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与梅尧臣并称“苏梅”的诗人是
A苏洵
B苏轼
C苏辙
D苏舜钦
正确答案:D
解析 梅尧臣,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他与苏舜钦齐名,并称“苏梅”。
2.(单选题)北宋第一位专力写词的作家是
A范仲淹
B欧阳修
C柳永
D晏殊
正确答案:C
解析 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称柳七、柳屯田。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
3.(单选题)苏轼《前赤壁赋》中“愀然”一词的意思是
A欣喜
B忧愁
C旷达
D遗憾
正确答案:B
解析 “愀然”:忧愁的样子。
4.(单选题)《登快阁》“青眼聊因美酒横”一句所用典故涉及的历史人物是
A班超
B嵇康
C阮籍
D扬雄
正确答案:C
解析 “青眼聊因美酒横”意为:若遇到好友,还是会以礼相待,共饮美酒。其中典故涉及的历史人物是魏晋时期的阮籍。阮籍会做青白眼,遇到自己欣赏的人,他就做青眼来迎接。
5.(单选题)名句“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的作者是
A晏殊
B秦观
C张先
D晏幾道
正确答案:B
解析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出自秦观的《踏莎行》。
6.(单选题)论词有“别是一家”之说的词人是
A欧阳修
B李清照
C辛弃疾
D史达祖
正确答案:B
解析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李清照论词有“别是一家”之说,影响颇大。
7.(单选题)杨万里的诗自辟蹊径,世称
A诚斋体
B放翁体
C涪翁体
D简斋体
正确答案:A
解析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世称“诚斋体”。著有《诚斋集》。
8.(单选题)张孝祥《念奴娇》(洞庭青草)歌咏的节日是
A重阳
B元宵
C七夕
D中秋
正确答案:D
解析 张孝祥《念奴娇》:“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歌咏的是中秋。
9.(单选题)姜夔《扬州慢》“杜郎俊赏”中的“杜郎”是指
A杜甫
B杜牧
C杜审言
D杜荀鹤
正确答案:B
解析 “杜郎俊赏”中的“杜郎”是指晚唐诗人杜牧。杜牧在扬州为官期间,曾写过很多赞美扬州的诗篇。
10.(单选题)王沂孙的号是
A草窗
B梦窗
C碧山
D梅溪
正确答案:C
解析 王沂孙,字圣与,号碧山,又号中仙、玉笥山人。
11.(单选题)张炎《解连环》(楚江空晚)歌咏的是
A蝉
B孤雁
C蟋蟀
D鸳鸯
正确答案:B
解析 《解连环》(楚江空晚)是一首颇负盛名的咏物词,张炎明咏孤雁,暗写自身,也因此被人戏称为“张孤雁”。
12.(单选题)谢翱《登西台恸哭记》所祭奠的人物是
A岳飞
B陆秀夫
C张世杰
D文天祥
正确答案:D
解析 《登西台恸哭记》是谢翱为祭奠抗元英雄文天祥而作。文天祥英勇就义后,谢翱作为文天祥的部下,在祭奠过程中回忆起与文天祥的交往和情谊,抒发了强烈的爱国民族感情。
13.(单选题)下列《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诗句中,运用春秋时期典故的是
A惨淡龙蛇日斗争
B精卫有冤填瀚海
C包胥无泪哭秦庭
D并州豪杰知谁在
正确答案:C
解析 “包胥无泪哭秦庭”一句运用了春秋时期的典故。“包胥”是指春秋时楚国大夫申包胥。吴伐楚,攻破郢都,申包胥入秦求救,秦不许,申包胥依庭墙哭七昼夜,秦哀公深受感动,终于发兵救楚。
14.(单选题)《窦娥冤》第三折写窦娥含冤被斩的时间是
A三春
B三伏
C三秋
D三九
正确答案:B
解析 《窦娥冤》第三折中,窦娥临刑前发下了六月飞雪、血鹏白练、亢旱三年的三桩誓愿,对黑暗社会提出了愤怒的控诉。由此可知窦娥含冤被斩的时间是在三伏天。
15.(单选题)《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中,“末”扮演的人物是
A张生
B夫人
C红娘
D长老
正确答案:A
解析 《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中,“末”扮演的人物是张生。
16.(单选题)“楚怀王,忠臣跳入汨罗江。《离骚》读罢空惆怅,日月同光”的作者是
A张养浩
B张可久
C贯云石
D杨维桢
正确答案:C
解析 这段话出自贯云石的《[双调]殿前欢》(楚怀王),是一首凭吊屈原的小令。
