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格局,决定家庭的方向,“格”是人格,“局”是眼界、胸怀。父亲的人品高尚、胸怀宽广,才能确保家庭的发展方向不出错;母亲的情绪,决定了家庭的温度,如果说父亲在家庭中扮演的是掌舵者、领导人的角色,那么母亲则是一个家庭的调节阀、供氧机。
批判性思维是什么?就是不要全盘接受,永远先退一步,审视你所接收到的信息,如果不能确信,就保持怀疑。很多人觉得这很麻烦,但如果完全依赖那些外在的系统,就只会让自己的头脑,变成别人的跑马场。——L先生
大多数人的思考,都是遵循着习惯性的路径,按照惯常的模式,在「差不多」「大概吧」的时候就浅尝辄止。甚至,为了偷懒,会直接复制别人的想法,把别人的结论、观点当成自己的,以节省自己动脑的成本。这样的后果,就是你只能人云亦云 —— 你的思维都是由别人所影响和决定的,很难真正有自己独立的想法。
只有把看到的资料,组织、整合起来,再从中进行归纳、解读、对比,得出你自己的观点和结论,这才是知识(Knowledge)。把这部分知识,再进行延伸、迁移、标准化,转移到新的问题、新的领域上,内化为自己看待事物的方式,这就是「智慧」(Wisdom)。
不知道怎么办时进行下去三项测试:父母愿意让我这么做吗?我愿意让父母这么做吗?我愿意让子女这么做吗?如果三项都是肯定的,这件事几乎肯定应该做;如果有任一项是否定的,请再思考。——冲
你接纳别人的好,接纳别人比你好很多。那就可以从别人身上学习。人只有向更出色的人学习,才有可能提升自己,才有可能转换思维。接纳别人的幸运,是最难的挑战,思维在这方面升级成功了,那些损害你生命的嫉妒与仇恨,才会逐渐消失。
人不要追求「舒服」。当你觉得很舒服的时候,就要考虑一下:你是不是正在停下脚步,不断地重复熟悉的东西,乃至于毫无进展?进步永远是「不太舒服」的,它需要一点点冒险,需要高强度的思考,需要反复斟酌、构思、规划,需要承担失败和错误的风险。但这些东西本身,就是对思维的不断锻炼和强化。
时间管理有三个原则:第一,叫“日日不断”。第二个原则,叫“时间一定要大块使用”,注意力足够集中。第三个原则是,对时间的使用一定要“铁石心肠”,没有价值的事,说不花时间就不花时间。
当你过度依赖于某个框架,用它来看待、思考别的事物,碰到任何一个新对象,都试图把它放到旧框架里面套用。这就是把思考的权利交给了别人。如何打破这种束缚?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不断追问「真的吗?」尽可能从相反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用「正 - 反 - 合」的模型,不断去消解、解构自己的认知框架,减少偏见和盲区。
在一段关系中,当你总想着努力拯救关系时,当你觉得改变一个人非常艰难时,当你不断受伤害却总想着让对方醒悟时,可以先觉察自己是否上了受害者思维的当。受害者思维,总会告诉你如果对方改变认错,一切就会变好;它看似在帮助你拯救关系,实际上却是通过一步步伤害你,来一步步扼杀关系。
上一百堂美学的课,不如让孩子自己在大自然里行走一天;教一百个钟点的建筑设计,不如让学生去触摸几个古老的城市;讲一百次文学写作的技巧,不如让写作者在市场里头弄脏自己的裤脚。玩,可以说是天地之间学问的根本。——龙应台
我们习惯了,在一个给定的环境里成长,按照指定的方式思考和行动,得出别人想要的结果。久而久之,就会慢慢失去自主性。对于读书,不应该是被动去接收作者传递给你的内容,以及呈现内容的模式,而应该把书看作资源,主动去构建、搜寻和组织信息,这样才有意义。
说服,分为两步:1.把自己的观点变成别人的观点;2. 让对方自愿用“自己”的观点,去做你希望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