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聊天给了我很多没接触过的运作模式。启发很大。细细思考之后,结合自身经历想到了一些问题所在。
1,初次感觉环环相套,是很完美的。但细想起来却真心是不容易。忽略了人性的问题。
简单一点,出资我相信王老师的实力,朋友都能接受,但卖卡,就不是所有人都能干的了的了。销售不是人人都能做的了的。请吃顿饭容易,买东西就难了。这是我做销售的感触。中国人,最反感的就是朋友卖东西还赚他的钱,熟人买卖有时候反而更难做。
第二,精准客户的把握,不一定会有真正的议价权力。每个人的思考角度不一样。交换资源最好是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跨界做的做好的是互联网企业。原因之一是拥有庞大的用户基数,即便很小的比例去接受,已经够规模了
第三,银行其实是占有客户数据资源最多的地方。但即便这样谈判议价都很费劲。知名度高的店,不缺客户,知名度低的店,对我们来说没有含金量。所有好多谈判都是补贴形势。
第四,商业的本质,是要找到主营业务,最赚钱的事情,才是本身努力的方向,人的精力和时间有限。看似业务无限,具体操作却未必会建成效。
第五,新事物,做好的方式是在网上找成功的模式和案例。这样可以验证自己的想法可否执行,再加上执行力,也许就可以成功。如果让自己去独立验证,试错成本会很高。创业成功的概率很小,失败可能很大。不要轻易踏一条新路,因为不知道前方是啥。反而其它地方的路可以拿到我们这边走。这样会比较保险,市场的验证人家已经替你完成了
我的一些感觉,不一定对。
既要重创意,重战略,但最后都要重操作。执行很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