17.(单选题)杨维桢《题苏武牧羊图》是一首
A五言律诗
B五言绝句
C七言律诗
D七言绝句
正确答案:A
解析 杨维桢的《题苏武牧羊图》是一首五言律诗。该诗咏史题画,歌颂了苏武崇高的民族气节。
18.(单选题)下列《琵琶记(糟糠自厌)》曲词中,出自蔡公之口的是
A嚼雪餐毡,苏卿尤健;餐松食柏,到做得神仙侣
B我不能尽心相奉事,番教你为我归黄土
C我当初不寻思,教孩儿往皇都。把媳妇闪得苦又孤
D不须多忧,送婆婆是我身上有。你但小心承值公公,莫教又成不救
正确答案:C
解析 《琵琶记(糟糠自厌)》中,蔡公一再痛责自己不该催儿子上京赶考,致使媳妇受尽磨难,说出了:“我当初不寻思,教孩儿往皇都。把媳妇闪得苦又孤”这段话。
19.(单选题)《吴士》中,吴士提出张士诚“不霸”的原因是
A形势不便
B粟帛不富
C甲兵不利
D将劣
正确答案:D
解析 《吴士》中,吴士提出:“吾观今天下形势,莫便于姑苏,粟帛莫富于姑苏,甲兵莫利于姑苏,然而不霸者,将劣也。”可知张士诚“不霸”的原因是“将劣”。
20.(单选题)冯惟敏《玉芙蓉(喜雨)》的体裁是
A散曲小令
B散曲套曲
C词
D绝句
正确答案:A
解析 冯惟敏的《玉芙蓉(喜雨)》是一首散曲小令。这首小令通过农作物的蓬勃生长、农夫的生计有望,写出人们久旱逢甘雨的喜悦心情,体现了作者关心民生疾苦的可贵精神。
21.(单选题)《报刘一丈书》中,“夜披衣坐,闻鸡鸣即起盥栉,走马抵门”所写的对象是
A干谒者
B权者
C刘一丈
D作者本人
正确答案:A
解析 《报刘一丈书》是一篇“有关世教之文”。“夜披衣坐,闻鸡鸣即起盥栉,走马抵门”刻画的是干谒者奴颜婢膝的媚相。
22.(单选题)《小车行》的作者是
A张岱
B夏完淳
C陈子龙
D徐渭
正确答案:C
解析 陈子龙,字卧子,号大樽。《小车行》是作者于崇祯十年中进士后,赴任广东惠州府司理途中所写。
23.(单选题)“朝飞暮卷,云霞翠轩”句所化用作品的作者是
A谢灵运
B王勃
C李煜
D苏轼
正确答案:B
解析 “朝飞暮卷”化用的是王勃的《滕王阁》:“画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雨。”借此形容楼阁的壮美。
24.(单选题)《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欲以千金聘杜十娘的人是
A柳遇春
B李甲
C孙富
D李布政
正确答案:C
解析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孙富垂涎杜十娘美色,与李甲谋划,欲以千金聘杜十娘,结果被杜十娘识破。
25.(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为纳兰性德词集名的是
A《珠玉词》
B《小山词》
C《迦陵词》
D《饮水词》
正确答案:D
解析 纳兰性德,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工诗词,作词主情致,长于小令,著有《通志堂集》《饮水词》。
26.(单选题)《司文郎》一文中骄傲浅薄的人物是
A王生
B宋生
C瞽僧
D余杭生
正确答案:D
解析 《司文郎》成功地塑造了多个典型人物,其中骄傲浅薄的余杭生、怀才不遇的宋生、敦厚的王生和激愤的瞽僧,均十分生动,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27.(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属于郑燮所认为“四民之末”的是
A士人
B农民
C工人
D商人
正确答案:A
解析 郑燮在《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中提出“天地间第一等人,只有农夫,而士为四民之末”的观点,体现出对农民的尊重和同情。
28.(单选题)因《南山集》案牵连方苞入狱的人是
A袁枚
B戴名世
C唐甄
D姚鼐
正确答案:B
解析 方苞,字凤九,号灵皋,晚号望溪。历康雍乾三朝,早年因戴名世《南山集》案牵连入狱。
29.(单选题)宝玉挨打后,王夫人哭诉时提到的早亡的孩子是
A贾环
B贾珠
C贾瑞
D贾化
正确答案:B
解析 宝玉挨打后,王夫人哭诉时提到了早亡的贾珠,这一细节很能反映人物的真实心理,说明王夫人救护宝玉既是母子的天然亲情,又有维护自己在贾府地位的因素。
30.(单选题)下列诗人中,提出“我手写吾口”主张的是
A袁枚
B龚自珍
C黄遵宪
D张维屏
正确答案:C
解析 黄遵宪,字公度,号人境庐主人。黄遵宪是近代“诗界革命”的一面旗帜,主张“我手写吾口”,要求表现“古人未有之物,未辟之境”。
