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读《批判性思维》时,看到了模糊、歧义和抽象等的概念,我以前从来没有注意过这些概念,这次一梳理,感觉还蛮有意思的。
模糊
语词或短语的模糊是指:与该语词或短语相对应的对象是不明确的。
不举苹果,举栗子:
老张说:“来了一个新同事,个子好高啊!”
小王感兴趣的跑去看,回来撇撇嘴:“什么高?还没我高呢。”
老张不到一米六,小王将近一米九。
在这里,“个子高”的概念就很模糊,在老张眼里,高于一米六的都是“高人”,而在小王眼里,只有将近两米的巨人才能让他称为高。
清晰的表达应该是这样的:“来了一个新同事,个子好高啊!将近一米八!”
再举个栗子:
假如你在暮色中寻找一处房子,指路人告诉你:“沿着这条街一直往下走直到第一个大的十字路口右转,然后路会蜿蜒向左,你就到了要找的地方。”
你觉得你能找到目的地吗?
既然清晰的表达才易懂,那么我们生活中是不是要处处表达清楚呢?
比如,有两个人这样对话。
“天下雨了。”“大不大?”“大,这雨24小时之内雨量达25至50毫米。”“哦,那可真大。”
你听到这样的对话会不会侧目?
再比如,你女朋友对你说:“回来给我带份凉皮,加一点辣椒。”你硬要揪着她说清楚一点是多少,你猜你女朋友会不会打你?
为了执法,法律才需要对模糊概念进行明确界定。而在生活中,只要某陈述不至于因为模糊而不能恰当地表达有用的信息,其模糊度就是可接受的。
但有的时候,人们还需要主动使用模糊的语言来化解难题。
相传乾隆皇帝同刘墉等大臣登上城楼观景,恰巧有一人家出殡,抬着棺材向城外走。不一会儿,又见一人家娶媳妇,抬着花轿走过城楼下。
乾隆就问刘墉:“刘爱卿,都说你聪明过人,现在我问问你,你说全国一年生多少人,死多少人?”刘墉答:“生一人,死十二人。”
乾隆疑惑不解,刘墉就解释说:“国家再大,一年内生的也只有一个属相,死的是十二种属相。”
乾隆的问题是无法用确切的数字回答的,刘墉却用模糊语言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难题。
歧义
歧义是指同一语词、短语或句子,却具有相互区别的多重涵义。
歧义在生活中很常见。
比如,“她是去年生的孩子”既可以说是她在去年刚生了孩子,也可以说她是去年出生的。
“我去上课”既可以指去讲课也可以指去听课。
在言语表达中巧妙的利用歧义,可以具有含蓄、凝练、曲折、生动的表达效果,使听者感到风趣,因此歧义常作为创造一种幽默效果的手段被广泛应用。
古代《笑林》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小伙子是睁眼瞎(不识字),跟人打官司,他自称是瞎子。审判官问道:“你一双明亮的青白眼,怎么说是瞎子?”
小伙子回答说:“老爷看小人是青白眼,小人看老爷是糊涂的。”这两句话的本意是:你看我看得清,我看你看不清。但是,也可以这样理解:你看,我是清白的;我看,你是糊涂的。
这个故事正是利用了歧义达到了绝妙的讽刺效果。
抽象
维基百科中的定义是:抽象,就是抽取事物一些本质的东西,剔除次要的表面东西。这里是把“抽象”当成了动词来解释。
比如,苹果、香蕉、生梨、葡萄、桃子等,它们共同的特性就是水果。得出水果概念的过程,就是一个抽象的过程。要抽象,就必须进行比较,没有比较就无法找到共同的部分。
生活中,我们常常在为了便于解释一件复杂的事情时,对它进行抽象。
假设,我要给别人解释“数据加密”这个名词,如果是一个小白,我说“数据加密就是通过加密算法和加密密钥将明文转变为密文”,对方铁定一头雾水,什么什么,算法?密钥?什么鬼?
为了让对方听懂,我就需要对它进行抽象化。拿“锁”来跟它比较,箱子上加锁是为了保证箱子里的东西不被外人偷走,防盗,而这个特性正是数据进行加密的原因。所以,我可以这样解释“数据加密就相当于把数据锁在了箱子里,人们只能看到箱子而看不到数据”。
“抽象”还可以当成形容词来解释。抽象的反面是具体,我们可以理解成不具体的就是抽象的。
比如,“孩子”一词就是抽象的,“孩子”既可以指男孩,也可以指女孩。
“摩尔有宠物”和“摩尔有条狗”都是抽象的,但是前者比后者更抽象,因为它的范围更广。
抽象过程是为了更好的解释一件东西或者事情,但是如果描述过于抽象了(注意,这里是形容词),就会跟过于模糊一样,让人难以得出明确的答案。
模糊、歧义和抽象使用起来有利有弊,重要的是把握一个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