作有可能就会对幼儿产生重大的影响。实验研究表明:“教师对幼儿表现出温暖、关心、接纳等积极的情感态度,会使幼儿乐于接受教师的指导,有利于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因此,教师对每一位幼儿的爱应该是公平、公正的,应该用一颗爱心呵护每位幼儿幼小的心灵,从而使得幼儿产生对教师更高的依赖和信任。目前我国部分幼儿园,为了迎合社会的需求和满足家长的需求,教育课程内容逐渐体现出小学化的现象,教师的教育理念产生误区,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使得幼儿的推理和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发展;但是幼儿的操作能力和创造力则表现较弱。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教师是以学科知识为主,只注重学科知识的灌输,而忽视幼儿的人格的发展。
三、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一)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导致幼儿不能全面发展
关于人的大脑科学研究表明:人类大脑皮层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功能。在人的大脑左半球区域对人的语言、书写、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的发展有主导的作用;而人的大脑的右半球区域主要在人的艺术、感情和审美等一些方面的发展有主导的作用。左、右脑对幼儿的创造性活动都有积极的作用,单方面发展左脑或是右脑都达不到创造性的目的。因此,幼儿园教育也应该加强对幼儿的右脑的开发,如果成人一味的只是开发幼儿的左脑,将会导致幼儿的左脑和右脑发展的不平衡。应该正确的发展左脑和右脑使它们 达到一种相平衡的状态。由于幼儿教育小学化,幼儿园的课程设置按照小学的要求,每 天幼儿认识汉字、学习算数等对幼儿进行大量的学科知识的传授,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独立性相对较弱,使得幼儿的全面发展得不到满足。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我们的幼儿园教育已经忘记,幼儿才是学习的主体者。而现在幼儿园教育的方式却与之相反,教师只会往幼儿的脑子灌输大量的现成的知识,幼儿的想象力完全被埋没。我们的幼儿园教育把幼儿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给悄悄的扼杀了,使得幼儿逐渐变得机械化。希望我们的幼儿园教育不要变做一堵高墙把幼儿与现实世界隔离开,幼儿也需要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
(二)沉重的学习负担导致幼儿幸福感失落
幼儿园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幼儿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幼儿园教育所传授给幼儿 的知识,培养幼儿日常生活当中所遇到的问题,学会依靠自己的能力来解决或是在教师、家长的帮助下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幼儿的独立性得到了一定的锻炼。但是现在我国的幼儿园教育却违背了教育的宗旨,有些幼儿园为了自身的利益或是为了提高本园的升学率、知名度,打着“一切为了幼儿的发展”的口号而开设一些“特色”班。而家长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落后于其他人,盲目的给随着“特色”这股热潮,让自己的孩子参加特色班的培训班(钢琴班、舞蹈班、音乐班等),每到周末家长就陪着自己的孩子在各个培训班来回的穿梭。幼儿本应该在快乐的玩耍好好的享受自己的快乐,但是却被这些培训班所替代,沉重的负担,导致幼儿的幸福感失落。每当幼儿对那种艺术表示好奇时,家长就认为孩子较为感兴趣,觉得自己的孩子在这方面有天赋,应该好好的培养自己的孩子在这方面的能力的发展,就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来培养自己孩子的兴趣。这方面的例子数不胜数。这是发生在我自己身边的事例:我外甥女今年四岁半,在我市里面一所幼儿园上中班,这是一所以艺术为主的幼儿园,这所学校是以发展孩子的艺术才能为主,有一次我实习时遇到家长会,其实是她们练习舞蹈,让家长去观摩,老师下口令。学生直接按照老师的口令去做,有一个四岁的孩子,有的比她还小,听老师说还有小 班的小朋友,在那里有模有样的做一些劈叉、下腰等一些舞蹈动作,我看得出我她的脸上很不开心与不情愿,但是她还是坚持在做,因为这是我姐逼着她学习舞蹈的,因为老师说她跳舞不错,所以就每天要她练习一个小时的舞蹈,刚开始还挺有兴趣的,但是过了一段她看见舞蹈就讨厌。试问一下,当家长要孩子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有没有考虑过孩子的感受,孩子愿意做吗,这样子做他会开心吗?估计这些问题家长从没有考 虑过,家长只会考虑这样做对他们以后会有用,这样子做他们以后不会落后与别人等等。
像这种灌输式的教育方式不仅不会有助于幼儿的发展,反而会使幼儿的好奇心和创 新能力发展受阻。这种做法正如刘晓东所分析的,现在的教育方式灌输式教育,好比是人们向井里面填盖东西,最后导致井里面没有水了,井也干涸了。同时,也证明了我们现在的教育效果,就是幼儿的创造力被扼杀了,再也没有潜力可挖掘。社会竞争激烈和社会变化多样导致父母产生教育的偏差,所以对幼儿施加更大的压力,父母认为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如果将来自己的孩子没有过人之处的话,很难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生存,正是基于这些原因导致幼儿的童年失去了色彩,沉重的负担压在幼儿的稚嫩的肩膀上,严重影响了幼儿的生长发育。父母片面的认为只要从小让自己的孩子不落后于其他人,就会换取幼儿将来的幸福的未来。但是成人却从没有站在幼儿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他们没有考虑过这种教育方式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为了家长所谓的在将来社会更好的生存,幼儿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以幸福快乐的童年生活来换取,家长认为这样对幼儿来说公平吗?
