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教学目标
(一)了解诗歌体裁的有关知识,准确朗读并默写诗歌。
(二)感知诗歌内容,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
(四)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培养赏析诗歌的能力,增强古诗文修养。
二、 教学重难点
(一)诵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语言美,领会诗歌的意境美。
(二)培养赏析诗歌的能力,增强古诗文修养。
三、教学过程
(一课时)
一、 直接导入
二、解题
(一)理解题意
1. 如何理解“秋思”二字?
2. 《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二)了解相应文学常识
散曲:
小令:
(三)了解写作背景
马致远的散曲多为叹世之作,抒发怀才不遇的情绪。他在羁旅途中,写下了这首被誉为“秋思之祖”的杰作。
三、初读诗歌,把握诗意。
(一)朗读诗歌
设计:个别学生读(一男生一女生分别朗读),学生齐读,师泛读。
目的:引导学生找出,并评说出学生自己和老师朗读的区别。
(二)读懂意象,把握诗意
人类承受的一切困难,美丽的、误会的、痛苦的、哀伤的,进入诗歌里面都会变得非常美好,这就是诗歌的魅力。朱光潜说:“诗里面也有故事,但诗之所以为诗,主要不在故事,而在故事后面的情趣,用一种恰如其分的简朴而隽永的语言表现出来的本领。”
我们要理解这首诗有怎样的情趣?用怎样的语言来表现的?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作者选择的意象;第二,作者选择的修饰意象的词;第三,作者在这首诗里创造的艺术的空白。(第三点视学情而定)
1.请找出诗中作者选用了哪些意象?(补充解释“意象”)分别用了什么修饰词来修饰这些意象?
2.说话训练:
描述诗中的画面,运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我读出了这样一幅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一)
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
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游子前行。
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极度忧伤的旅人还漂泊在天涯。
示例(二)
一个秋日的黄昏,荒凉的古道上,西风劲吹,落叶纷飞;道旁,缠着枯藤的老树上,雅雀已经回巢,不时地啼叫几声;不远处,在小桥流水近旁的稀疏村舍里,炊烟缕缕。一个异乡人,骑着一匹瘦马缓缓行进在古道上。他望了一眼即将西沉的夕阳,深沉地叹息道:“断肠人在天涯!”
3.小结诗歌写作手法:白描
四、再读诗歌,读懂诗情
(一)吟读,读出情感
吟读要领:节奏分明 语速较慢 语调低沉 突现重音
(二)抓词、句,说诗情
1.说话句式:“从___________中,我读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如:从“枯藤老树昏鸦”中,我读出了一种萧瑟、悲凉之感。
2.小结诗歌表达手法: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六、背诵默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