31.(多选题)下列作家中,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有
A欧阳修
B王安石
C黄庭坚
D曾巩
E周邦彦
正确答案:ABD
解析 “唐宋八大家”分别为唐代的柳宗元、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
32.(多选题)下列作品中,以悼亡为主题的有
A陆游《沈园》(二首)
B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C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D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E贺铸《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
正确答案:ABDE
解析 柳永的《雨霖铃》是一首写离情别绪的词,其余作品均以悼亡为主题。
33.(多选题)下列曲的句子,出自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秋思》的有
A愿朱颜不改常依旧,花中消遣,酒内忘忧
B富家儿更做道你心似铁,争辜负了锦堂风月
C看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急攘攘蝇争血
D爱秋来时那些: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
E眼前红日又西斜,疾似下坡车。不争镜里添白雪,上床与鞋履相别
正确答案:BCDE
解析 “愿朱颜不改常依旧,花中消遣,酒内忘忧”出自关汉卿的《[南吕]一枝花·不伏老》,其余选项均出自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秋思》。
34.(多选题)《项脊轩志》写大家庭分崩离析的征象有
A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B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C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D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E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正确答案:ACD
解析
“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是介绍项脊轩及周围的幽雅环境;其余均为大家庭分崩离析的征象。本题选ACD。
35.(多选题)《长生殿·惊变》中描写杨贵妃醉态的句子有
A影濛濛空花乱双眼
B娇怯怯柳腰扶难起
C冬冬的鼙鼓喧
D黑漫漫乾坤覆翻
E困沉沉强抬娇腕
正确答案:ABE
解析 《长生殿·惊变》中描写杨贵妃醉态的句子是:“影濛濛空花乱双眼”“娇怯怯柳腰扶难起”“困沉沉强抬娇腕”,其余两句均是描写“惊变”。
36.(简答题)简述欧阳修《朋党论》的论证方法。
参考答案:
文章成功运用了对比的论证方法。作者在阐述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的本质区别时,扣住道和利、真和伪进行对比论证;在论及君王的态度时,从辨和不辨、用和退、国家兴和亡等方面分析利弊得失,将道理说得十分透彻。
37.(简答题)简述辛弃疾《青玉案·元夕》的对比手法。
参考答案:
全词采取前后对比的手法。前面都是记元夕灯火及人们游观的热闹场景,唯结末三句,突现了一位意中人独处一隅的孤独形象,戛然而止,耐人寻味。前面的火树银花、香车宝马、欢声笑语等热闹场景,与“灯火阑珊”的幽寂形成强烈反差,刹那间都化成了对这位美人处境的陪衬。
38.(简答题)说明赵孟頫《岳鄂王墓》“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两联对比的运用及其效果。
参考答案:
(1)“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形成对比:一方面是南渡君臣苟安淫乐,醉生梦死,将社稷完全置之脑后;一方面是岳飞等爱国将士浴血奋战,收复失地,为中原父老翘首企盼。(2)“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接写抗金关键时刻岳飞被害,造成千古奇冤,从此中原收复无望,偏安难以维持,令人扼腕长叹。
39.(简答题)《柳敬亭说书》中两次提到王月生,有何用意?
