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拼多多和茅台,哪个才是我们真实的消费世界

拼多多和茅台,哪个才是我们真实的消费世界

作者: 弱冠说 | 来源:发表于2018-07-28 19:27 被阅读0次

“拼多多”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首日暴涨40%,再次成为一个话题性的公司。这样一个充斥着山寨、假货、质量参差不齐、售后难以保障的电商平台,却在高速发展的中国如鱼得水。而受此影响,无论是中国的资本市场,还是民间的媒体们,在热炒了多年的”消费升级“之后,又开始一窝蜂的去叫嚷着”消费降级”。作为一个自认受过高等教育、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对于“消费”这样一个关乎国计民生的事情,我也有自己的看法。

消费于个人和家庭来说,和收入水平息息相关;于社会来说,则与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所以,要理解消费,必须要理解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必须要理解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

1,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31个省市自治区,每一个地区的人口放到欧洲,都能成立一个大国!并且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如此差异,举个例子,2017年,北京市人均GDP12.9万元,是青海省人均GDP1.9万元的6.5倍!这个差距,堪比非洲对我们,我们对欧美了。简单来表述,就是我们的东南沿海像西欧、华北像韩国、东北像拉美、西北像非洲,地区差异如此之大,如果我们看整个国家的消费,必然是雾里看花,看不真切。

2,人与人间的贫富差距巨大且还在不断拉大。对于贫富差距,国际上有一个通行的指标叫做“基尼系数”,数值从0到1,数字越大,表示贫富差距越大。超过0.4意味着贫富差距问题严重,超过0.6则意味着社会分层现象异常严重存在摩擦风险。按照统计局官方公布的数字,我国的基尼系数是0.49左右,存在着较严重的贫富差距问题。但统计局的数字真实性如何,我们心照不宣的呵呵一笑,结合个人的生活经历和阅历,感受一下来自贫富差距的暴击。

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代际差异,穷人和土豪之间的跨物种鸿沟,导致的就是,如果从全国层面来看消费,看到的会是一个发散状的,毫无规律的乱象。我个人分别曾在东北五线小城、三线小城、南方二线城市、和“魔都”上海生活多年,结合我个人的工作经历,简单总结了我国的消费现状。

大体上以房子为主体分为三个主要人群:

1,顶层人群:富裕阶层,能够没什么压力买房子,或已经完全拥有至少两套核心城市房子,且能够持续创造现金流一部分人(房租也算)——消费力最强,人数最少。

——这一部分人的消费在中期是不会受到经济影响,也不会受到房价影响的,现金流充裕,消费稳定。

2,大城市中产、及其家人:这一部分人群,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及发达三线城市,有一套房或无房,有房贷,有或即将有子女。具有较强创造收入能力。(包括房租)——人数中等,消费力走弱。

——受累于2015年以来的一波房价上涨,及子女教育支出的加大,其消费事实上受到抑制。甚至在某些领域出现消费降级。且由于房价的压力,可能拖累其远在老家的父母的消费降级。

3,低线城市普通家庭、广大农村:没有大城市购房诉求,在老家拥有房产。——人群巨大,消费力走强。

随着劳动力价格的上涨,这部分人群可支配收入事实上是上升的,相对“无欲无求”的精神状态决定其相较于城市中产更强的边际消费倾向。这部分人群在经历的是消费升级。

中国有14亿人,各个地理区域、各级城市及农村、各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不同,所处的消费阶段也不同,且中国人不同阶级的财富差异特别大,这决定了中国的消费趋势变化也是多元的,不能以某些细分的消费趋势去推理所有品类甚至推理全国的趋势变化;且单一品类出来的趋势变化可能也只是不同层级的人群各自的消费趋势变化呈现出来的一个结果而已,以拼多多为例,拼多多崛起于低线城市最后一批触网人群的消费升级(新增的需求),但之后的发展又受益于部分二类人群的消费降级(因此,拼多多如果在保持价格竞争力基础上解决了质量问题及售后问题,其发展前景会十分广大);

因此,判断消费品类的发展阶段、消费品公司的能力和扩张边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以简单的“消费升级”或“消费降级”去进行进度,要结合其受众、品类特征去具体分析。幸运的是,中国足够多的人口有足够大的市场,抓住任何一个品类的趋势,找准定位,都可以撑起一个足够大的公司。

就在明天,我将集合老百姓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分品类探讨我们的消费变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拼多多和茅台,哪个才是我们真实的消费世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gxa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