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听罗胖的《逻辑思维》中提到的一个越王勾践的新观点,觉得有点儿意思,
过去,我们听这个故事,一般都认为,勾践意志坚定,忍辱负重,最终战胜了强大的吴国。
而夫差这个人,骄傲自大,腐化堕落,最后身死吴国。
但从另一个视角来看待这件事儿,结论是,夫差的失败不是因为他这个人性格,品德上有什么问题,而是因为他的观念过时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
春秋时代的主旋律是争霸,也就是我拳头大,我把你打服了,今后你的零花钱要分一部分给我,听我指挥。
夫差在和晋国和齐国的战争的战略中,其实没有什么不对,有实力,有道义,讲规则,你只要服软,我就算了。
但是想要用这套模式去得成功,有一个隐含的前提,就是大家都这么晚才行,但是夫差不知道的是,这时候已经春秋晚期了,国际规则已经悄悄变化了。替换争霸逻辑的是战国的“灭国逻辑”。
所以夫差的真正的失误,不是他的性格有什么缺陷,比如骄傲自大什么的,而是他没有察觉到时代逻辑的大势变迁。
由此联想到办公室的勾心斗角,早前新闻上的路人摔倒无人扶,世态炎凉,就不太难理解了。大概也是一种规则的悄悄变化吧,大家的行为无可厚非,行为也只不过是为了顺应这种变化罢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