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书时 看到过一篇文章讲述 如何快速成长为技术大牛? 及一系列衍生问题
离回家的日子不远了 得回去考研究生 辞职今早提的 也批了 说考完回来可以继续上班 也得感谢他们看得起我 😁😁😁😁
因为没事做 想在解决下之前遗留下的这个问题 看了一些东西做个分享、记录
阿里大牛的个人建议
-
第一阶段 Learning
看书 百度 科学上网(Google) 看视频 看别人博客 逛各种网站 都是学习途径,系统化学习,先完整把书看一遍有个全面了解,然后通过上述方法针对性学习或技巧 -
第二阶段 Trying
这个步骤在我看来最难,因为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过程,也就是自己写一些小项目能让自己操练。造轮子 写业务代码(找个工作找个可以写业务代码的环境)
"I hear and I forget. I see and I remember. I do and I understand" ——印第安人谚语
- 第三阶段 Teaching
写Blog、录制教学视频(当然我不行)、给同事讲解知识点
一般来说,经过 Learning 和 Trying,能掌握 70% 左右,但要真正掌握,我觉
得一定要做到能够跟别人讲清楚。因为讲清楚的时候你得了解更多细节,从而晚上体系
后记
成为技术大牛梦想虽好,但是又付出很多时间精力,很枯燥,很苦逼,得耐得住。
真正起作用的还是我们对技术热情和兴趣
程序员是青春饭?
这个问题很实在
就比如我今年24岁 如果考上研究生念三年 也就是27毕业(MTF这么大年龄之前怎么就没想过这个事情,来的很突然 让我缓缓 我竟然这么老?WTF? 不念了要不?哈哈哈哈 对我冲击有点大 27 突然感觉马上30了 还念什么书 不念了吧?) 原谅内心戏比较多
网上热议的35岁中年危机 应该思考毕业3-5年 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如何做好职业规划?
仔细想想我有规划过 但是不明确
阿里大佬们觉得可以将职业规划分成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 大学毕业3到5年
- 通过各种途径学习 快速积累基础知识的学习并学以致用。发展快的同学和发展慢的同学 差别就是2-3年
这两三年的差距其实就是 严格要求自己、有严格的学习计划、尽早经历那种痛苦的重点的项目抓准时机迅速成长 只要把自己管住 学习计划执行好 工作效率也就提高了也就得到认可。
第二阶段 大学毕业5到10年
我到时候研究生毕业 都32-37岁了 我的天人生一半就算是过完了
这个时候 估计就是个TL(TeamLeader) 得带领团队 而不是个人英雄主义 在公司也有话语权了 得站在更高的层次去看问题
所以做好准备去迎接竞争 也让自己变得有竞争性 所以,从现在开始就给自己制定一个严格的学习计划、严格执行、多多实践。
STAR原则
面试中运用到的原则
- 处境(situation)
- 任务(task)
- 行动(action)
- 结果(result)
前端工程师的未来在哪里?
![](https://img.haomeiwen.com/i295913/976ad62ca6a39f60.png)
相关资料
- Web开发这十年:http://www.infoq.com/cn/articles/web-development-ten-years
- GUI 应用架构十年变迁:https://segmentfault.com/a/1190000006016817
- 大话前端时代一:https://halfrost.com/vue_ios_modularization/
- 写给初学前端工程师的一封信:https://zhuanlan.zhihu.com/p/28536429
- 母鸡与前端工程师: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16/07/hen-and
front-end-engineer.html - 李开复人工智能预言:http://tech.sina.com.cn/it/2017-05-20/doc-ify
fkqks4361454.shtml - 《无界面交互》: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947799/
![](https://img.haomeiwen.com/i295913/679563c6f1916b73.png)
-
编程能力
就是用代码解决问题的能力,你编程能力越强,就能解决越复杂的问
题,细分又有调试、算法、数据结构、OS 原理等这些的支撑,你才能解决各种麻烦
的问题。 -
架构能力
则是解决代码规模的问题,当一个系统足够复杂,你会写每一块,能
解决每一个问题,不等于你能搞定整个系统,这就需要架构能力,架构能力包含了一
些意识,比如解耦、接口隔离,也包含认识业务建立抽象模型,也有一些常见的模
式,比如经典的 MVC,还有设计层面,面向对象、设计模式等等。 -
工程能力
则是解决协作的问题,当系统规模更大,光靠一个人,是没办法
完成的,如何保证几个高手互相能够配合好?如何保证项目里面水平最差的人不拖后
腿?这个工程化建设,往往会跨越多个业务,以汇报关系上的团队为单位来做。包括
前后端解耦,模块化,质量保证,代码风格,等等
以上总结只是一部分
如存在侵权的行为,告知我,我立马删除 谢谢~~~
2018年8月31日04:39:47 看的有点晚了 睡了睡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