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路径

作者: Lucky胡 | 来源:发表于2019-07-05 14:57 被阅读0次

    徐驰:产品不ready,做啥都不ready。
    不要觉得c端不ready,就想当然觉得b端就ready。b端想的是怎么提高效率,想的是赚钱。不能切实而连续的提高b端效率,即使买了也只能放着吃灰。
    不要做拿着锤子找钉子的傻事,不能因为自己做AR就觉得AR无所不能,最后会让自己陷入思维的盲区,很危险。

    用一根线连接手机,把部分手机的功能在mr眼镜上用起来。当习惯了眼镜的交互和体验,就会有越来越多的时间花在眼镜上。
    问题是:需要摸索出哪些应用,哪些部分在眼镜上的体验效果,比在手机上好。

    好处是,即使只有千分之一的人尝试把手机上的应用在眼镜上用,也远远超过目前b端的出货量。

    如果苹果的ar产品远超预期怎么办。
    首先苹果的ar眼镜绝对不会便宜,为了维持他们的品牌调性。
    目前nreal的c端眼镜499刀,苹果应该会1000刀起。这样Android阵营的眼镜还是有很大发展,并且可以参考苹果的设计和打法。

    智能手机刚刚出现时,国内顶端玩家苹果、三星、HTC、诺基亚等,在智能手机换代潮之下,下面很多山寨玩家赚的盆满钵满,联发科也赚了。上游玩家做广告,苹果定义了智能手机的交互,谷歌做了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这些都不是小厂能做的。等交互搞定、操作系统搞定、芯片落地,山寨产品就火了。当然这种公司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也只会火一段时间。
    参考VR火那段时间,山寨VR盒子、VR一体机一批批冒出来,深圳的仿制速度可以说是让人瞠目结舌。现在去淘宝搜索VR,销量前几的全是深圳和东莞的。

    交互可能只有乔布斯这种天才能搞定。这还只是从键盘到触摸屏2D交互的转变。
    手机屏幕到MR眼镜,2D到3D的全息交互,目前还没有乔布斯这种天才出现的,所有公司都在摸索。

    记得乔布斯在iPhone上双指滑动那种顺畅、震撼的感觉么?MR眼镜下一个这样的moment
    也许就快出现了,也许很久都不会出现。

    小公司做交互的创新,有点难诶。

    徐驰:第一步的优先级一定是混合现实硬件体验,然后才是加交互。
    这句话让我有点茅塞顿开的感觉。
    现在看起来很自然、简单的触摸屏幕交互,实际上背后是一整套人机交互的科学,左滑右滑、点击、长按、双指滑动、全面屏手势、相机轻触对焦,操作之后手机如何给用户反馈,这些交互在3D情况下,怎么搞?

    花100%时间做好80%的事情,剩下优化的20%时间,会花更多时间。没有优先级的做,80%必须要做的事情都没有做好。

    目前一个双目AR/MR眼镜动辄上万,甚至几万,今年冒出来的NReal推出了499刀的双目AR眼镜(明年发货),算是把价格给打下来了。但是,即使明年会出现价格在3k量级的AR眼镜,普通消费者怎么能下定决心去买呢?体验过视场角动辄100多度的VR眼镜,现在价格更贵的AR眼镜视场角就50来度,这逼仄的视野,随时把虚拟物体切割开来的体验(这种体验在VR里是不会出现的,AR里司空见惯),消费者如何接受?
    那短期就真没机会了?

