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下班后自己一个人去看了《小偷家族》,看完似懂非懂,心想着是不是因为迟到了十分钟和中途沟通了工作的缘故,本想找个时间再看一遍,可稍等有空再查档期,已经下架。
很多人都说,这是部温暖的电影,但这种温暖看得让人有些压抑,似乎笼罩着一层薄纱,让暖变成了哑光色,就像主人公们知足的背后氤氲着无奈一样,或许他们不觉得,但是旁观者往往才是明眼人。
六个人的住所,杂乱而逼仄,在这个小小的空间里,浓浓的生活气似是味道相冲的调味,反差之下让人在窘迫中感受到一股巨大的温情。
吃饭,是家庭生活的重要组成,看着他们“一家子”围坐在火锅旁,吃着并不丰盛的食物,嘴巴吧唧吧唧作响,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这种自然融洽或许连许多血缘家庭都做不到吧。明亮宽敞的饭厅,一家坐在桌前,言语上的交流大多被电视、手机所取代,这可能会是更多人现实的写照。吃在影片中传递的,似乎已不仅仅是解决温饱而已,而更似一种人物情感的交流,渗透着他们情感的细腻。那幅姐姐和奶奶在馆子里吃饭的画面让我印象很深,只因当奶奶把年糕夹给姐姐时,姐姐那股兴奋劲儿让我觉得好生温暖,毕竟换做很多人,都会在此时面露嫌弃吧。每一餐,食物都被他们仔细咀嚼,每一餐,他们的心都更加贴近,平实的对话中,流露出的是一种超越家人的亲情。
影片的节奏很慢,情节也略显平淡,可在我看来,正是这些普普通通的画面,传递出了爱就是要这样慢慢的,耐心的,在你一言我一语的互相诉说中,在一餐一食的默默陪伴里共同度过,这才是爱真实的样子。哥哥带着妹妹坐在路边,吃着刚偷来的食物,问她喜不喜欢;小姨枕在奶奶的膝上,奶奶感觉到她被窝里有点冷的双脚,问她是不是心情不好;妹妹和妈妈一起洗澡,妹妹轻轻地摸着妈妈手上和自己对称的伤疤,问她疼不疼;小姨帮妹妹剪完头发,搂着妹妹对着镜子照照,问她喜不喜欢......所有的画面都很慢很慢,可在慢中不失冲击,在慢中任可以感受到强大的情感力量。
任何一段感情,无论亲情、友情还是爱情,要长久稳固,要能带来持续感动,都需要投入成本,影片中的成本不是钱,是时间,他们把爱注入了时间的每个细胞。正是镜头拉得那么长那么缓,才让我们看到了爱与温暖是如此清晰分明。所以我一直觉得“陪伴就是最长情的告白”这句话对爱的阐述很是到位。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他的时间和精力本该属于他自己,但他愿意匀出这一部分,甚至很大一部分给你,毫无分别心,这不是爱又是什么。
除此之外,或许影片中的一段对话,也能很好地解释,他们的故事为什么能给我们带来持续的感动。
亚纪问治:“你跟信代多久没上过床了?”
治:“已经很久了。”
亚纪:“那你们是靠什么联系的?”
治:“我们是靠心,不靠那里。”
亚纪:“人和人是靠钱在一起的。”
很真实的对话,说得直白赤裸,也说出了亚纪对自身职业的思考。在我们的印象里,似乎只有那些夜总会的小姐,街头的牛郎才会靠生而为人的身体,直来直往的跟人产生金钱上的连结。但其实,除了他们,社会关系中,谁不是靠钱联系在一起的?只不过很多时候,实质性的金钱转化成了另一种存在。我们的学识、谈吐、我们的人品、样貌、我们的年龄、家庭......所有这些,不正是构筑起别人对我们价值判断的砖砖瓦瓦吗,而这种判断其实就是一种虚拟货币,我们每个人都是被待价而沽的,只不过没有明码标价罢了。可在影片中,这些“偷”来的家人之间,这些本毫无关联的生命之间,却能彼此传递着实实在在的温度。没有太多想在对方身上获得什么的企图,就是想对他好,选择他,即便被羁绊,也心甘情愿被束缚。这份温度遑论陌生人之间,就连家人之间,也未必能做到。现实中有多少人,被自诩的所谓理性捆绑,失去了爱与同情的能力,每一份情感的选择都要精算到分毫,冷冷冰冰。我们太稀罕这群小偷家人间几乎毫无利益的连结了。
走出影院,下电梯的时候,一面回想着影片中温情的画面,一面看着身边过往的人群,看到远处的潘多拉和施华洛世奇人满为患,微信友人说,这些人显得诚意不足,过两天情人节的礼物走点心,花点时间精力,送一份不是花了钱就可以随随便便买到的礼物可好。
“好过没有。”
“好像也是。”
这就是很多现代人对爱的表达。
BTW:
其实影片给我带来的触动不止于以上,还在于故事发生转折时人物表现出的态度。其实当奶奶坐在沙滩上,看着远处的“家人”默默地说了句:“谢谢你们”的时候,我就猜到,奶奶可能不久之后便要离开了。可翌日,当他们发现奶奶在睡梦中平静地离世后,完全没有哭天抢地的悲恸。这不太符合人性,因为即便毫无血缘的人彼此陪伴了那么长一段路,也不可能毫无波澜,毕竟人非草木。后面思考再三,我得出了个不可证伪的结论:拎得清。(有点扯)既然已成定局无法挽回,就划条界吧,过往归过往,未来会是全新的姿态。这种极度理性的转身,挺难的,但是也让我体悟到“珍惜”二字的可贵。拥有的时候,能陪伴的时候,把该给的好都给了,便会尽可能地降低遗憾。失去的时候,既然已不属于自己,潇洒释怀,不做过多纠缠。得到的,得不到的,没有大喜大悲,只做力之能及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