参考答案:
(1)《柳敬亭说书》中,作者在文章首尾两次提到王月生,其用意是肯定柳敬亭说书艺术的高超,身价与王月生相当;貌虽丑,但神情风流与王月生一样美好。(2)首尾两次写到王月生也使得文章前后呼应,在结构上更加完整。
40.(简答题)简述《咏史》(金粉东南十五州)的特色。
参考答案:
(1)既不是借古讽今,也不是以古鉴今,而是以古为名,直面现实,揭露东南一带官场、士林的腐朽与黑暗。诗中的史实不再是歌咏主体,而更多的是起了典故的作用。(2)作为一首咏史诗,作者还兼顾了一些咏史诗本身的特点,如以东南十五州切入,尾联又以田横之事收束,对士人的没有节操进行反讽等,在咏史的框架内,浓缩了当时的现实政治。
41.(理解题)阅读《君道》中一段文字:子不闻至德之世乎?饭粝粱,啜藜藿,饮食未侈也;夏葛衣,冬鹿裘,衣服未备也;土阶三尺,茆茨不翦,宫室未美也;为衢室之访,为总章之听,故曰“皇帝清问下民”,其分未严也;尧让许由而许由逃,舜让石户之农而石户之农入海,终身不反,其位未尊也。夫然,故天下乐戴而不厌,惟恐其一日释位而莫之肯继也。请回答:(1)《君道》的作者是谁?(2)概括本段大意。(3)解释下列句中括号内的词语。①其(分)未严也。②终身不(反)。③惟恐共一日(释)位而莫之肯继也。
参考答案:
(1)邓牧。(2)本段揭示远古之人不乐为君,因为君主是不辞辛苦为老百姓办事的。(3)①等级的差别;②同“返”返回;③放弃。
42.(论述题)论述史达祖《绮罗香·咏春雨》的艺术特色。
参考答案:
(1)此词体物精工,描写细腻,善于为事物对象传神写意。词中尤善于侧面衬托,通过对其他相关事物的描写来形容春雨,十分传神。作者还善于从题目烘染开去,兼写人事,如“最妨它、佳约风流,钿车不到杜陵路”“记当日、门掩梨花,剪灯深夜语”,都是融情景于一篇的佳句。(2)词中对句,最贵整炼工巧。作者十分讲究句法,如“临断岸”两句是对偶句,意境优美,凝练工致;同时,用上三下四句式,古人称为“折腰句”,与一般诗歌中的七言句节奏不同,有流动活泼的美感。
43.(论述题)分析《桃花扇·余韵》中老赞礼、柳敬亭、苏昆生三人唱词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余韵是桃花扇中最精彩的片段之一,情韵深厚,语言凝练,感伤气氛极其浓郁。主要写苏昆生、柳敬亭偶遇老赞礼,三人同在江边饮酒唱曲,通过唱词来感慨南明的兴亡。但三人的唱词又各有侧重:老赞礼所唱是[问苍天],主要描绘了世态的丑恶,宣泄对现实的不满。柳敬亭所唱是[秣陵秋],回顾了南明王朝权奸误国,英雄抗敌却无力回天的悲剧,浓缩了一部南明兴亡史,表达“临去秋波泪数行”的痛惜之情。苏昆生则把重游南京时过壁垒、吊孝陵、过长桥、吊秦淮等所见所感吟成[哀江南]套曲。三人唱腔虽然风格迥异,但都表达了强烈的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具有丰厚的历史意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