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雷雨》
第一次看《雷雨》是在上高中的时候,还记得当时张老师带我们排过这个话剧,模糊地记得文章的大概内容,记得那个周朴园的自私和鲁侍萍的悲惨,以及那个不开窗户的习惯。时隔二十几年,我又一次拿过《雷雨》,再一次读,有了不一样的感触。
周朴园——让人充满了同情和怜悯。他一个人独撑最后,何尝不是一种孤独和煎熬。一个男人绝情到大年三十把自己的孩子和妻子赶出家门,任其自生自灭,这样薄情寡义到至极,他又如何还懂得爱?而他对旧时的留恋又显示出他对侍萍的爱——那些家具,那些摆设,那些习惯,还有那些照片和旧时的回忆无一不在诉说他的爱。他爱的是侍萍?他爱的是自己,是年轻时的自己,是自己对侍萍的那份感情。
不知道他是否爱过侍萍,分明看到了他的想念,却又被他无情的言语刺伤;不知道他是否有对子女的爱,有斥责,却没有关爱;不知道他是否有对繁漪的歉疚,一直给她请医生却不懂她真正的病因……有些鄙视他的冷血,特别是对于那个陪伴他一生的女人繁漪如此残忍!其实他也只是一个普通的男人,为了前途少了一点良心,有些懦弱却又不得不故作坚强。
结尾处,楼上住着他的繁漪,楼下住着他的侍萍,而他却一个人孤独地活着,让人不免有些怜悯。
侍萍——坚韧,独立还有气度。一个未婚女人在那么森严的等级观念和封建压迫下与一个和自己身份地位悬殊的人恋爱并未婚生子让我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女性的勇敢。她对爱情的追求就像飞蛾对火的执着,让人钦佩和感叹。当被自己所爱的男人抛弃时,她绝望地要跳河自尽,然而天不遂人愿,要让她留在尘世继续忍受煎熬,我坚信活者比死需要更大勇气和力量。她忍受世人的藐视,忍受鲁贵的责难,坚挺的活了下来。
人生总是在不经意处转弯,三十年后重遇周朴园,想象不出她的内心是怎样的震撼。直到最后发现亲生女儿和儿子相恋的悲剧,她所做的决定都表现了一个母亲无私的爱和大度以及包容,她把所有的痛苦自己一个人扛,她接受命运对自己的惩罚,正是命运的磨难,让我看到一个如此不凡的女性。
结尾处,她不言,不语,就那么悲惨地活着,总觉得她什么都明白,曾经沧海吧,什么都不用说,什么也不必说。
繁漪——敢爱敢恨,却又摆脱不了家庭的牢笼。最无辜的牵扯进来的女人——先是被扯进周朴园的婚姻,再是被扯进与周萍的乱伦恋。她企图摆脱周朴园对她的精神和肉体的控制,她紧紧抓住与周萍一种阴鸷的爱,却又被无情的抛弃,最终导致了她对一切的报复。一个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女人,始终是在忍受……
曹禺先生在序中这样评价繁漪:“繁漪是个最动人怜悯的女人,她不悔改,她如一匹执勤的马,毫不犹豫的踏着艰难的走道,她抓住周萍不放手,想重新拾起一堆破碎的梦而救出自己,因这条路也引向了死亡”。
周冲——浑身上下充满了生命力。他就像一缕阳光照进周家这栋阴暗腐朽的大宅子。他很年轻,才十七岁,活力十足,他第一次出场时脸色通红,拿着一只球拍,流着汗,给人很阳光的感觉,调皮的同时又显出青春年少的气息。
他敢爱敢恨,虽然年纪轻轻却很有责任感,并且为了爱情和生命的信念敢面对陈旧的封建礼教宣战。爱的时候果断,即使被拒绝也大度又慷慨,特别是他的善良让人感动不已。他爱四凤,想帮助四凤学习,印象最深的是他在四凤家时对四凤说的那番话:“在无边的海上,有一条轻得像海燕似的小帆船,在海风吹得紧,海上的空气闻得出有点腥,有点咸的时候,白色的帆张得满满的,像一只鹰的翅膀斜贴在海面上飞,飞,想着天边飞。”那是他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他是一个能温暖心灵的人物,让人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对未来充满向往,太美好的东西注定是一个悲剧,为了救四凤最后触电而亡。
四凤——单纯,善良,天真,孝顺。一个花季少女,正处在做梦的年纪,让她遇到周萍,她怎能不芳心暗许,而且周萍的忧郁也是吸引四凤的,让天性善良的四凤心生怜悯,所以她选择了周萍,在无知的状态下做出了毁掉一生的选择,而最终承受了悲惨的结果。
四凤的死揭示了繁华不过一场梦,一场雷雨过后,梦醒人碎,灰飞烟灭,一切成空!
我是不怎么喜欢周萍的,怯懦胆小、犹疑不定。早就厌烦与繁漪的关系,可是并没有落实到行动上,所以才会一个错跟着一个更大的错误。对四凤,从一开始就没有光明正大地追求过,他害怕被人知道。他是自私的,为了自己的重生而追求四凤,却又不敢光明磊落地追求,他甚至不敢带着四凤一起离开。
鲁贵——趋炎附势、惟利是图的标准小人形象。一个心灵被金钱严重扭曲了的人,自私、狡猾、庸俗、卑劣已经成为不齿于人类的典型,竟然卑鄙到可以把亲生女儿当作砝码进行敲诈勒索的地步。但我却又看到一点他的好,他对鲁大海,对四凤的保护。
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心境,看同一部作品会有不同的感触吧,或许过几年我再读,又会有不同的感悟。
读《雷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