(三)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导致幼儿对学习失去兴趣
一些幼儿在进入小学后,发现学习的知识自己都会,在幼儿园早就学过了,因此在 课堂上就不会专心听老师讲课,久而久之幼儿的注意力已经不集中了,所以在接受新的知识时,也不会认真听讲,慢慢的学习下滑,当幼儿意识到自己觉得什么也不会时,再怎么努力也学不会时,逐渐就产生了对学习有抵触的心理,也就是所谓的“厌学”。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导致幼儿自主性缺乏 由于成人把幼儿的教育历程已经规划好,幼儿所走的路程全是按照成人的要求按部就班,包括幼儿的言行举止有时也会被成人所要求,幼儿的天性逐渐被磨灭,幼儿可爱的“无知”已经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幼儿老成的说话方式和行为,与自己年龄完全不相符的表情和动作,完全找不出幼儿本身的样子。现在我国现在有很多的综艺节目有很多的幼儿去参加这些作秀节目,他们表现出的老成与年龄完全相悖,幼儿已经变成了带着幼儿面具的成人。幼儿过于早熟的心理会损害幼儿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幼儿从小就一味的按照成人的要求去做,完全没有自己的主见,导致幼儿的自主性被磨灭。而家长或教师给幼儿灌输的思想就是,只有听家长或是教师的话才是乖孩子。在这种思想的熏陶下,幼儿从一个活泼可爱逐渐变为老成和早熟,幼儿的独立性和想象力被逐渐的扼杀,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幼儿逐渐变的没有自己的主见,什么都依赖成人, 完全没有自己的主见,这样的教育怎么能让幼儿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呢?
四、克服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对策
1.树立幼儿教育者正确的教育观念
幼儿教育者(包括主办人、园长和教师)是幼儿园教学“教什么”和“怎样教”的主导力量,是克服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的主要力量。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对幼儿园主办人依法办园的教育与检查力度,通过举办讲座、实地查看、面对面指导、建立监督机制等方式,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办园理念,规范他们的办园行为。幼儿教育者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真正贯彻“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把幼儿的所有活动,即生活活动、户外活动、教育活动、区域活动都看作是重要的课程内容与学习途径。正视幼儿认知的特点,明确“能”与“要”的区别:幼儿能做的事情不一定就是当前适宜做的,像写字这类的活动,虽然幼儿可以学会,但由于幼儿年龄小,手部肌肉易疲劳,写字对幼儿养成正确的握笔姿势和用眼卫生都是极其不利的;不宜将部分幼儿能做的事情作为活动目标,因为幼儿发展的差异性极大;不宜以突出者为标准来评价其他幼儿,每个幼儿的发展潜能并不是在幼儿阶段都能显现的;学前教育为家长服务并不代表要一味地满足家长的需求,当家长对幼儿教育产生错误期望时,幼儿教育者有责任从“以幼儿为本”理念出些认识,有助于提高教育者解决“小学化”倾向问题 的自觉性。 在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理念的同时,教育者还 要积极开展探究式游戏活动课程来转变教育方式, 落实教育理念。探究式游戏活动课程是以“让幼儿成为积极学习者”为原则,让幼儿愉快地去观察、探索和发现世界,以培养幼儿获取知识的能力与方法。“游戏”是指教师把幼儿要学习的知识隐含在生活化的问题情境中,基于幼儿的好奇心与兴趣、需要进行设计,使幼儿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游戏过程中获取知识。探究式游戏课程是一种目标明确、内容精选、步骤周密的高结构、高密度的教学活动。这种以动手操作为主的自主探究式教学取代传统的以“听和看”为主的被动接受式教学,让幼儿在玩中学、做中学,使教育活动游戏化,从而淡化“课”的痕迹。
2.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总则第三条指 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 良好的条件。”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对幼儿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为了克服“小学化”倾向,专业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对家 长给予帮助和指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一是正确的学习观念。要帮助家长认识到,幼儿的学习主要是通过动作思维进行的,幼儿要在游戏化的情境中,在多种感官的参与下,通过听、说、唱、画、做等多种活动学习。二是终身学习的理念。