    在我看来,Nreal有几个点做的很厉害。
    首先是采用连接手机的方案。
    一上来就放弃一体机,直接上连接手机的方案。这是他们的初心有关,他们想做的是消费级MR“眼镜”,不是MR“头盔”或“Geek眼镜”。
    HoloLens采用的是一体机设计,1斤多戴脑袋上,这“头盔”肯定是不会有人愿意戴上街的。
    Magic Leap One虽然用的是分体设计,但是他那朋克眼镜,实际上也hou沉,手上的主机重的跟拿块砖头似的。当然,不缺钱的Magic Leap也不是想拿来走量赚钱的,一方面可能是拿了160多亿投资还是得做出点东西来给投资人看看,一方面是给开发者用,搭建他的Magicverse。
    连接手机的有几个好处。
    1、头戴端眼镜能做到很轻,nreal眼镜端只有88g,虽然还是比普通眼镜重很多,但是在双目带多摄像头SLAM的MR眼镜里,是最轻的了。
    2、相比带主机的版本,成本便宜。主机端采用用户自己的手机,成本降低了很多。
    3、能直接用上智能手机生态里的应用,用投屏在眼镜上显示的方式,可以直接显示手机屏幕。如果厂商对应用在眼镜上交互做优化适配的话,可以增加不少乐趣。
    4、5G应用。今年算得上是5G元年了,年底可能会有一堆大厂推出自己的量产5G手机。这样用5G手机作为主机,眼镜一下子就有了5G能力。等其他厂商推出5G眼镜,一下子就落后了几年了。
    5、跟手机厂商合作,推广一波。Nreal很机智的和中兴合作,跟中兴的某款新旗舰机型适配,进行联合宣发。在其他手机厂商一直在吹自己的5G手机多么多么牛逼,但是实际上5G能做什么他们都不知道的时候,中兴跟Nreal合作,展示了5G可以在AR上的应用。当然刚刚Vivo直接下场比赛,推(cuan)出(chu)了自己的MR眼镜。利用中兴的知名度,nreal较低成本的进行了宣传。

    可以想象的是,nreal会继续复制这一思路,和其他手机厂商适配合作,手机厂商也可以说我们的5G手机可以用在AR上。反正nreal总要适配手机的嘛,利用这波机会推广。

    但是,怎么推广不是最重要的,产品才是最重要的。产品不好,知道的人越多,用了失望之后,反而起反作用了。

    其次是跟大厂合作开发生态。
    宣传中nreal提到了网易。网易是中国几个大厂里最不像大厂的(毕竟是养猪大厂),除了主营业务,什么都搞。卖彩票(后来不让卖了就不卖了)、1元夺宝(跟菠菜似的,擦边球)、最早搞区块链(搞代币黑钻可以兑换他家的黑猪肉)、AR。
    这次宣传网易把他们的最出名的AR游戏《悠梦》移植到Nreal眼镜上,小试牛刀。
    内容方面,nreal跟爱奇艺合作,开发MR版的爱奇艺,将爱奇艺的海量内容在MR眼镜上呈现。
    MR眼镜的内容很少,如何增加内容呢?
    1、自研
    2、扶持开发者生态
    3、跟第三方合作移植
    AR、VR生态系统存在一个死循环。
    内容少—>没有用户—>卖不了多少眼镜,量少—>开发者不愿意开发—>内容少。

    这里有个论点,苹果生态好,所以卖的多,然后生态更好。
    可是一开始苹果没有生态啊,一开始苹果根本没有APP store这个东西。
    苹果把iPhone做得好,所以卖的多。
    可是把产品做得好,但是没卵用死掉的多了去了。

    那是因为手机是刚需啊,打电话、发短信在当时是刚需啊。用户必须得买啊。
    问题是买哪家的呢?
    苹果把手机做的很好用,居然可以用手滑动,在屏幕上打电话、发短信、浏览器上网、双指滑动看照片。
    之后才有的APP store,然后走上了正向循环。
    手机可是刚需啊,在没有app的时代就是刚需了,用户用了几十年了,现在这么多app了,已经不仅仅是刚需的问题了,是生活的一部分了。

