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有两次骑行,一次是冬至当天和东江大哥骑行惠东,一次是28号独自骑行去杨岭。
东江大哥是我2023年认识的一位很棒的人。喜欢四处行走,并且将有趣的事物写成文分享,这是我们共同的爱好,也是我有幸认识他的一个机缘。我知道,我与他有很大的差距,天不舍怜惜,让我有了学习的对象。和他一起骑行,于我是一件十分开心的事。
杨岭是本姓徐氏村组,大抵因为亲切、情感的需求而自然走近,谈不上寻根问祖,算是一种铺垫吧。
加上是即将过去的2023年的最后两次骑行,基于这些因由,我想把它记写下来。
![](https://img.haomeiwen.com/i10292879/2add42ef350adf87.jpg)
2023年12月22日,冬至。恰逢强冷空气南下,真的是冷呀!据悉,广东韶关下雪了,罗浮山出现冰挂。就是这样寒冷的日子,我也不想错过。便约大哥,大哥爽快的答应了。如果不是大哥,我也许会放弃,不仅是因为冷,也是晚上感觉牙痛又要发作。可以看出,大哥是一个雷厉风行的人,我也是说到做到。既如此,哪里有打退堂鼓的理由。
与我以前骑行不同的是,这次全程是以“4+2”形式完成的。车停惠东谭公中学,以此为据点,开始我们真正的骑行。先后骑行到了谭公祖庙、田坑、多祝镇西枝江边、皇思扬、凤岗。绕一圏大概四五十公里。
午餐是在多祝镇吃的。大哥问我吃不吃咸菜粉?我说好啊。听从大哥安排。其实,我很少吃粉。不知道那个咸菜有一股淡淡的臭味,像螺丝粉的味道,不似家乡的咸菜。以前听说桂林米粉好吃,很多人喜欢吃。第一次去桂林,在象鼻山公园内见有卖的,便想尝试一下:到底如何好吃?不想,那酸臭味,让我此后再也不敢吃了。去年三月,第二次去桂林,回来经广州,家在广州的汤叔好意做东,有一道菜好像是酸菜鱼,其中酸菜的臭味,我又吃不了,可又不好意思说呀。啊,说这些,实在有点不敬、失礼。人家请我吃饭,我还挑三拣四,这吃不惯那吃不惯的,好像自家有多金贵似的,真是不应该呀。我为自己的这种不能适应而懊恼,也为此断定自己会受顽劣所局限。肉也不是我所爱,只把粉吃了。幸而早餐不错,早餐是在平潭吃的,蛋肠+鸡骨草汤。蛋肠很好吃,配一份汤,很合口味。我坐在一边还懵里懵懂的,大哥已扫码把钱付了。我说我请,发回微信给大哥,可大哥一直没有领,退了回来。我实在感到很不好意思啊。我发现,如今的我都不知道怎么跟人打交道了。一遇到类似的情况,我就手足无措,无所适从了。心里知道,嘴上就是不晓得怎么说。每到这个时候,感觉就要结巴,心里想的,言语上不能表达,更谈不上协调处理。对于社会性事务,虽年龄不小,只有惭愧的份。我想说,我并不是一个想欠别人乃而赖别人的人。我脸皮薄,没这本事。就是现在,通过文字我依然是不能够表达清楚。而大哥不仅善写文章,处理各种事务也不在话下。事情到他那里,就不是事情了。说这些,并非要纠结,而是为自己不善于处理它而苦恼,也是实话实说,作为生活记录。这也是我习惯一个人旅行的一个原因吧。
骑行基本上也是一个人,很少约伴。一个人骑行与有伴骑行,有什么不同呢?
