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俞同志被提问了:面临一份高薪却不喜欢和一份喜欢却不高薪的工作,初入社会应该选择哪一个?
老俞三年高考,终登北大,毕业倒数,留校任教,校外代课,通报受辱,怒而辞职,燎原东方。经历丰富,过程坎坷,但问一个根本没有找过工作的人如何选择工作,这个问题,无疑是问错人了。
作为一个有着丰富工作经验和丰富找工作经验的人,我愿意来回答一下。
换个手机继续写。
首先审题,高薪,喜欢,社会新人。三个条件,清清楚楚。对于说我就喜好高薪的工作的杠精,省省吧,这里是高考,没有漏洞。
思维细密但缺乏做题经验的人,(比如老俞),就会先做全域的分析,分析各种可能性,比如你家里是不是很有钱啊,那么有钱就可以选喜欢的啦!废话,富二从来喜欢就买买买了,还需要先去挣么?什么,还有一种情况是背了助学贷款,家里还有弟弟妹妹,父母身体欠佳?但凡有点常识或者良心这时候都会选高薪啊!老俞同学,你这投机取巧的极限法做做单选题还行,这解答题完全不适用好么?
所以说,做题经验很重要,那些以为自己当年名校毕业还搞不定小学奥数的家长还是省省吧,CPU都不知道换了多少代了,专业的事留给专业的人做,自己就不用担心心梗啦!
言归正传,所谓省题,不仅仅是了解题目说了什么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题目省略了什么共识没有说,但是却是出题人的话内之意,从而确定相关的知识点,才是一道题目正确的打开方式。
通过“一个社会新人”,选“高薪”,还是选“喜欢”,这样三个基本条件,我们可以对“出题人”进行一个基本画像:
①家庭条件一般,上不过小康,或者富农,反正家里绝对没有矿,基本上一般人家,普通工作,生活中的你我他。
②更为重要的是,提问的同学,学历、院校或者能力上,不全都优秀,所以没有高薪&喜欢这种好事。因为不论你喜欢什么职业/行业,都有高薪的存在,所以若二者不可得兼,只因你尚不足够优秀,not yet,注意,是not yet,对于刚出校门的新人,我们没有鄙视的意思。所以简单来说,提问者,尚有短板,但能够取得一份高薪工作的offer,依然很优秀了。
所以这种情况下,我们重新梳理一下条件,一个社会新人,普通家庭,自身能力条件尚佳,但自信略乏,该如何做好钱,和兴趣间的取舍?
在这个条件群里,你觉得,那个条件会是关键的“线索性”条件呢?(是的,老王把题目条件分为线索性和限定性,著文另述吧,包你有用)
对喽~就是新人!
这个题目,就是一个社会小白,依照自己对社会的幻想,简单创造的伪问题!
小白之所以小白,是因为没有经验,而经验,却又需要时间来累积。所以回答这个问题,当然要带入时间的变量,从而,此题其实是一个动态分析题。
刚刚我已经提到,任何行业和职业都存在高薪的情况,区别在于数量的多寡(难度)和达成的时间(成本)。这里特别不要脸的举一下自家公司的例子吧,做老师,只要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老师,薪酬就不用说了,(还可以大把时间满世界闲逛?领导我错了,我跪T_T)当然,老师一定要出于喜欢,不然内心清醒的孩子也就只是配合你的表演
那么在学校做其他岗位呢?其他岗位,譬如校长,那薪酬想必也是很高的吧(没有看到不敢瞎说啊)我司完善的培训计划可以确保各个条线的优秀同事以最短的时间经过残酷的考验晋升上来,所以,也不会很难啦!(越写越像招聘广告了,看来这稿件要投人力了)
哈哈,说回来啦,说两个具体案例吧
case one :
那天我很看好的一位面试新人突然退出新人训了,一问才知道,原来ta拿到了一个不可拒绝的offer,之所以她觉得不可拒绝是因为在ta的学校很少有人能拿到这样的offer,高薪,也是那个行业里一等一的大公司,毕业后的买房子女教育什么也安排的明明白白,(其实我就有同学在那边做和做过的啦!)所以对于做老师,ta犹豫了。
我很理解,而且那份工作也是专业相关,听上去还是未来的热门产业,媒体天天炒作的热词。我其实挺为ta高兴,说实话,能被其他一流公司看中,说明我的眼光也是很棒啦!但其实我知道我们现在的年轻同事中就有从那家公司离职然后过来的,而且成为了一名很优秀的老师,不仅带给同学们以知识,并且用自己独特的丰富的经历,带给同学们以独立的思考。所以其实我也很希望她可以先去试试,在那个广阔天地下展翅翱翔,亦或者在困了累了之后,重拾自己的少年心情,在讲坛上绽放自己的青春。(不得不羡慕芬兰啊,最优秀的人都去当老师,然后老师出来做其他的职业时大公司都抢着要)
case 2:
我一朋友,交浅言深。大学毕业进了专业对口的国企,积累够了经济基础,考了一个研究生,成功转型做起了时下热门的投资金融,终于脱离了这个不喜欢的专业的苦海,而曾经十分火热的原专业,因为这几年的经济转型和周期性原因,早变得风光不在。很佩服他对自己的规划,对未来的判断,和对自己爱好和理想的理性的坚持。
case 3:说说我的父母吧,父母这一代人,年轻时下过乡,赶上工厂招工进了厂,大概是最好的时候,后来国企改革,职工下岗,独自扑腾,再后来公益岗位,再病退。他们年轻时恐怕想这个厂就是他们的一辈子吧,无奈他们不知道公司像人一样,是有寿命的,社会像天气一样,是有季节的,二十年前卖掉北京四合院去美国打黑工的人绝想不到今天帝都的房价站在了宇宙之巅,但二十年后的你是否会无悔于今天的选择?
时间,没有人能战胜时间,所以,做时间的朋友,站在时间这一边,全球视野,终身学习,多经历,多复盘,入水为鲲,乘风作鹏,为更大的世界,做更好的自己。
最后,借乔老爷子的话,stay hungry,stay foolish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