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赤脚的对冲基金经理
本章作者主要探讨的是穷人的抗风险能力。无论是做小生意,经营农场或打零工,穷人们都得不到稳定的收入保障。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就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比如天气干旱,突然失业,被侵害,生重病等。
由于穷人可投入的资金往往是家庭的全部积蓄或从别处挪借的,因此他们的抗风险能力极低。得不到预期的回报就会倾家荡产。
失去希望,感到没有出路,这会大大降低人们渡过难关所需要的自控力,穷人似乎都不具备振作起来从头再来的心理素质。在巨大的压力环境下面对不同的经济选择,他们不可能做出理智的决定。
穷人会通过选择多样化的活动来降低风险。或者保守的经营他们的农场和生意。通过建立姻亲关系,通过互帮互助也是降低风险的方式之一。但是这些非正式的互助也有局限性,因为一些家庭遭受灾难时,其他关系网中的人需要拿出自己的收入进行支援,因此关系网中所有人的总收入并不会改变。而且这种互助是出于道义的责任感,仅限于救急不救穷。遇到昂贵的医疗费用等长期巨额未将家庭拖垮的困难时,人们会选择不进行帮助。所以穷人间的互助达成共同致富的目的是不现实的。
一些贫穷国家也会尝试通过社会保险形式帮助穷人抵御风险。但是他们很难对保险公司进行有效管理,也很难对被保险人实施监督。保险公司会因为赔率过高而将投保金额提升到穷人无法承受的程度。而穷人为了得到更多的赔偿,也会钻制度的空子。还有一个原因是让穷人将本就不多的钱投入到未来不一定会发生的风险上也是很难的。所以要想达到共同富裕的方式,还需要进行强制性的社会保险。
个人思考
联系我们的现实生活,五险一金是人们最常见的投保形式。而主动购买商业保险的人的确不是很多。第三世界国家人们不投保的心理很容易理解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