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看了新一集《奇葩说》,我之前一直不是很喜欢肖晓,辩论时浑身带刺地撒泼,即使话糙理不糙也少了点儿内涵,但今天他突然戳到了我。
这期的辩题是:如果有一个按钮可以测试情侣爱你的程度,这个按钮究竟要不要按?肖晓是反方四辩。
他的思考在我们怀疑对方不够爱自己时,已经把爱自己的权利交到了对方手中,而没有认真想过:
我有没有足够爱我自己?
![](https://img.haomeiwen.com/i18395849/f4b307bf7232f1a9.jpg)
在那之前他说,他逼自己进步做一个聪明人,因为辩论变得尖锐、犀利,后来发现自己所表现出来的“他人眼中的真实”,并不是真正的自己。
本来以为这样一个坦然承认整容,公开出柜,节目中毫不在意形象的男生,该很洒脱,在一段感情中懂得对自己更好,可他还是在不断探索生活,有时会不得已去改变。
其实浪浪和肖晓有些像,不只性格,他是东北大泼妇,骂人毫不嘴软,看起来坚强也最脆弱;他特立独行了很多年,不是一个“作”字能概括,但因为抑郁症在人生地不熟的韩国待了将近一年;他通过很多宵独自看天亮,现在却十点早睡还总会被噩梦惊醒。
我不太能想象的出浪浪的生活,一个人拥有手机和空荡荡的房子,是自由也是禁锢,身边的人都忙,他无所事事,看剧刷微博没有人一起讨论,写的诗不能立刻与人分享,喜怒哀乐身体是否健康全部是他一个人的事。
但生活,本来就是这样的吧。
从小到大我们学会了包容别人学着对身边的人好,却不知道怎样包容自己,不知道如何独处,甚至是我们不知道自己究竟喜欢什么。
发朋友圈会在意有没有点赞和评论,谈恋爱看别人秀恩爱也会跟风,发一句话会在脑子里想三遍是否得体,生气时强迫自己平静说生活还好,很多多愁善感的小情绪憋在心里怕被说矫情,半夜躺在床上看到一点儿伤感的东西都会觉得真难过啊,然后想起前段人生经历过的种种。
去年的一整年,我都觉得顺利,忙碌得很充实,熬夜也开心,遇见了一群很温暖的人一起玩,事情再多自己的公众号都有更新的激情,那时想着下学期没有晚自习,生活会更好。
可事实恰恰相反。
过去的九月30天我一直在水逆,压力很大又暴躁,不断在生病,生病时会想家,可越想家心情越差,循环往复。
我还是没学会一个人,今天刚刚好是到学校的两个月,这两个月我发了50多条朋友圈,平均下来几乎一天一条,杂七杂八的事儿,都要给自己找找存在感。
浪浪动态几乎为零,反而比我平和。
![](https://img.haomeiwen.com/i18395849/f08717ea64796497.jpg)
按照肖晓所说,给爱自己的程度打分,我起码会给80分以上,我基本不会自寻烦恼,丧的时间超不过一个晚上,儿童节圣诞节没人送礼物,就自己买给自己,除了减肥时纠结要不要吃晚饭,我始终认为吃到喜欢的东西真幸福。
剩下那不到20分的差距,包含了上面所说的很多坏情绪,要等时间发酵。
而正是因为我们,半途而废后还会继续努力,撞墙后会选择另一条路东奔西撞,现在正经历的挣扎都有了意义。
喜欢别人是人生的一种选择,而喜欢自己,才是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