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念:在碎片时间内提取有价值的概念(关键词、字)。
尚赏的思考:
1 关于碎片化时间
走出大学的校园以后,除了脱产的进修,恐怕其他的学习都只能“抽空”,现在它有了一个专业的名字叫做“碎片时间”。
总说“时间就像乳沟,挤挤总是有的”,可现实的情况往往就是那么一马平川。挤?还真是挤不出来,其实也不需要,因为碎片时间就摆在那里,善加利用就好。
那是不是我在包里放上一本书,或者家里随处摆着书就真的能把碎片时间利用上了?其实也不一定。
拿我自己举例:包里总是放着书(假装文艺青年),地铁7站地大概16分钟的时间,回几条信息、随便浏览点八卦就过去了。如果再赶上高峰期,恐怕手机也是掏不出来的,最多听4首歌。很多时候,在地铁上听课是听不清楚的,相较于音乐,说话的声音实在不够大。
那该怎么办?
我想,还是先好好统计一下自己每天的碎片时间比较好。想好好的利用,就要先了解。除去临时机动性,其他的时间还是可以有一定规律可循的。
这个就跟每天记账差不多,如实记录自己几天里,每天每时都做了什么,别有批判性,也别装,就简单记录。不消几日,回过头去看,就能总结出来自己那些看起来浪费可惜的“碎片时间”都出自哪里了,一般那个时候自己都会做什么。
适合听歌的时候就听歌,适合看书的时候就看书,适合闭目养神的时候就闭目养神,劳逸结合才能事半功倍。我想无论如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才是好的。
2 关于碎片化时间里该读什么书
今天老师给的概念是说“在碎片化时间适合读提取概念的书”,因为时间短的关系,所以大部头是读不下来的。但解释一个小概念还是没问题的。
可是老师在举例子的时候,举的是自己在半年时间里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读了十几本通史类的书籍啊?而且在开营的时候也说了,如果每天坚持读5分钟,如果一本书有7万字左右,那么一年平均可以读12--16本书。这个书,可没说一定是章节清晰地干货类或者方法类的书。
所以,我觉得,老师给的这个方法还是要好好理解再运用的。知识卡片既可以记概念,也可以记知识点。假设是史学类的书籍,不妨试着把同一时间内的所有感兴趣的事件用知识卡片写下来,将单一篇章的文字横着排列观察,有时候会有不小的收获。
还有,碎片化知识其实也适合这样去学习和收集,这点在我前段时间为开发新课做资料收集的时候深有感触:上世纪20年代现代女装产生之初,其实受文化、名流、社会环境的影响,女性思想意识流对自我解放的向往使服装产生了几种风格。以往出现在大众视野的总是单一方向。但是,如果利用知识卡片,再加以金字塔原理去“摆摆看”,恐怕其脉络、根源、联系、共性、个性就会一目了然。
我想,我找到讲这类课的方法了。
2 推荐工具:知识卡片
多图像、少文字、自己能看懂
3 理解运用方法:费曼法
尚赏的思考:
费曼法,把自己当成老师讲给别人听。(如果别人听不懂,就要自己回去再学习理解。)
我理解的费曼法,除了要讲给他人听,还需要他人能听懂。如果他人听不懂,有时候不是我对知识的理解问题,而是我讲的问题。
人是很多人,每个人的知识层面不同,同一事件的理解更是千差万别。怎么能保证你说的她一定能懂?我想应该把自己放在跟她同一层面,用她曾经可能经历的事情去给她讲明白。
小品《红高粱模特队》里,本山大叔不是就把范老师演示的“猫步”用“给果树打农药”的方法解释清楚了吗?
所以:
初阶费曼--讲出去
中阶费曼--讲出去、跟自己认知水平差不多的人能懂
高阶费曼--讲出去,大道至简,所有人差不多都能懂
但是,怎么设计一个概念和观点费曼的不同层级呢?这个问题我还需要好好想想,并且总结实践看看。
4 关于概念理解的顺序
总-分-总
提出概念(观点)--举例说明--总结概念(观点)
这种结构顺序我们并不陌生,也是说清楚一件事的基本方法。但是我现在在思考:是不是所有人都适用呢?
对于故事和概念,每个人的喜好是不同的。比如我,偏向喜欢有趣的事情,一个概念最开始是记不住的,但是故事却容易记住。
《加入给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是一位又盲、又聋、又哑的残疾人,但她居然能写出一本震撼世界无数人心的书,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她有一位非常智慧的家庭教师。
人有五感,除了视觉、听觉还有味觉,嗅觉和触觉。当一个孩子没有办法通过接受信息最快的视觉和听觉去感知、认识这个世界的时候,他还可以利用其他的知觉去学习。
这位老师会拉着孩子的手去触摸水,然后在她的手心写下“水”这个单词,反反复复。当孩子能够明确知道“水”是什么了,她再教她分辨“泉水”、“海水”等其他的水,是甜的,是沿着山路一点点流动下来的,是咸的等等之类。
这位家庭教师其实就是利用的先感知(讲故事),再讲单词(概念)的方法,用极大的耐心和爱心让这个孩子最终获得了堪称奇迹的成就。
我们训练思维,让自己充分调动大脑的运转速度、神经元的灵敏度和大脑皮层的使用面积。但是我想,大脑运用到极致应该是打通所有观感的,五觉应该都是及其敏感的,不是单单“想”出来的,而是“感知”出来的。
所以我想,我应该多到大自然中间去,遵循自然的运转规律,少使用化学的物品,训练自己五感的灵敏度,尝试用直觉+理性分析的方法,还原人认识世界的本来面目,更好的帮助自己和更多人去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