    AR眼镜可不是什么刚需。
    要成为所谓的下一代计算平台,可必须得想清楚。
    人们为了互相通信而发明了电话,为了到处都可以通信而发明了手机。手机本身就附带了“打电话”的天然属性。
    那AR眼镜呢?我们为了什么发明的AR眼镜?花了这么多时间,这么多钱,为什么要发明和继续研发AR眼镜呢?
    是为了AR而做AR眼镜的么?还是为了其他什么原因。
    有几类厂商在做AR眼镜。
    1、创业公司:占据最多公司数量,国外小AR巨头Magic leap,Meta等,国内亮风台、影创、nreal等;
    2、手机非主营业务的巨头:微软、谷歌、爱普生、Facebook;
    3、手机是主营业务的巨头:vivo、苹果、联想、华为等。

    现在普遍的看法是,手机已经创新乏力了,不知道接下来的创新方向和趋势了。这对于厂商是很可怕的,首先就是降低了手机的换机频率,没什么新意的话,用户可换可不换,换机周期1年变2年,2年变3年,这样手机厂商还赚什么钱。还有就是手机厂商没有了区分度,用谁的都可以。另外就是利润下降了,没有新功能,用户不会为就一点点更新买单,可能会面临降价。

    所以手机巨头寄希望AR眼镜是能继续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AR用来承接5G,反正AR眼镜也能打电话。

    所以为什么要AR眼镜呢?
    可能的原因之一是:是手机接下来创新的承接点,部分替代手机的功能。

    最近几年中国互联网自媒体又兴起一股妖风,鼓吹所谓的中国互联网人口红利期过去了,机会在B端,互联网得下沉。投资了B端的那些好多年不见回报的投资公司们可乐坏了,转发点赞资助,希望中国toB的公司能再成为风口上的猪,像共享单车一样烧钱、然后大家分钱。大多数自媒体们反正也没什么干货,大家爱看什么,什么流行就说什么。反正老板爱看,投资人爱看,找不到方向的创业者爱看,吃瓜群众爱看。
    还举出了各种例子,腾讯做tob生意了,阿里的toB的钉钉火了,toB的云火了。我尼玛了,人家做了这么多年了,刚开始做那会你们还在鼓吹中国是互联网的希望,开始流行copy to usa了。辛辛苦苦做这么多年了才有点起色了,你们没得写了,就说红利过去了,toB是下一个风口。
    所以我不看朋友圈这些乱七八糟的文章,朋友圈一周就开启一次看看,公众号就关注了2、3个。

    然后,2C to不动的厂商,纷纷开始走2B的路子,觉得目前的状态只能2B。

    当前AR眼镜不是刚需,所以不是买哪家的问题,是哪家都不想买的问题。
    消费者为啥要花几千块钱买个没啥用的AR眼镜。只是提高了那么一点点体验,我不会花几千块钱的,我买个刚需的手机,都要考虑半天呢。何况这还不是提高一点点的体验,而是很多方面比手机更难用。几分钟尝尝鲜还ok,真要戴上玩个半小时,谁用谁知道。

    目前AR眼镜不是像很多自媒体吹得天花乱坠的,是替代手机的,杀死手机的颠覆式创新。这么敢想的锤子还想收购苹果呢!
    长期看来AR眼镜都只能是手机的附件,附属品。即使苹果出了一款超出我想象的AR眼镜(况且苹果还出不来啥颠覆性的),很多年内AR眼镜都很难替代手机。
    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交互。
    从按键到触摸屏的交互跨越,因为出了个偏执狂、天才产品乔布斯才统一的交互逻辑(其他厂商马上抄走)。从2D的触摸屏到3D的空间交互,难度提高了很多,目前没看出来谁有统一的能力。
    微软HoloLens2的自然交互是目前最人性化的了,但是真要长时间交互,在公共场合使用在空中戳戳点点拉拉拽拽?这傻逼样子跟被嘲笑的“VR瞎子抓瞎”也没啥区别。眼控交互也想起来也挺美,上一个这么做的手机是三星,那交互的弱智感也是谁用谁知道。还有语音交互,锤子玩的很6,结果很美。(关于语音交互也是很复杂的,目前只见到有语音技术,没见到有合格的语音交互,以后可能会聊)。
    不是能交互就叫合格的交互,某个技术不是交互,交互是门严肃的科学,是学科。现在大众甚至都没有这方面的考虑,“不就是戳戳点点滑动解锁双指缩放么,这么简单我也能想到!”真是朴素的想法。
    这方面,中国大学里研究的都少,也没见重视起来,任重道远啊。
    所以目前来看,手机的交互是很科学的,大家能24小时形影不离的带着,玩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都可以,真的是很成功。短期AR眼镜交互很难做到这点。

