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镹弎印记 | 罗刹海市

镹弎印记 | 罗刹海市

作者: 镹弎印记 | 来源:发表于2023-07-24 22:54 被阅读0次

今天是2023年7月25日。

对刀郎的印象还停留在《2002年的第一场雪》,也就是这首脍炙人口的歌,让我听到刀郎这个名字还能感觉到熟悉,本身五音不全的我,也没有追星的欲望,更不可能成为谁的歌迷,一贯都是哪首歌好听听哪首,以至于这个圈里所暗流涌动的八卦压根是闻所未闻。没想到一首《罗刹海市》,引出了如此多的陈年往事。

自古文人多借典故讽刺社会不公已是普遍之事,如今用歌曲来讽刺某些不公,也不必大惊小怪,但是我很难理解如此多的人能够指向到个人的,我反复听了数次,说实话朗朗上口的曲调的确好听,但是歌词大意属实没看懂明白,经过了解才知晓歌词取自蒲松龄《聊斋志异》的片段,不由一阵脊背发凉。小时候看的《聊斋》,都是些狐鬼传说,甚是惊悚,难以入眠,但凡窗外有个风吹草动,得把脑袋缩到被子里。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也是通过此书来讽刺那时的社会环境,如今《罗刹海市》,我想亦有异曲同工之处,至于当事人的实际表达,没必要去主观臆测,更多的应该关注于歌曲本身给人带来的文化意义。

唇枪舌战,已经上升到格局的层次。但少有人关注歌曲本身,当我看到这首歌的时候,我是茫然的,它和很多大众的歌曲不同,但是又说不上来有什么不同,直到看到有人解读到《聊斋志异》,我多少有点惭愧,《聊斋》作为为数不多的以鬼狐为题材的小说,在历史上并不多,堪称经典,但我辈却鲜有人知,更多的缺失断章取义,恶意揣测,如果一个艺人出一个作品,是用于发泄个人情绪,我们对其的关注点也是如此,真可谓悲哀。艺术来源于生活,我们应该更多关注艺术的造诣,而不是断章取义,挖空心思剖析人性的恶。

我们都深知这几年的不易,或许很多人都需要情绪的发泄之处,但假借他人之事鸣自己心中不快,也就是痛快痛快嘴,并不能解决根本。人生之事,十有八九不如意者,我们仍需向阳而生,充满热爱。

相关文章

  • 镹弎印记 | 夜间江边漫步

    今天是2023年6月3日。 晚间去江边吹了会儿风,惬意的很,也就这个时间段吧,还能感受到江风的清爽...

  • 罗刹海市

    马骥在罗刹国见到的人黑白颠倒,善恶不分,美丑莫辨。生活在此中,难免要带着假面具生活于此。而在海市中,一切美好如梦幻...

  • 罗刹海市

    一 “这种事,锦衣卫做了嫌脏。” 洪熙元年二月,应天府出了件不大不小的案子。先是,成祖治下二十余年, 重...

  • 罗刹海市

    临刘旦宅先生《聊斋百图》之《罗刹海市》:

  • 罗刹与海市

    蒲松龄的《罗刹海市》是一篇奇特的寓意小说,以罗刹国的颠倒妍媸隐喻现实,以龙宫的器重文士表达理想,塑造了两个迥然不同...

  • 分享‖罗刹海市

    出自《聊斋志异》 作者:蒲松龄 马骥,字龙媒,贾人子。美丰姿。少倜傥,喜歌舞。辄从梨园子弟以锦帕缠头,美如好女,因...

  • 分享‖罗刹海市

    译文 马骥,字龙媒,是个商人的儿子。他姿容俊美,风度翩翩,喜欢唱歌跳舞,经常跟着艺人们同台演出,用锦帕缠着头,漂亮...

  • 《罗刹海市》读书笔记

    《聊斋》中有篇小说《罗刹海市》,说的是一个长相漂亮的人出海被飓风刮去,飘到一处唤作罗刹国的地方,当地居民以丑为美,...

  • 罗刹海市(民间故事)

    罗刹海市 原文: 马骥,字龙媒,贾人子。美丰姿。少倜傥,喜歌舞。辄从梨园子弟[1]以锦帕缠头,美如好女,因复有“俊...

  • 镹丗镹輪囬

    三生三注定,九世九轮回 你去问佛.问和她是否有缘 佛说,你和她无缘,你说,求缘。 佛便说,那你便等上千年 这一千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镹弎印记 | 罗刹海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hmc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