要培养幼儿持久的学习力、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比学习知识更重要。以各种活动为载体深化教育观念。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并不是给家长抽象地讲解教育理论,而是要以一些具体事例和活动为载体,让家长从中去感受、理解。举办家长开放日活动。幼儿园的家长开放日活动的目的应该从展示幼儿园的教育成果转变为以展示先进的幼儿教育方式为主,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包括教师如何给幼儿提供学习材料、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如何与幼儿进行交流互动。活动结束后,教师还要与家长进行交流,帮助家长理解活动的意义。开展主题亲子活动。亲子活动是家长教育幼儿的一项有意义的活动,如在春节前开展“我家是这样过年的”主题活动,幼儿和家长一起购买过节用品、包饺子、布置家庭环境等。再如,在春季开展“春天的秘密”主题活动,通过“春天的节日”认识清明节、植树节;通过“春天的活动”认识风筝、放风筝;通过“春天的植物”认识并制作迎春花、桃花等。在这些主题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具体指导家长和孩子搜集材料、动手制作、交流等。丰富亲子活动的内容,增强亲子活动的目的性,“小学化”倾向也会逐渐淡化。组织有主题的家长会。幼儿园应该丰富家长会内容,充分利用家长会来提高家长的认识,如邀请具有正确教育思想的家长介绍经验,开展交流;邀请家长畅谈教育孩子的不同观念、不同做法,相互启发,进一步澄清认识。这对引领家长树立正确的家教 观,克服“小学化”倾向都会发挥重要作用。“小学化”倾向的产生原因比较复杂,但作为影响幼儿的主要行为者,幼儿教育者应该发挥其主导作用,并积极影响家长,从幼儿园和家庭两方面共同转变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逐步克服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倾向。
3.做好家校沟通工作
幼儿教师需要做好家校沟通工作。首先,幼儿教师 需要在教育教学的时候,对幼儿的行为表现多进行观察和记录,建立幼儿的个人成长档案,把幼儿在学校的表现记录下来,从而在进行家校沟通的过程中能够有所准备。同时,做好与家长的家校沟通,还可以通过多个方面来展开,除了定期召开家长会,还可以组织一些有趣的亲子活动,让家长也能够参与到幼儿成长发展的过程当中。幼儿教师还可以定期地对幼儿进行家访,了解幼儿在家庭当中的表现,从而在进行幼儿教育的时候能够做出调整和改变,帮助幼儿解决他们家庭生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幼儿教师还需要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时地和幼儿家长进行交流和沟通,针对幼儿身上所存在的问题一起制定对应的方案和策略。针对那些教育观念存在偏差的家长,在进行幼儿教育的时候要多和家长沟通,加强他们对教育理念的学习和转变。要让家长能够认识到当前学习阶段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让家长不能只重视幼儿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在进行家庭教育过程中,还需要重视对幼儿兴趣能力、道德品质等多方面的培养。要引导家长有方法、有技巧地去教育孩子,不能太过于溺爱孩子,帮助家长能够认识到幼儿良好道德品质塑造的重要性。除此之外,幼儿教师还需要建立家校沟通的平台。除了电话联系之外,还可以通过交流群的线上沟通平台,让幼儿家长能够参与到教育工作当中,实现家校有效沟通,帮助幼儿健康地成长发展。
四、结语
“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这是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和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分别提出的两个截然相反的教育命题。且不去评说这两者之间谁更胜一筹,单就教育与生活的关系上,他们表达了相同的主张,那就是教育与生活的一致性。教育与生活原本就是不可分割的,教育是一种生活的方式,是未来社会的准备,教育的责任就是要让社会的人具备未来社会生存的能力。因此,幼儿园教育就应该体现出这种特性,然而现实是,幼儿园教育却在发展的过程中迷失了方向,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让幼儿与日常生活脱离。于是有越来越多的人呼唤幼儿园教育要回归生活的世界;由于现在的幼儿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幼儿的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较强,不会与人合作与分享。因此,幼儿园教育应强调在教育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让幼儿与同伴之间的合作精神通过教育来蔓延到整个社会,在未来社会将是一个合作大于竞争的社会。只有从小让幼儿在幼儿园教育中学会合作,学会从他人的智慧中获得启迪,才能使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潜能。然而,我国的幼儿园教育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幼儿其他方面的发展,影响幼儿的全面发展,提倡我国的幼儿园教育应该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当中。
