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本书旨在告诉我们要努力成为通才,让路越走越宽,专业化并没有错,但更高级的是一专多能的“T”型人才,既有深度又具备广度。
——什么是成长?
01.本书中作者将人的成长路径分为了“专才模式和通才模式”,由此我们可以定义,这里的成长即是不断改变和提升的过程,区别只在于你是单领域深耕,还是多面开花。
02.老虎伍兹就是“刻意练习”成为专才的代表,7个月大他爸就给他根推杆,2岁的时候就参加高尔夫竞标赛,获得10岁以下年龄组冠军。而费德勒则是“通才模式”的代言人,他妈是网球教练但并不想收他为徒,他小时候尝试了游泳、滑板、摔跤、篮球、足球、网球等诸体育项目,因为涉猎众多,他认识到了自己超强的手眼协调能力,什么项目不重要,只要有球他就非常感兴趣。
03.甚至年龄大一些创业成功率都大于年轻人,西北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美国人口调查局的研究人员发现,那些成长最为快速的新公司里,创始人创立公司时的平均年龄是四十五岁。其实早年成名和年轻富豪的故事更有看点,因为这是“幸存者法则”,也就是说他们是被广泛提及后你才会知道,但并不代表大多数。
——边界又是什么?
04.书中提到的边界主要有这么几个关键词:“表面的、不成长的、单一的、内部视角的”。其他几个关键词大家应该都不陌生,这里解释下内部视角,它是关注表面特征,是“直觉”,而外部视角则是反直觉的,需要完整的参考基数来类比,比如不只是基于同类电影数据预测票房,而是考虑观影者数据进行类比,预测准确率就会很高。
05.边界就是“经验主义”是认知的局限,有句话叫:“成就你的往往也是限制你的”,因为你的经验只是表面特征的“直觉”,并没有抽象概括和提炼出本质联系,所以你的成功是偶然的,不稳定的,没办法迁移也自然没办法复制。
——如何突破边界
06.用一句话总结就是:“晚一步专业化,成功的钥匙”。因为科学家调研发现,所有最终成为顶尖运动员的他们,在一开始(儿童时期)刻意练习上花的时间反而更少。并不是说专业化训练没用,而是开始的时间问题。
07.另外,开启“外部视角”也很重要,要使用完整的“参考基数”做类比,其实说的就是,支撑你决策的参考数据要更丰富完整,不要做单一维度的直觉判断。因为事实往往是反直觉的。
08.书中提到的“局外人优势”这个策略很赞,当我们我们在自己领域卡壳时,需要换一个维度、领域、行业,寻求相似的解决方案,因为如果业内人士能解决的问题,它其实早就被解决了。
09.最后,我们都应“刻意思考”,也就是基于行动落地的前置处理,如今我们通过手机能查到关于人类所有的知识,但是大多数饿不就知道如何整合,因为我们并未被传授过思考和推理的方法,我们接触的大部分课程都是琐碎、狭隘、晦涩的知识。比如设定目标的SMART方法,以及判断行动的5w2h分析法。
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