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朋友A,两年前开了一家瑜伽馆。新馆开业,资源很重要,包括会员的资源和老师的资源。她在开业之初,有朋友帮她联系了另外几位老师,这几位老师之前都开过工作室,现在都不做了,只是手里还有些会员一直在跟练。与A联系上以后,经商讨决定,她们把各自的会员都带过来,集中在A这里继续练习,她们自己也在这里代课。这样,会员有了,上课的老师也有了。
那些老会员,之前都在各自的老师那里交了钱办过卡,卡的期限未到,那么来到A的馆里不可能重复花钱办卡。既然钱是被之前的老师收去了,就由老师与A去协商沟通。这些钱是很早之前收的,之所以没有继续经营下去,就是亏损的,这时候也不可能让她们拿现金出来给A。所以,最后的办法就是,她们带会员过来免费练习,她们作为老师上课也不收课时费,这样两相抵消。如果以后会员的卡耗完了,继续再续卡,就是A的资源了。
看上去好像挺好的,虽然没有收入但也没有支出,A也没有吃亏。
可是,A没能经营下去,现在馆早已转让出去了。
而另一个馆主B,她从零起步,一点点积累资源,把新馆慢慢建立起来,形成了一套属于她自己的规则,会员与她的粘性也很高。如果说挣钱,也没挣到太多,但是,她卖卡收钱,上课耗卡,有了收入再去学习,增添设备。现在馆的规模在扩建,会员的体量在增大,课程的种类在增多,课程与会员的质量也在提高,很显然是向好的方向在发展。
这个对比,似乎就说明了GDP的意义。
不管花了多少,收入就是收入。即便都花出去了,那钱也是收进来,再流出去,像流水一样在运转的。如果为了节省开支,也减少了收入,那就本末倒置了,只会越做越小,很难有进一步发展,久而久之,也只能关门大吉。
一个家庭也是样的,挣钱是为了花的,能挣也要舍得花。当然,不能只会花钱不会挣钱,但不能像守财奴一样,挣了以后就不花。更不能为了少花钱,就减少必要的投资,只有把挣钱的能力不断提升,才是一直在前进上进的状态。否则,不进都是在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