总而言之,当前学前教育对于个人的发展来说就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学前教育师资力量比较薄弱,学前教育的普及率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同时,学前教育内容单一,教育小学化的问题比较严重,在家园合作上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幼儿教师在进行学前教育的时候就需要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发挥政府的作用,做好学前教育的定位和管理,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避免教学内容小学化的现象。同时,要做好家校沟通工作,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与进步。
[1] 张桂英,王秀燕.浅谈学前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改 进策略[J].新课程学习(上),2013(12):146.
[2] 黄佩.浅谈学前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策略[J]. 都市家教月刊,2012(12):126.
[3] 吴丽荣.浅谈学前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 [J].中华少年科学家,2016(28):236-237.
[4] 崔璨.高职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J]. 科技创新导报,2015,12(21):154-155.
[5] 孟玥.家园合作培养幼儿科学素养的研究[J].科技 创新导报,2013(26):160.
[6] 邓丽.我国学前教育办学体制政策回顾[J].教育导刊 (下半月),2010(3):11-14.
[7] 吴红娟.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研究与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07,(9)10-11.
[8] 李大维. 幼儿园环境对幼儿入学准备的影响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1(24):41-43.
[9] 幼教专家称“幼儿教育小学化”弊大于利[J].思想理论教育.新德育,2005,(12):76.
[10] 张瑞芳. 透视我国幼儿教育公平现状[J].幼儿教育,2005(12):4-6.
[11] 李健轩. 幼儿园教育小学倾向化的思考[J].新东方,2006,(11):17-19.
[12] 黄绍文. 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辨析[J].学前教育研究,2006,(9):10-11.
[13] 陆有铨.幼儿园教育活动是幼儿教育的生命──评《幼儿园教育活动及设计》[J].河北师范大学 学报,1999,(04).
[14] 李大维,刘秀丽.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与对策[J].东北师范大学报,2006,(6):166-169.
[15] 孙云晓. 童年恐慌[J].中国新闻周刊,2005,(11):65-67.
[16] 丁燕. 正确认识和处理幼儿发展中的主动活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25(03):122-123.
[17] 王喜海,袁爱玲. 对幼儿教育的反思[J].研究与探索,2003,(2):12-14.
[18] 胡妙,杨袖苏. 我国农村学前班早期教育研究综述[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0,24(5):43-48.
[19] 罗英智. 幼小衔接工作中的误区和走出误区的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院,2011(7):31-32.
[20] 沈晓婷,郭敏. 幼儿园“教育盲区”问题分析[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0,12(5):81-83.
[21] 国 家 教 委 .“ 推 广 幼 小 衔 接 研 究 成 果 , 提 高 学 前 班 教 育 质 量 ” 研 讨 会 [J]. 学 前 教 育,1996,(z1):71-72.
[22] 李传江,胡晓蓉. 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在自然、真实的情境中突出情感、兴趣的培养[J]. 天 津师范大学学报,2010,(4):35-3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