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时间,因为新冠状疫情的影响,全国群众也十分配合,服从国家号召足不出户,用户线上的行为也更加活跃。从疫情开始就一直影响着广大网民的生活习惯,甚至有些人因为疫情产生了许多新的生活习惯,不少社交产品也频频服务器崩溃而上热搜。
社交的本质
很早以前,地球的人类就过着群居生活,大家一同寻找食物,抵抗野兽;再到如今,我们从小与人友好相处,从校园学习到社会工作。知道了这个社会的复杂和人情的关系。
显然,从人类发展史来说,不社交是不行的。
从每个人来说,作为个体,可能会因为虚荣、猎奇、存在感、敬仰、利益,可以说,没有毫无目的的社交需求,换种说法其实是更深层次的“交易”,但此等交易并不是冷漠的,和商业交易有所不同,这种更强调心理上的平衡;
而社交产品就是将人们现实生活的社交更便捷化,解决信息不对称,连接人与人,提供了一个更方便、多元化的渠道,极大的提高社交效率。在下面部分我也将深刻的分析一下社交模块存在的价值及意义。
基本模块分析
产品的放弃成本理论:该理论是指用户在因为某种原因离开或者卸载产品时需要考虑因素的数量以及质量,只有在用户生命周期每个阶段建立情感链,并不断深入,提高用户放弃产品时的考虑因素,才能延缓产品的衰老。
作为一个社交模块,个人展示和聊天功能是必不可少的,聊天可以是一对一,可以是一对多,目的在于培养陌生用户的潜在关系立案,个人展示则是承载了一个用户在该平台的归属,在展示页面可以有用户的ID,用户的个签(性格),用户的作品(喜好),和用户所获得的成就(价值),这些属性可以充分的展示某用户想展示的信息。
我们说产品即服务,而我给社交产品下的这个定义其实揭示了一件事:社交产品的服务,大部分是由其他用户来提供的。也就是说,我们的社交产品是无法直接控制自己所提供的服务的,只能通过功能或运营去影响所有用户,间接地改善服务,从而提高每一个用户的体验。
价值分析
与纯社交产品相比,基于场景的社交有连接基础。如果产品的核心功能并不能在市场上跟其他的竞争者相比,那么可以尝试从曲线救国。人类从远古时期就是抱团生存,使得天性就有渴望与人连接的属性,而社交模块则可以满足人在网上与他人连接的需求。
但并不是所有产品都适合做社交模块,凡事都有两面性,命运中所馈赠的,已经在背后默默标好了价格,社交模块重运营,如果在过程中社交模块死气沉沉,全是一些毫无价值的内容,那么非但不会突破用户增长的瓶颈,还会瓦解掉产品积累的美誉度,造成核心用户的流失,从而加速产品的死亡。我们要考虑自己产品是否有社交的场景,这里列举几个比较适合做社交的场景,而且现在做的还不错的,例如陌陌的陌生人,微信的红包,支付宝的转账功能,这些功能都是基于产品自身的属性所拓展的功能,所以并不是所有产品都适合做社交。
总是会有身不由己的时刻,如果产品不太符合社交场景,而且还执意要做的话,一定要做简易版!做好了会增加粘性,做的不好也对于其核心功能没有影响,千万不要想着一步到位,一定要先验证。
目的
第一,创建高频场景,培养用户习惯,从而增加留存率和日活量。
第二,建立交互系统,满足基于产品的用户基础交流需求,从短期来看,可以满足用户的即时通讯和社交需求,从长期来看,是培养用户习惯,这个过程中,用户对平台的时间成本会变高,舍弃的成本也越来越高,从这个角度去留住用户。
第三,将人们现实生活的社交更便捷化,解决信息不对称,连接人与人,提供了一个更方便、多元化的渠道,极大的提高社交效率。
社交组成分析
社交3个重要因素:内容+互动+关系,三者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用户之间产生了一定内容,才会发生真正的互动,而一定频率的互动这会产生关系。而内容的于是就产生了良性的社交闭环。
(1)内容的价值,包括文字,视频,照片以及每一项的优化,这些产生的内容在社交网络传递的过程中牵动联系,引发互动。
内容的价值里,质和量很重要,“质”决定了社交产品的整体关系建立度和互动的深度、频度,增加粘性度,还对量起到促进作用(激励);“量”则能产生马太效应,形成良性的用户习惯(分享)。
这里有Ins,YouTube,抖音等模范,而如果“质”下降,社区都是无意义的水文,各种广告,除了无法引发关系链,用户流失,无疑是加速产品的死亡。而如果“量”下降,像最早期的知乎,大家都在担心没人发内容怎么办,团队努力去促进平台的量,去做活动,策划去保障。
互动及关系的价值在于每个人能去拓展自己的圈子并让一个个圈子变得活跃,从而带动社区气氛。而很多人都误会了社交,认为社交就是交朋友,但仔细想想,无论现实还是网络,交朋友都只是社交的一种,还不是最高频的需求,那拿什么去吸引用户? 因名利而起,为兴趣而留。
(2)社区形态一般会有两种:
第一:中心化,主要运营头部流量,在前期可以快速起型,但如果太过于依赖头部流量,产品方需要花大量精力去运营这些头部大V,否则很容易一落千丈,越是中心化严重的产品,越容易出现矛盾,因为姿源有限且只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第二:去中心化,类似知乎,抖音形式,用户去关注自己喜欢的话题,而不是平台想让人们去感兴趣的话题,这样的形式在后期比中心化的模式抵抗力更强,但缺点在于平台是否能留住人群中的意见领袖。
群体始终会有新人加入,也会有老人离开,维持一个群体始终运转下去的就是意见领袖。如果意见领袖离开了,那么会导致群体迅速分离,大批成员离开。尤其是当社区、群体越来越壮大时,意见领袖离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会越来越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