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时,和很多同龄人一样,迷恋三毛。她中学辍学浪迹撒哈拉,对每天摇摆在家和学校两点一线的我们,无疑有致命的诱惑。可是,没有几人,有她那样的才气和勇气,羡慕完,诱惑完,还是乖乖回到桌前,做那些好像永远做不完的习题和试卷。
“学而无术”的快乐在三毛一系列散文集里,如《撒哈拉的故事》,《梦里花落知多少》等,我独自钟情一本不怎么流行的《闹学记》。她曾说,中学受不了师长、学校以及升学压力,才离家出走,却并不是不喜欢学习。成年以后,随心所欲选择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式,以及学习的同伴,这样的学习,乐趣横生。所以,书名她用了一个“闹”字,来表达学习时热热闹闹和欢欢喜喜的心情。大概,当时被月考、模拟考、摸底考以及高考淹没的我,心底也向往着这样“随心所欲和热闹欢喜”的学习。
“学而无术”的快乐大学毕业进入职场,也免不了各种“学”:正式培训、职场充电、自我提升等等,学习也一样敬业认真。但是,和热闹欢喜仍有很大距离。无论怎样,功利的学习目标,总是会或多或少损害学习本身的单纯乐趣。当然,这些学习培训,对我各方面的促进,仍然功不可没。
“学而无术”的快乐终于,去年来到大马,脱离了几十年朝九晚五的常规生活。虽然没有撒哈拉沙漠的“大漠孤烟直”,倒也常有布城湖的“落霞与孤鹜齐飞”。这么好的学习环境,我这心里,也如野马脱缰,选择太多,竟不知何处下嘴了: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历史学?形式逻辑?音乐?乐器?绘画艺术?摄影?健身?游泳?羽毛球?潜水?烹饪?烘焙?园艺?插花?最后,就是这一年,我像第一次进自助餐厅的吃货一样,在琳琅满目的选择中无所适从。哪个都舍不得,干脆就哪个都尝一下。原谅从小没有多少选择的孩子,一旦有了丰富的选择,第一反应都会有些晕菜。就这么左一下,右一下,晃了一年。
“学而无术”的快乐感谢这一年的“学而无术”!虽说“无术”,似乎没有什么实质的成果,我却扎扎实实享受了单纯学习的快乐。没有考试,没有评估,没有分数,我在纷繁复杂的新知识和新技能里,像闯进花园的野牛,鲁莽地追随着那些美丽动人的花朵。曾经一段时间痴迷英国历史,金雀花、都铎、斯图亚特王朝等等,那些国王、女王,仿佛是《权利的游戏》古典版,各种鸡血、狗血故事,有时看得我热血沸腾,有时不由自主哈哈大笑。等这边赛城新开了一家国际学校,取名叫“亨利八世国王学校”,我恨不得见人就宣扬,这位国王娶了6位王后,砍了两位王后的头,以及大逆不道与罗马教皇决裂的八卦。不少朋友表面上频频点头表示认真倾听,而实际上,估计早就想遁入地里,躲开我沉闷冗长的唠叨。
“学而无术”的快乐上半年,我雄心勃勃制定学习计划,如果完成80%,就奖励自己一把尤克里里。计划倒完成了,这奖励,成了鸡肋。当初逼着孩子学习长笛,苦口婆心灌输“10000个小时理论”,“坚持才有成效”各种鸡汤,当然,也有不灌鸡汤,直接强行逼迫的奴隶主高压手段。如今轮到自己,才知道,出来混,早晚都要还的。
“学而无术”的快乐几天没练,儿子开始挖苦我,“不是说三天不练手生吗?这都几天了?”
我试图为自己抗辩,“这周不是天天出去买东西了吗?”
“那白天买东西,晚上回来不是有时间吗?每天半小时都拿不出来?”
还想辩护几句,突然看到儿子脸上一丝坏笑,回过味来,这不都是我之前说过他的话吗?好吧,愿赌服输。可是,再练几天,手指肚被磨出水泡,别说硬硬的琴弦,就是握个水杯都疼。一看尤克里里的琴盒,心尖就一阵颤抖,十指连心啊,真的。
“歇两天行吗?太疼了。”
“我当初吹长笛,嘴都肿了,您说梅花香自苦寒来,有些困难需要克服一下的。”
祸从口出,老祖宗英明!
“学而无术”的快乐不得不说,没有这个过程,从小就是音盲的我,无从体会孩子练习乐器的艰辛,也无法换位思考,家长逼迫孩子并否认他们感受时,孩子心里的委屈和苦恼。学习,如果只靠一时的乐趣,无法长久。
“妈,您看,您都学完C和弦了,再学完两个基础和弦,您就可以和我合奏了。”儿子恰到好处的使用了鼓励,对,当初我也是这么引诱他的。当前面有一个可期待的奖励时(通俗点,就是山羊前面吊的那根胡萝卜),面对眼前的挫折,就有了再次起步的勇气。幸好,我对他,不仅仅是高压。
“学而无术”的快乐就像爬山一样,学习的过程,有乐趣也有艰辛,但是,自我选择的山路,咬牙也要坚持。无数次跑步的体验,已经告诉我,挺过难捱的时刻,后面就是神清气爽。
送给这一年忙忙叨叨,却“学而无术”的自己。有朋友问,“您这是要焕发第几春?”哈哈,希望,在学习的道路上,收获更多的快乐,让我一直“春”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