一个人骑行相对更自由。去哪里、骑行节奏,包括用餐等,全程由自己安排支配,不用去顾虑别人。但是,在安全方面,一个人就要面对“挑战”。不说骑行318、西北,乃至全国这样的远距离长途骑行。这里所说的挑战,也不是指身体能否吃得消,主要是在遇到问题时怎样解决。因为有时候,有些问题,一个人是难以解决,甚至无法解决的。所以需要团队。平常独自骑行,安全不是大问题,只怕扎胎的状况,遇上就麻烦了。又从来没有携带过相关工具,遇到过几次,别提多狼狈了。
独自骑行,注意力都集中在目标上,能静心去关注当下,有一个比较好的体验。不过,独自骑行,很多经历都忘记了。跟伴骑行,印象则会深一些。但精神容易分散,往往不能很好的去欣赏景色。另外,如果不默契,还会产生不愉快。
![](https://img.haomeiwen.com/i10292879/d9454719f07efc28.jpg)
跟大哥骑行,不用导航,跟着走就可以了。在我们骑往凤岗的途中,要穿过一段山路。缓坡,能骑上去。在我们的左边,有一大片谷地。大哥说,这里原来都是稻田,现在没人种了,成了放牛的地方。芳草萋萋,倒是适合放牛。有几头牛,三两个人影,世外悠然。很安静。山峦与谷地相依延展,这一带原是很好的耕作生息的地方呀。因为偏僻,如今人都离开了,去了热闹的城镇。可以想象,曾经“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的忙作人伦乡景。正如大哥说的,最喜欢在这样的环境骑行。穿行在乡村间,空气好,没有车辆嘈杂,放眼青山绿色,心胸开阔,美景无限。非国道省道所能比。这便是“4+2”的好处。
在一段小径的石子路,有些颠簸,方便袋漏底了,矿泉水啪地掉落地上。这瓶水从出发就带到这里,还没有打开喝,不想浪费,就停下来捡。骑行在前面的大哥,这时已经拐弯看不见了。我本想叫大哥等我一下,可没有气力大声喊,心想等一下骑快一点就追上了。捡起水,换了一个袋子装好,去追赶。可石子路,根本骑不快。过了前面两个弯,见大哥骑回来找我。我向他说明了情况,大哥没有说什么,掉转头,继续骑行。这是一个难忘的小插曲。
在到凤岗前,我们路过好几个村子。记得有大片地、马趾垅。我们还停下来,去看那古村。老屋形状基本完好,大门、进大门的石板路、巷子、门窗,尽写着岁月苍桑。可现在,人去房空,杂草蔓生。那一种感受,唯有无言,想感慨又不能够说什么。
这边的古村很多啊。像马趾垅还是规模小的,即便是小的,曾经也有父老娘亲兄弟姐妹们生活过。我说,若干年后,都会没有了。大哥说,至少现在这一辈,下一辈,几辈人还能看得到呀,不时来看一看,怀一怀旧,也很有意思。大哥比我乐观。人活着不就是这样过来的吗。不能说若干年后没有了,连现在的怀旧也不去要了吧。
还有不少规模大一些的古村,成为文物保护对象,着手维护重修。众多古村落的遗存,让我想到家乡,在印象中很少有,说明这边的历史发展比家乡要好。
绕一圈回到谭公中学,已是下午五点多了。我手有点冻,瑟缩的样子。我想把单车架上车顶,大哥接过来,一把举了上去。我像个傻孩子,成了保护对象。跟大哥的几次接触,我的表现都不好。一个是不善交流,另一个是因为晕车,一坐车,整个人就交代了。
在回来的路上,大哥不时看路况。正是晚高峰,又逢冬至,路上尽是回家的人。也不知大哥到家说看七点半的直播视频有没有看到?
![](https://img.haomeiwen.com/i10292879/e3a1725bd75e9538.jpg)
28号,一个人骑行去了杨岭。先去泰美罗村,去看了那棵800多岁的老水松树。
杨岭在广惠高速东江主槽桥桥头横沥这边。从罗村到杨岭,走119县道仍泰公路,概20余公里,基本上沿着东江骑行。这一段路,犹如冬至日骑行在去凤岗的那一段荒谷间的公路,路况不错。又没有什么坡。只在风门凹有一上一下不大的一段短坡。其余,沿着山脚河谷一带骑行。不时有一两户人家,楼房建得都很漂亮。门前路边绿油油的菜地,注意到有芥菜,就是大哥说的酥醪菜的一种吧。骑行经过稻田会有稻谷的香味,经过菜地就会闻到青菜的清香,引人胃口,令人遐想。加上冬日阳光灿烂,照着山川大地,空阔明净高远,一点也不晒,身上暖洋洋,心里暖融融,又不像家乡大山中的公路让人感到孤单,所以感觉很舒服。在一处人家的公路边,不知什么树,细碎的叶子一树鲜黄,明媚透亮,既有秋天的模样,又像是新生出来的嫩叶,又有春天的感觉,真的很美。骑行在山野乡村的路上,自由自在,那一刻,人完全放松下来,又不赶时间,况且,时间也来得及,我愿意骑慢一点,再骑慢一点。这,就是骑行的乐趣呀!一路上的好风景,会让你更加地感到生活的美好,更加地热爱生命,感叹活着真好。古话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那么,且把自己过好吧,也希望自己过好些,只有这样,才有能力去照顾家人,帮助别人。
下午三点多,骑行到杨岭。这是我第三次来杨岭。关于杨岭,会另写一篇。这里就不赘述。
还去了大和一条龙,看大哥说的一处老建筑。只是人家不让进,也就作罢了。
骑行想去的地方,还有许多、许多。下一次的骑行,就是明年了。2024龙年的第一次骑行,想必是去梁化石人嶂,看梅花!
![](https://img.haomeiwen.com/i10292879/23da2ac0468f6562.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0292879/2e2edb48ed1a39cb.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0292879/f1c9a35f71a800a6.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0292879/62a7a1480bdc3d0f.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0292879/b6e4ee14116cf031.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