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书友金冰池一篇文章,与诸君共赏之。)
“我不管生在哪里,我是中国人。不论死在何处,誓做中国魂。”国学就是中国古代的文化传承和学术记载,传统的文化思想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子子孙孙,做为中国的国民,学习国学、收藏国学应是责无旁贷的雅事。
“古圣和先贤,在这里建家园,风吹雨打中,耸立五千年。”欲爱其祖国,先爱其历史。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长江、长城,黄山、黄河见证了我们的老祖宗,伟大的古圣先贤,在这里开天辟地,开宗明义,繁衍众生,养育子民,留下了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灿烂的思想文明,一代一代发扬光大,千秋万世造福人民。
我于八十年代初期,最先喜欢阅读收藏的就是国学这类书,诸如三国、水浒、红楼、西游,三字经、名贤集、梦溪笔谈、天工开物等,深深的影响了我的一生,同时也滋生出许多感慨。中国之文化古籍是何其浩大焉,虽历经焚书坑儒、兵灾火燹、浩劫运动,却仍然灿若群星、不可胜数也。
我曾经写过一个座右铭: “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抒发心中的壮志与理想,激励读书的志向和决心。四十年来尽管我读了超逾常人的很多书籍,却也只是沧海一粟耳,实在是不足道哉。
收藏国学,绝对是个潜力股,前途一片光明,因为它是中华文化的精粹,涵盖范围广,影响力深远,趣味性强,有思想,有知识,老少咸宜,永远也不过时,完全可以下大力量投资,既能方便阅读,又能投资回报,何乐而不为。
我积三十年之功,收藏了一部分国学旧书,感觉是,虽然桃花潭水深千尺,却能寄托我痴痴赤子一片情。从敷浅到深奥,一步一个脚印,见证了个中的艰辛与快乐。也使我从没见过市面的井底之蛙终于蹦到了井台上,看到了书山和学海的全豹,理解了勤为径和苦做舟的深刻内含。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如今退休赋闲在家,守着一架架宝贝图书,拥有近水楼台的方便条件,我一定要捷足先登,窗前灯下勤奋阅读,争取早日凌绝顶,而一览众山小,方遂吾愿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