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母亲节,上完瑜伽课后,大家聊了会儿天。很自然地,就聊到了母亲。大多数人对母亲都充满了爱、感激甚至崇敬。但是巧遇说,她很不喜欢母亲的性格。她的母亲喜欢屯东西,又不爱收拾,总是把家里搞得乱乱的。从小,她就对母亲的这一点很反感。现在,她妈妈又来帮她带孩子。她们俩经常会因为扔东西的问题吵架。巧遇的观点跟她妈妈刚好相反,喜欢扔东西,没有用的会赶紧扔掉,非常符合当下非常流行的断舍离思想。
我从巧遇身上找到了共鸣,因为从我慢慢懂事以后,我也很反感妈妈的一些做法,心里总想着,以后我不要像妈妈一样。这并不意味着不爱她。只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有了自己的思考后,把妈妈当作一个客体来观察后得到的结论。
首先,我很不满她对爸爸的绝对依赖。家里的所有决定都是爸爸来做的,妈妈什么事情都要问爸爸的意见。青春期时,我喜欢把心里话讲给妈妈听,其实是因为信任妈妈,还想从妈妈那里得到一些建议。但妈妈总是会把所有的话一股脑告诉爸爸,最终爸爸会找我谈心,解决我心中的一些疑惑。妈妈就成了我和爸爸之间的传话筒了。那时,我心里就想,我一定要做个有主见的人,不要像妈妈那样。现在,爸爸因病离开我们好几年了,但妈妈习惯了由别人帮她做决定,所以,我就很无奈地担起了这个重任。大到别人给她介绍的对象合不合适,小到晚上要吃什么饭,她都要问我,让我觉得很沉重。有时候,很羡慕别人可以咨询妈妈的建议,但我也明白,有那样的妈妈的人也会有不一样的烦恼。
其次,我很不满妈妈打麻将成瘾。在重庆,几乎人们所有的业余时间都在打麻将,我妈妈也不例外。自从她在我小学四年级学会打麻将后,她的最大计划便是怎样把时间匀出来打麻将。晚上我写作业,她去打麻将,回来几点我也不知道;再大些后,我上晚自习,她打麻将,我回到家总是爸爸在家等着我,陪我聊聊天;周末,爸爸习惯带我去大自然里走走,而她还是在打麻将。直到现在,她每天仍然围绕着麻将安排自己的生活。我并不反对她有个爱好,尤其是现在她已经退休,可以做做自己感兴趣的事了。但是因为麻将,她把自己的生活过得很潦草就不可取了。小时候,家里总是脏脏的。表姐很勤快,每次到我家玩都要帮我们打扫一遍厨房,因为平时妈妈都没打扫过。每当我们要请客了,就会全家动员做一次大扫除,只有那时我们家是最干净的。对家庭环境如此,对自己,妈妈也是如此。印象中,妈妈从未想过打扮自己,我家都没有一件化妆品。胖胖的妈妈也从未想过减肥。从小,我便告诉自己要活得精致一点,不要像妈妈那样。
我想每个人,尤其是女孩子都有把妈妈作为参照系,有的会想成为妈妈那样的人,有的把妈妈当作反面教材。不管你是哪种,每个人都是深爱自己的妈妈的。已经做了妈妈的我,也要考虑应该怎样做好自己,毕竟我们是女儿的启蒙老师,不光要教她走路、说话、讲道理,还要在她心目中树立一个最初的女性形象。她是从妈妈身上学习和思考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女人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