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中郑家溉避难湘乡住他家,他填24首词说尽国土沦丧后的颠沛离乱,钱钟书之父钱基博作跋,比之为蒋春霖的《水云楼词》。
原创 杨新跃 坐夜庐 2021-11-29 16:10
刘海擎先生生于1913年,卒于1992年。夫人陈哲芳(超蕴)女士是湘乡陈尔锡先生第三女。湘乡诗社创始人之一,工词。海擎先生与超蕴女士一生历尽艰辛,所作诗词大都不存。
我在搜集整理陈尔锡资料过程中,湘乡市作协前主席王柏松先生、湘乡诗社原社长李秀媛女史先后告知我:湘乡诗社老人刘海擎先生是陈尔锡女婿。在陈湘魁先生帮助下,于湘乡市图书馆觅得海擎老先生一册薄薄的《惊涛舷语》,存词18阕(原有24阕),记录湘乡沦陷于日寇时一家颠沛艰难的生活,读完令人唏嘘,再读至陈超蕴女士所书跋(二)不禁掩卷长叹。民国33年,即1944年,日本军队侵犯湘乡,民众纷纷逃难,湘乡人称之为“三十三年走兵”,海擎老先生此一组词为湘乡的抗战历史作了一个角度的真实记载。
此一组难得的还有两点:
一、钱钟书父亲钱基博撰有跋(一),跋中评价这一组词可比肩于蒋春霖的《水云楼词》,而此跋文未见收录于钱基博先生已出版的各种集子中。
二、郑家溉(1871-1944),抗日烈士,湖南省长沙县人,1871年生。曾在清翰林院供职。以书法著名,早年专习颜真卿、怀素,后学黄庭坚,遍涉名家,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亦曾精心研究宋代辛弃疾的词章,崇尚词人的爱国主义精神。1934年,伪满洲国妄图网罗一批清末遗老为日军服务,他毅然率领全家离开北京,辗转返回长沙定居。1944年日军大肆侵犯湖南,长沙沦于日寇之手,他再辗转避难湘乡。日军占领湘乡后,妄图在占领区中物色一批有名望有地位的中国人组成维持会,便找上他以高官厚禄相诱不从,又进行威逼。他断然拒绝,自知日军不会轻易放手,便纵身跳入池塘自尽,被日军发觉后遭乱枪射杀,时年73岁。郑家溉先生不屈的民族气节当时在全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更坚定了全民族抗日的决心和信心。《新华日报》对此做出过高度评价;抗战胜利后1945年5月1日为他举行了盛大的全国公祭;新中国建立后,中央统战部长李维汉说:“天安门前为之树碑纪念的无数永垂不朽的先烈,有家溉先生在内”。
本书序作者郑小从先生是郑家溉先生儿子,从序文可知,郑先生一家在长沙沦陷后到湘乡避难就是住在刘海擎先生家中。书中六阕为郑家溉先生所作的《鹊踏枝》挽词便是郑家溉先生惊天地泣鬼神壮举的直接见证,良足珍贵。
下面以图片的方式为大家展示《《惊涛舷语》的全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