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三思而后行”,这体现了东方文化中“深思慎行”的品质,我们从小也是被这样教育的,父母总说“想好再做”,《精进》这本书的第三部分突破这一传统,提出三行而后思,“在实践中通过复盘积累智慧”。行动科学理论认为“当人在解决现实问题时,更依赖于隐性的知识和隐性的推理”,唐纳德.舍恩“人们的机智行动是高度技巧及复杂推理而形成的,而其中绝大多数都是隐形的”,所以三思而后行并不一定正确,很多时候行动之后反思,“可能会反过来发展我们的认识”。
梳理一下新思路:
1.想好就做,不要等待什么时机;
2.行动之后反思,找到思维漏洞,发展认知;
3.行动是体验和获得隐形知识的最好方法。
这个思路中需要明确的几个关键点:
1.说明两个概念: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隐性知识是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 Polanyi)在1958年从哲学领域提出的概念。他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一类是显性知识,能够被人类以一定符码系统(最典型的是语言,也包括数学公式、各类图表、盲文、手势语、旗语等诸种符号形式)加以完整表述的知识;而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相对,即未被表述的,我们知道但难以言述的就是隐性知识。《拆掉思维里的墙》的作者古典老师认为隐形知识是一种策略性的元知识,是“如何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策略,是个人信念、看问题视角和价值体系等专家自己都没有觉察的隐性要素。事实上,很多成功学家也表示,成功是教不来的,不是不想教,而是隐性知识根本无法表述,这些经验只可“身教”不能“言传”。
2.梳理“思与行”的关系
既然古训都说了“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既然科学界都表示解决问题更依赖于隐藏在行动中的隐性知识,既然成功人士更说成功的奥秘只有在行动中体会,那么我们只能赶紧行动。
《把时间当作朋友》李笑来在回答一个网友提问“如何知道某一类型的人最需要的是什么,会不会以偏概全”时曾说,这个问题其实没有固定答案,不过有一个建议,那就是不要光停留在“想一想”的阶段,因为这个世界可能跟你想的很不一样,多去“做一做”,你会有更多的机会认识真实的世界,进而得到想要的答案。过去经历带来的感受和经验可能在我们大脑留下“隐性”痕迹,这些隐性记忆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被提取使我们“认为”存在某种前提和假设,依据这些推导出来的结果并不准确,所以不如去行动,让事实告诉我们真相。
当然“行”之后最重要的就是“思”,而且要尽快、高效、深刻地“思”。行动之后尽量在第一时间反思,这样能够回忆起更多真实的细节信息,细节决定胜负;反思要讲究方法,比如反思的内容包括过程、障碍、情绪、优势、工具等等,形式可以用表格、导图、记录等等,可以个体反思然后总结,也可以集体共同反思,不管用哪种方法效率是重要的;经验无比珍贵是因为它能告诉我们如何能做得更好,下一次我们应该怎么做,反思行为过程中的认知漏洞,并将隐性知识变成显性知识,为之后的行动服务,这就是深刻反思的目的。
反思其实只是复盘的一步,如果想将行动的价值发挥到机制,那就看一下《复盘:对过去事情做思维演练》这本书,很多企业都在应用这个方法,逻辑思维也是每周集体复盘一次。
3.如何判断“行”之方向
虽然可以先行再思,但是也不能莽撞的行,总得有个方向,才能提高成功率。有人说,不是想做什么就去做吗?行动不就是要实现价值吗?那么,怎样才叫“实现”价值?
不论是企业还是个人,价值的实现决定因素其实在于“需求”对于企业,从经济学角度讲,不是成本决定价格,而是产品供需决定价格从而决定成本;对于个人,价值的实现不是由自身能力决定,而是世界对你的需求有多大,也就是说“有用”体现价值。
需求就是行动的方向。如何发现需求呢?如何变得有用呢?举几个例子,如果你写文章,那么文章就应该解决读者的问题;如果你做产品,选定目标客户,那么生产他们迫切需要的产品,就是有用(当然产品类型不同,目标客户不同,需求形式会有很大差别,这里只举个简单例子);如果你想家庭关系和谐,那么你表达爱的方式应该是对方需要的。发现没有,判断需求、寻找定位,靠的是认知、经验,还有行动!
所以还等什么,立刻行动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