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就像理想一样,在未到达前,是一个美好的fantasy,幻想如同蒸馏水一样,纯净但是却未必适宜长期饮用。在通往爱情的路上,我们可能会因为沉湎于自我的幻想,而忽略了沿途的风景,我们一往无前,内心十分坚定地相信在看不见的前方一定有一个命中注定的人。
到底爱情是不是取决于对象,取决于我们所期待的那个人?理清这个问题前,我想还不如先这样想,到底爱情的发生需要什么条件?这样一想,我有了自己的答案,对象应该是爱情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此前有一部台湾纪录片《寻情历险记》,讲述了形形色色的配对成功的couple,有些让人笑掉大牙,有些让人目瞪口呆,有些让人感慨万千……这一对对人出现在镜头里,或争吵不休,或你侬我侬,给人最大的感觉就是,原来感情也不过如此,它可以崇高到白云间,也可以卑微到尘埃里,这就是现实中爱情的众生百相。
以前我一直想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不能遇上Mr.Right,但是我却忽略一点,我其实Mr.Right应该是什么样都含混不清,它其实只是一个fantasy。过分专注于那个因幻想而虚构的美好对象,最后导致的结果,往往是伤害与遗憾。或者有百分之几的可能,我们会坚持到那个人的出现,但是也有可能等我们达到终点时,发现前面是空洞的虚妄,如影随形的孤独将人吞噬得憔悴不堪。
与其给Mr.Right做加法,给它浓墨重彩,还不如给它做次减法,去掉不必要的东西,最后剩下了什么?扪心自问,沉心自省,我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吗?我承认,爱应该是付出,但是我也相信付出与收获(人非圣贤,孰能无私心)应该达到一种平衡,实现一种对等关系,这样才能持续下去,平等、尊重,而后理解、包容,再而后责任、博爱,一层层上升。
所以,我非常赞同爱是能唤起对方有生命力的东西的观点。所以,与其一味地对着虚无飘渺的、高高在上的某个理想的对象引颈而望,还不如审视内心,审视周围,在比较合适的人出现的时候,不要再错过。妥协也罢,现实也罢,其实我们都明白生活并非在别处,只是因为好奇与幻想在作祟,使得自己不愿承认罢了。
与幻想对抗,可能非常残忍,过程中会有不甘心,会有不舍,但是在适当的时候必须要承认,自己已经过了那个可以肆无忌惮、疯狂白日梦的阶段,与其在童话里熬成枯灯,不如在现实中磨出光亮。
推荐阅读:弗洛姆《爱的艺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