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初中开始起,我就告诉自己要努力,不要荒废了时光。初中一年级时,我的班主任就在教室墙上悬挂着《明日歌》,读后很感动,要立志成才。我是一名住校生,下午放学后时间很长,我拿着书本在校外小路上或农田里背诵一些课本上的东西,美其名曰用功。可是有时也很随意,逃课现象时常发生,逃课时也不知道用功的思想哪去了,所以整个初中都是在用功与不用功之间徘徊。
升入中专后,一切都新鲜的,心里想着要发愤图强,把东西都学会。有时确实很用功也很辛苦,但是因为没有目标,杂七乱八的什么书都看,什么都学,把自己弄成了四不像,有时又太过于放纵自己,时不时地总会耽搁一些课程,放松了自己前进的脚步,等到课程落下多了,才想起去补救,其结果事倍功半。几年来,自己的随意与执着互相交织,自己的笨拙与倔强也互相交织,所以一直不落后也不出尖。
因为不爱社交,所以与他人交流学习的机会少,帮助的人也少,为了弄清楚一个问题一个道理,有时真是走到了山穷水复的地步,在疑惑中迷失了方向。再后来,年龄大了,接触的东西多了,思路有了激情却没了,懒惰逐渐占据了心头。
而今,早已过了学习的年龄,回想起来,却惭愧至极,半生碌碌无为。
现在,每天执着的关心一些对己无用的东西,离自己遥远的一些事情,把时间白白的浪费掉了,心痛却习惯难改。思之再三,为自己下了一个结论:意志不坚,目标不明,再给五十年的时光依然如此。
2021/08/3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