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悟道
明月照大川

明月照大川

作者: 西岩耕夫 | 来源:发表于2020-06-06 15:51 被阅读0次

    赵老师新教育知行合一312:

    关于道的命题, 在传统文化中,儒释道三家学派,讲的内容实质大同小异。

    如儒家学派的一个代表王阳明,创立了心学,道不在外,即在心,心之外,无天无地。

    《中秋》

    王阳明

    去年中秋阴复晴,今年中秋阴复阴。

    百年好景不多遇,况乃白发相侵寻!

    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

    山河大地拥清辉,赏心何必中秋节!

    吾心自有光明月,直指本心,心即明月,心即大道。

    《咏良知四首示诸生》

    王阳明

    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

    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

    问君何事日憧憧?烦恼场中错用功。

    莫道圣门无口诀,良知两字是参同。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无声无臭独知时,此是乾坤万有基。

    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

    烦恼心非道心,无声无臭之心,方为道心。

    释家的《心经》,最后三句口诀,已经言明,道是何物。超越,超越,超越实体,超越法体,实证道体。行文中用一连串之无,告诉你般若心为何心。

    禅宗六祖慧能偈日: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法常清净,如何有尘埃?

    心是菩提树,身即如明镜。明镜本清净,如何惹尘埃?

    见性成佛

    直指心传--"顿"

    修行法

    "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念为宗"。

    从这里也能大概知道六祖慧能说自己的心里是什么。

    老子的道德经描述的道,我刚开始理解为天道,沉浸在了浩繁的81章中所描述的奇妙道理中。实际上和儒家释家所描述的一样,就是指人的天性。试举一章析之。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二 十 章

    唯 之 与 阿 , 相 去 几 何 。

    善 之 与 恶 , 相 去 若 何 。

    人 之 所 畏 , 不 可 不 畏 。

    荒 兮 , 其 未 央 哉 。

    众 人 熙 熙 , 如 享 太 牢 , 如 春 登 台 。

    我 独 泊 兮 , 其 未 兆 ﹔

    沌 沌 兮 , 如 婴 儿 之 未 孩 ﹔

    儽 儽 兮 , 若 无 所 归 。

    众 人 皆 有 余 , 而 我 独 若 遗 。 我 愚 人 之 心 也 哉 。

    俗 人 昭 昭 , 我 独 昏 昏 。

    俗 人 察 察 , 我 独 闷 闷 。

    众 人 皆 有 以 , 而 我 独 顽 且 鄙 。

    我 独 异 于 人 , 而 贵 食 母 。

    此段描绘得道之人与众人的不同之处,在心灵的本性不染俗务。

    道德经的观点常被概括为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为。这里的无为不是什么也不做,顺从世界的运行,那样只能让人消极堕落,又怎么会是令人尊重的大道呢?

    汉代时期推崇无为而治,归根结底还是一种积极的国策。后来由道德经为源头,形成了一个宗教派别道家,注重养生之道。更是显得积极的不得了。

    综上所述,儒释道三家最后的悟道都指向不被俗务染浸的本性。此物地位崇高无上。

    现在哲学上讲的主观,虽然论述为更复杂的层次。表现为实证主义和科学。但人的本性的积极进取仍是科学的核心。

    如古代的王阳明慧能之辈,虽然有大成就,但仍然不能脱离当时的技术水平的局限。现代的悟道者,必须要面临科学的问题。只有在现在的技术条件下取得的大成就,才是真正的悟道之人。

    悟之,即为得道。虽名为得道,仅悟而己,还要在实践中反复锤炼,才能更加完善。如同新学了一个哲学体系,本身并无益处。知行合一,在实践中运用,才能得到各种好处。

    如王阳明龙场悟道,仅是成就圣人事业的开始。六祖慧能明心见性,接受禅宗衣钵,也仅是弘法事业的开始。道德经的面世,也仅仅是后来道家众人建功立业的开始。

    悟之,渐渐用于日常。首先可以摆脱日常各种阴暗的心理,不受七情之累。此便是一番大功德。

    天性长放光明,常应万物,而常归于无。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日进有功,自然有所成就。

    在现在的技术洪荒人情世故中锤炼,方能成就大道。

    悟之,然一如平常。也常照犯错,照常失误。照常生病,照常灭度。

    用之得当,可收明月照大川之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明月照大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haxt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