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社会学🖥读书
苍天饶过谁——《风险社会》

苍天饶过谁——《风险社会》

作者: 叙虚妄 | 来源:发表于2017-11-01 15:07 被阅读21次

    看《风险社会》这本书之前,我许下雄心壮志要在五天之内看完它,事实胜于雄辩,我花了将近一个月才看完它。有的章节让我觉得句句珠玑,引人入胜;有的则极其枯燥,一句话需要断句、划分主谓宾,来回咀嚼,仍然难以明白它到底在说什么,分分钟想切腹自尽。这也让我深刻地明白,看上两本庸俗小说就觉得自己爱看书的人一定没有感受过专业书的厚重,所谓当你觉得生活轻松的时候,只是因为有人替你把苦难承担起来了。此外,不同于小说看完之后只沉浸在故事性的情节里,看专业书让我看到了世界的另一面,有一种恍然之感。

    风险社会不是断裂的时代,只是工业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阶段。随着现代化的深入发展,工业社会中封建的部分逐渐受到时代的挑战,不平等的社会阶层划分、由性别决定的命运设定、与此关联的婚姻家庭亲子等亲密关系、职业生涯、技术政策的发展等等。反思性现代化中平等自由观念与封建传统的矛盾冲突,在滞后的制度局限下,让身处其中的个人承受了时代的苦难。同时,科学理性和工具理性的滞后促使人们深陷“进步”的现代宗教迷信之中,忽视了风险的存在。技术—经济的亚政治化与合法化外观顺利地做出发展的决策,导致风险程度加剧。幸而在教育与市场的普及下,知识基础建立,科学等的垄断地位开始崩溃,技术媒体司法等的亚政治化也为社会组织的发展集聚了力量,这些都促使人们在面对风险社会时不至于毫无准备,可以依此为基础,借助政治的统筹安排,建构一套与技术变迁相适应的制度。

    我们每一个人张牙舞爪的生活,其实也只不过是历史时代和社会结构下最平凡不过的小蚂蚁,何其相似何其普通。就说说我现在所处的这个北方小城市,四年前那个“联合国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是它,今天这个PM值爆表到672,全国唯一一个“极度污染”的城市还是它。朋友圈里,师长和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谈论,对技术和工业的批判,对蓝天白云的想念,对冬日暖阳的向往,可是又能怎样?当真把排污的工厂关掉,没准对于身处其中的我们会是一场更大的灾难。是停暖,还是失业工人的暴动,或是因为政府无法获得足够的财政来源,公共服务的崩溃?就像书中所说的那样,我们憎恶环境污染和工业技术,反感政府无能,我们对此富于激情、一心一意,全然已经忘记曾经马克思•韦伯曾说过,如果排除了社会权力和分配的结构、科层制、普遍模式和理性化,这样的讨论不是没有意义(或者同时)就是荒谬的。

    数据是理性但又冷漠的,每一个人却都是活生生和血淋淋的。贝克在《风险社会》中提到了一个极有意思的东西“集体的无责任”。现代社会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分工明确,每个人只负责生产链上微不足道但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此相应的,人不能完全地相互毒害。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在科学家根据一堆数据可以得出一个阈值,在这可接受水平之内,污染是可以接收的。然而可笑却在于,处于食物链顶端的人却无法割裂地看待这些阈值,他是所有空气、水、土壤、食物和用具中各种污染物和有毒物质的收容所。集体之中,每一个人也许都是奉公守法的良民,他们在可接受范围内生产了所谓的健康食品,然后集体之外,每个人需要应对生活的各方各面,他们完完全全地吸收了各个环节的毒素。也许这些阈值的作用并不在于坚守每个人的健康底线,而是科学与商业、政治和伦理建立的永久婚姻的一纸证书。

    如果说污染和阈值是我们作为族群都需要面对的整体问题,那么回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再看看,风险社会的建构也足够让人心惊。家庭是一个舞台,我们每个阶段所做的选择在无形之间决定了我们的个体定位。总觉得我们这一代人是割裂的一代,在自由民主的思潮中长大,却无时无刻不受到封建传统的扶持和关爱。你会屈服吗,接受传统文化的绑架;你会寂寞吧,因为独立和梦想成为孤独的门闩,将亲密关系隔绝门外;你会难过吗,好不容易找到兴趣和俱乐部,希冀多样化的关系能填补生活的空缺,可些许多要一点的想法稍一露头,立马遭到反对和排斥;你会害怕呀,害怕自己被迫放弃通过劳动市场自力更生,接受婚姻的供养,失去自由和尊严;不过终究还是要感谢教育和市场,让我们看到、并且至少有能力争取平等的曙光。漂泊和享受此刻吧,诗人即使此刻为了大海放弃一切,终究也还是需要回到柴盐酱醋茶的人间;碰碰运气也好,看能不能找到一个地方,你的名字和世界只是属于自己,而不是别人的对立面,不表明任何保留和限制的其他东西,你们的关系是两个相互保护、限制和尊敬的独立个体的爱。

    你看,生态这等影响到全体族群的事情不可避免地受到制度的影响与控制,个人生涯选择这样的个体事件却也因为标准化和相似性,总是受到政策的引导和温软钳制。渺茫如我们,到底只是时代洪流中的一颗细沙。我们有选择的自由,这自由却也受到制度和时代的约束;我们有科学理性作为指导,这冷冰冰的数字到底也不能被人心焐热;我们的生活看似是隐私,其实也只不过是社会建构中不可忽视的一块。只是即便如此,生活到底还是我们自己的,置身其中、欢喜悲伤的载体还是我们自己,生活中是与否的问题从来没有等在门外,你可以对进步说“不”,但这并不能阻止时代前进的步伐,我们唯一能做的,只有抬起头看看这雾霾沉沉的天,继续饱含热情与期待地向前奔走,还要记得捧着那颗澄澈和时刻想变身盖世英雄的心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苍天饶过谁——《风险社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hhgp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