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边界》-超专业化时代为什么通才能成功-加 大卫 爱泼斯坦 著,范雪竹 译
刻意练习?赢在起跑线上?成为专业精英?
在瞬息万变的AI时代,成长需要更多的路径和可能。
友好型学习环境:
比如高尔夫和国际象棋,模式一再重复,反馈极其精确,而且速度够快。专业化的刻意练习可以培养,既要遵循一万小时定律,又要尽早开始技术性练习,越早越好。这种学习环境非常友好,学习者只要认真参与,努力 改善,就能进步。
恶劣型学习环境:
有些领域和高尔夫国际象棋相反,竞赛规则通常不明显,或者不够完整;重复的模式时有时无,或者不够清楚;而反馈常常滞后或不准确,或两者有之。这种学习环境,经验往往会反复强化错误的教训。
没有任何一个专业练习者能够成为自己所在领域的变革者。
想要避免认知壁垒的出现 ,埃里克 戴恩建议:在特定的某一领域中去尝试应对各种完全不同的挑战,之后的研究者这样描述——坚持把一只脚踏出你的世界。
现代社会需要掌握通识,把相距甚远的领域和想法联系起来。每个人都需要跨学科思考的思维习惯。
学习既应持久(需要坚持 )又宜灵活(需要将知识应用于更广阔的领域),追求快速和简单正是问题症结所在。
合意难度——在学习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障碍,从短期来看,这些阻碍让学习更有挑战性,让学习进程更慢,也让学习者垂头丧气;但是从长远来看,是有益处的。
在自我测试时,如果表现得过于优异,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隔上一段时间后再做测试,这时的测试对你来说难度会加大。在学习过程中垂头丧气,这不代表你没有学习;相反,如果你感到过程很轻松,这才是没有学习。
最好的学习之路道阻且长,不仅进度缓慢,而且眼下也可能表现不佳,而这些困难正是为了让人在之后表现得更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