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案例描述)
在我们那间学校啊,中午是管饭的,那么老师的角色在最后一节课下课铃响起时立马转换成了饭堂阿姨。在饭堂给学生打汤时,我注意到学生中出现了“两类人”。一类是直接把汤端到自己跟前就喝起来,另一类是把汤先拿给其他同学,最后的那份才给自己。吃饭时跟这些学生聊起来,问他们在家里有没有帮忙做家务,前者的回答是“没有,家长不让做”,后者的回答是“常帮家长做家务,家长支持”。看来,家长的教育方式,在同龄孩子中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是很大的。后来跟前者中的一位家长联系,谈到这方面问题时,家长的回答是:“这孩子在家里我们可是当作宝贝来看待的啊,什么家务都不舍得让他做的,他管好自己就行了。”听到这话,我竟一时无言以对。
(案例分析)
从一个孩子呱呱坠地来到这个世界起,家庭便是他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就是他的第一任教师。如果把孩子的成长道路比作是一条航道,那么父母便是这条航道上的航标灯,指引着孩子前进的方向。父母是孩子最亲密的人,父母和长辈的言行举止,行为习惯时刻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养成教育,更是终身教育。很明显,从案例中不难看出,部分家长对孩子的过分溺爱,才使孩子养成“以我为中心”的习惯,这也是家庭教育中的一个弊端。
![](https://img.haomeiwen.com/i14384986/ff550af631c0ea57.jpg)
(辅导策略与方法)
针对这一现象,放假时,我给学生们布置了两项劳动作业:一是当一天家,二是每天帮父母做一件家务。假期快结束了,我调查了部分学生的完成情况。有学生发出这样的感叹:做家务真辛苦,我也体会到奶奶每天这样照顾我是不容易的,我以后要多帮奶奶干才行。也有家长反馈道:假期里,我似乎看到孩子长大了,不仅会帮忙做家务,而且懂得礼让,知道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一项简单的作业,却能使一个孩子明白了长辈工作的辛苦,懂得知恩图报,这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14384986/9a2a18c671471d13.jpg)
(反思或体会)
在我们的日常教育中常常只进行了认知教育,其弊病就是知行脱节,光说不练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起码不是完善的教育。如果我们的教育最终不能对孩子的行为发生影响,那我们的教育还有什么意义呢?所以,既然有了认知,就要去做,去执行,这样我们也能检验认知教育是否到位。英国作家萨克莱曾说:“播种思想,收割行动;播种行动,收割习惯;播种习惯,收割人格;播种人格,收割命运。”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抓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这是一个慢功夫,但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硬功夫、真功夫。
![](https://img.haomeiwen.com/i14384986/a0ce924afca0b803.jpg)
OY姑娘,用心书写文字,用爱对待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