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习的行为主义观点——伍尔福克教育心理学第7章读书笔记

学习的行为主义观点——伍尔福克教育心理学第7章读书笔记

作者: 一点就通报 | 来源:发表于2018-06-16 22:33 被阅读0次

              一、科学地理解学习

             从广义上说,学习是由经验(或实践)引起的个体知识或行为的相对持久的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是有意识的,也可能是无意识的;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不好的;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可能是可觉察的,也可能是无意识的。同时,这种变化必须是由经验(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引起的,那些由成熟导致的变化不能称之为学习。上述定义指出,学习引起的变化发生在个体的知识与行为之中。多数心理学家同意这个看法,但也有部分心理学家更倾向于强调知识上的变化,而另一些更强调行为上的变化。强调知识变化的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学习是内在的智力活动,是不能被直接观察到的。而行为主义心理学观认为学习的结果是行为的变化,因此很重视外部事件对个体的影响。本章主要阐述的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持行为主义观点的研究者发现,人类大脑的很多部位都参与了新行为的学习过程——在动物的研究中更是如此;还有一些研究者探讨了动物和人何能以特定方式做出行为反应,以获得刺激和强化,因此,可能正是我们大脑内众多区域的复杂获得模式,促使我们去拥有各种经验。比如“产生想要得到某个东西的期望,以及学习如何实现这些期望”

              二、早期对学习的解释:邻近和经典性条件作用

             亚里士多德最早尝试对“学习”进行解释,他指出,当事件相似、相反或邻近时,我们会把他们联系起来记忆,因此,各种认为“学习是通过联结而发生”的观点都包含了这一原则。邻近原则指出,如果两种或多种感觉连续发生的频率足够高,他们就会被联结在一起,随后,只要这些感觉的一种出现,其他感觉也会被记起。而所谓经典性条件作用(或称条件反射)关注情感和生理反应中的不随意学习。如害怕、肌肉紧张、唾液分泌或出汗等,它们是对刺激的一种自动反应。在经典性条件作用中,一个中性刺激(无条件反射)多次能引起情感或心理反应的刺激匹配,随后,这个中性刺激能独自引起反应,从而中性刺激就变成了条件刺激。以上实验告诉我们,在教学中,要将积极、快乐的事件与学习任务联结起来,帮助学生自愿、成功地体验会引发焦虑的情境;或帮助学生辨认情境间的差异或相似之处。

             三、操作性条件作用:尝试新的反应

            根据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的概念,人们是通过有意识反应进行学习的。对于某个个体来说,行为结果产生的影响可能是强化,也可能是惩罚,如果结果产生或维持了引起结果的反应,就可以将这个定义强化;如果结果减少或抑制了引起结果的反应,就可以将这个结果定义为惩罚。当然,强化(正或负的)过程总是涉及行为的增强。如果想要的行为已出现,教师应该通过撤除一些令人讨厌的事情来强化想要的结果。因为结果包括取消或减去一个刺激,所以这种强化是负强化。而惩罚则涉及减少或抑制行为。一个行为发生后受到惩罚,以后在类似情境中,学生就不太可能重复这种行为。要鼓励学生坚持一个行为,可以用更高的反应率来鼓励,也可以用变化的反应数量或变化的时间间隔来激励。在利用提示或线索教学生一个新行为时应遵循两个原则:一是确保你在使用提示之前,可以使将成为线索的环境刺激马上出现,这样学生就会对线索做出反应,不会只依赖提示。二是一有可能就减弱提示,这样学生就可以不再依赖提示了。

             四、应用行为分析

             应用行为分析的步骤包括:(1)明确说明需要改变的行为,并记下当前水平;(2)使用先行事件、行为结果或者两者一起,设计具体的干预方案;(3)记录干预的效果,如有必要,修正计划。普雷马克原理指出高频率行为(个体偏爱的行为)可以成为低频率行为(不太喜欢的行为)的有效强化物。因此,学校、老师和家长们可以利用“普雷马克原理”教育孩子。具体过程就是:首先观察学生在有机会选择时究竟选择什么样的活动,然后按选择的可能性把这些行为排列出顺序。由于人的观点和信念是不断变化的,所以这个顺序不是永久不变的。更何况任何强化物,如果经常使用,都会导致思维疲劳,使反应的可能性下降。所以教师需定期观察学生,对他们的喜好进行重新排序,以便更有效地进行强化。要注意在制定行为计划时,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预先确定在情景中哪个强化物可能最有效。除了观察,还可以和学生商量,看看他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塑造帮助学生一次学一点来习得新的反应,有助于形成复杂技能、朝着困难目标努力以及提高坚持性、忍耐力、准确性或速度。但塑造需要花较长的时间,若通过更简单的方法就可以获得成功,那就没有必要使用塑造。

             慎用惩罚。惩罚不能引起任何积极的行为或对他人的同情,而且惩罚会妨碍教师和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无论何时考虑使用惩罚,都应注意和强化良好的行为相结合。即一是运用惩罚,可以抑制不想要的行为;二是明确学生应做的替代行为,并对那些想要的行为进行强化。这样,当问题行为受到抑制时,积极的替代行为才能得到强化。

             五、综合运用:教学和管理中的行为方案

             使用团体结果时,教师基于全班学生的表现对全班给予强化。在相倚契约方案中,教师与每个学生要签订一份契约,契约要明确描述学生为获得特殊待遇或奖品所必须做的事情。但使用方案时,一定要强调学习而不仅仅只是“好”行为。

             教师对功能行为评估时,需要研究问题行为的先行事件和惩罚结果,以此确定行为的原因或功能。然后再设计积极行为,用新的行动取代问题行为。这些新行为要同样符合学生的意图或目的,但不致于产生相同的问题。

             要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可以让学生独自运用行为分析来管理自己的行为。即让学生参与制定目标、记录进步情况、评价成就以及自己选择并给予强化物。

             六、挑战、警告与批判

             传统的行为主义学习观显然有很多局限性。如学习不是刺激—反应的简单联结,有些需要认知策略的介入,如替代学习(观察学习)就极大挑战了行为主义认为“认知因素在学习中的解释是多余的”观点;还有学习不能理解为大量的机械练习;学习不是被动的接受过程;学习结果不仅体现在知识的累积,还反映能力、情感、个性(如信念、期望和自我知觉)的发展。因此,误用或滥用行为学习方法是不道德的。行为方法的批判者指出,强化存在一定危险,由于教师过度强调奖励,强化会降低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并会对其他学生产生消极的影响。故此,教师在使用学习的行为主义原理时,一定要注意科学和伦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习的行为主义观点——伍尔福克教育心理学第7章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hab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