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素数与函进制

素数与函进制

作者: 慈天元 | 来源:发表于2022-11-02 12:55 被阅读0次

    1729年~1764年,数学家哥德巴赫与欧拉保持了长达三十五年的书信往来。在1742年6月7日给欧拉的信中,哥德巴赫提出了一个命题。他写道,我的问题是这样的:

    随便取某一个奇数,比如77,可以把它写成三个素数之和:

    77=53+17+7;

    再任取一个奇数,比如461,

    461=449+7+5,

    也是三个素数之和,461还可以写成257+199+5,仍然是三个素数之和。这样,我发现:任何大于5的奇数都是三个素数之和。

    后来这个问题被简化为: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和。如6=3+3,12=5+7等等。

    由于基础数论的研究并不普及,所以素数1+1,和量元1+1的区别,包括顶级数学家在内,很多人并不清楚。

    在函论中,素数1+1,是量亼运算,这是量元运算的升级算法。

    量元运算,遵从的是形式逻辑,形式逻辑遵守同一律;量亼运算,遵从的是函数逻辑,函数逻辑遵守时态律。

    逻辑学的核心概念有五个:真、假、与、或、非。我们可以用a、b、c、d、e指代,如果不嫌麻烦,用金木水火土是等价的,当然1、2、3、4、5,或甲、乙、丙、丁、戊,以及子、丑、寅、卯、辰,以及天、地、玄、黄、宇……都不是问题,这取决于概念的约定。至于表达符号,也都是人定的。

    不过,真、假同与、或、非,并不是平行的逻辑范畴。所以逻辑元归亼为L{}时,应有:

    L{a、b;c、d、e}

    这更像两仪和三爻的易经结构,真不懂谁抄袭了谁,总之信息结构的一致性,惊人雷同。爻是易经中的基础信息单位,和bit属性相似。不过《周易》的功能是卜筮,逻辑的功能是纯推理,这就分道“洋”标,不可与土鳖同语了。

    《周易》是卜筮之书,属于预测学的朴素萌芽,缺点是前不如古易质朴,后不如“逻辑”清晰。所以搞乱了很多人的三观,成了文化天坑,进入八卦阵,就一辈子留在“桃花岛”上,与“东邪”为伴的,大有人在。至于有没有人和郭靖抢黄蓉?就不得而知了。

    量元运算的规则是:计量时类属性相同可忽视细节,只要对象能够归类取量,万方平等,一“昰”同仁。

    一花一叶一树林,

    一人一家一族亲,

    一天一地一切相,

    一一算无差别心。

    量元1+1,规则是取类计量,也就是在类型同一类基础上完成运算。

    例如:

    一朵花加上一朵花等于两朵花。

    一个人加上一个人等于两个人。

    那么:

    一朵红花加上一朵黄花,是什么情况?

    一个真人加上一个木偶,是什么情况?

    所以,量元运算,只是算法的入门,难以满足系统分析的总体要求。

    于是就有了量亼运算。素数1+1,就属于量亼运算的范畴。

    任意素数,都是量元亼(量元的亼合,简称量亼)。比如2,用量亼表达,则是:1{11}。

    西方数论的先天缺陷,是混淆了数序中元素和集合的关系。并且其集合论,不允许元素在集合中重复出现,这就造成了对复杂问题的求解,不能从元素的组合关系出发,从而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所以函论中的量亼理论,与西方集合论,逻辑基础并不相同。

    量元运算的标准形式为:

    1+1=11,这是古罗马的计数传统,也是中国筹算、珠算的计数传统!东、西方数学,起步点是相同的。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分道扬镳之后,就渐行渐远了。

    2,可以看成是二的连笔书写形式,但从此,也就失去了数的直观性。有潦草之心,便无清晰之见。

    量亼运算,也叫自然函数运算,简称函运算。形式为:

    1+1=f(x)

    素数1+1,就属于函运算范畴,和量元1+1,内涵不同。素数问题,实际是进位制切换问题,但西方数学,就像西方神学一样,受阿拉伯文化影响,长期单一使用十进制,这就让他们的思维,被十进制彻底封印了。

    函论明确提出了函进制的算法架构,素数是构成函进制的基础,并被命名为素函数。十进制在函进制中,和素数有密切偶联,这种算法,本来是中国传统算法,但对中国文化的刻意回避或污名化,让许多人就算看到和氏璧,也只不过认为是普通的石块。

    人蠢,都会自以为聪明。

    慈天元

    2022.11.02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素数与函进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hjjt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