    2、内容。
    这里指的不是AR眼镜能用的内容少,而是只能AR眼镜上用、或者AR眼镜上用能比在手机上用体验能提高很多的内容没有。
    手机也经历过这个阶段。
    一开始大家觉得在电脑上编辑内容更方便,屏幕大、键盘打字快,手机屏幕小,打字不容易。可是现在大家在手机上打字速度飞快,微信聊的飞起,不用表情包都不会打字了,反而在电脑上聊天不爽了。当然,工作内容我还是喜欢在电脑上打,手机上我不大喜欢。
    还有一开始觉得手机屏幕小,看视频不爽,电脑屏幕大。现在追剧、刷抖音、刷快手,大家花在手机视频上的时间比睡觉的时间还多了。
    另一个觉得手机不行的是游戏。电脑和主机打游戏屏幕大,计算能力强,画面好,手机能打啥游戏?贪吃蛇?俄罗斯方块?直到出了几款爆款,利用了手机的特殊属性,反而在电脑上玩不了了。小鸟打猪、植物人大战僵尸、微信打飞机,充分利用了手机触摸屏的特性,另辟蹊径,开辟了手机游戏的天下。现在宇宙第一游戏大厂腾讯,更是把各种不可能手游化的游戏手游化(当然抄袭、并购话题不少),而且极大了扩展了游戏群体。《王者荣耀》的风靡全球,把dota这样的moba类电脑特有游戏做到手机上,玩家数量提高了一个数量级。虽然手游在硬核上古游戏玩家群体里处于鄙视链最底端的存在,但是手游真的赚钱啊。

    说了这么多手机的逆袭,其实就是想说,虽然目前AR眼镜上独有内容少,体验差,但是必然会出现这样的逆袭的应用,道阻且长,努力吧。
    在没有大规模出现这样的应用生态之前,眼镜也只能作为手机的附属品而不是替代品,可以在某些方面优化手机端的体验。

    3、生理和心理影响

    手机可以24小时随身带着,注意是“带”着,AR眼镜是“戴”着,这两者是天壤之别。
    如果不是不得以,我不会戴眼镜,近视了才戴眼镜。太阳镜是为了遮阳,为了帅,但不会一直戴着。

    那这么说AR眼镜的路到底在哪呢?
    1、还是得先把眼镜做好,这是基本。要是眼镜本身都打不到可用状态,没法量产,质量不好,那用户肯定不能接受;
    2、toB的公司不要左顾右盼,又想做toB生意活下去,心里又惦记着toC。toB就是得跟用户一起,踏踏实实做出满足用户需求的东西来。最容易出现的是,做的是toB的事情,设计、产品又走的是toC的思路。按照现有的产品来抄,这是toC的应用啊,真的觉得toB和toC都一样么?
    3、toC就老老实实toC。虽说做好了其实toB、toC殊途同归,可问题是你还没有做好啊,活下去都困难。以Nreal的打法,确实是目前可行的打法。连接手机降低成本,共享手机应用生态,绑定手机公司。
    但是成本还是挺高,499美金,3400块。有什么在眼镜上用体验更好的呢?目前无外乎就是看视频,3000多买个看视频?
    但是如果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AR路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iheh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