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室内装修环境中,新砌的墙不会过多的去承担承重的任务,其更多的作用主要是用于划分房子的空间格局,简而言之,也就是起到隔断的作用。那么,一堵是怎样一步步砌起来的呢?有哪些施工细节需要注意的?作为业主,有哪些地方需要配合去做?接下来,友赞兄弟会给大家一一解答。
▼定位放线
工地打拆完成后,将进入砌墙阶段,砌墙的第一步,就是要先定好砌墙的位置并弹线标记清楚。在定墙位时,业主与设计师最好同时在场,避免仅凭图纸定位可能导致后续再进行调整。
▼防水地梁
厨房与卫生间位置在砌砖之前,需要先做防水地梁,可以有效降低厨房与卫生间墙面渗水机率。
▼小砖压底
在非防水地梁位置,在砌轻质砖之前,先砌三层小砖压底。
▼新旧墙连接
新墙与整面旧墙或柱子位连接的时候,采用在旧墙植入钢筋的做法,加强新旧墙之间的连接,增加新墙牢固性。
新墙与旧墙直面连接的时候,采用在旧墙打马牙口的做法,此类做法同样可以加强新旧墙之间的连接,增加新墙牢固性。
在新旧墙连接处,还需加挂钢丝网,以加强墙体的稳定性和牢固性,降低新旧墙体连接处开裂机率。
▼门头梁
门洞砌墙至门头梁位置,需要加置预制的门头梁,预防因墙体压坏门框,导致一系列安全事件的发生。
▼蜈蚣脚
砌墙至梁底和楼顶位置,需用小砖打45度斜角收口,并反向安装。有利于让下面砌好的砖墙和上面的楼板(梁),在灌满水泥沙浆后 ,像蜈蚣脚一样的排列连接得更加紧密稳固,保证了建筑的“热胀冷缩”空间,有效降低新砌墙与楼板(梁)连接处开裂的风险。
-----the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