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卷有益”这是自古以来人们的共识,在知识这座山峰上,登的越高展现在眼前的景色就越壮阔,每一个人要想在这座山上爬的高,就要有渊博的知识。古今中外但凡有所成就的人都有一个相同的爱好——读书。很多名人志士爱书如宝,手不释卷,因此和书发生了很多动人的故事。
中国著名相声大师侯宝林抄书的故事,就值得我们学习。侯宝林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从小尝尽了生活的艰苦,他上了三年小学就辍学在家,再也没进过学堂。苦难使侯宝林比同龄人更加懂事和乐观。为了补贴家用,侯宝林刚满十一岁就开始四处打杂,给人烧水,做饭,看孩子,样样都干。
稍大一些,侯宝林决定学门能挣钱谋生的手艺,便开始跟着一位京剧大师学习京剧,不料,在学习的过程中,他却对相声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侯宝林拜见了两位相声大师,跟着他们学习相声。相声要多听多学,培养幽默感,而且要创作相声段子,没有文化积淀是不行的。侯宝林自知自己文化底子太薄,不识字,就想尽办法学习。之前学戏时,他靠死记硬背,老师教他一句唱词,他第一遍记下了,然后走路,做事,嘴里就总是念叨着那句唱词,直到记熟了为止。学相声时,侯宝林就去听别人说,边听边用心记词,干完活,他总是抽空练习学来的相声。
他还一边通过看书识字,一边用纱布练字、写字。《三国演义》《红楼梦》这样的书虽然看起来很困难,但侯宝林努力坚持看下去,一点点积累词汇量,一点点进步。每天他还拿出两分钱买份报纸自学,连蒙带猜的读,有时遇到一串生字,侯宝林就拿着报纸找人请教。一次,侯宝林想读一本明朝的笑话书,但由于年代久远,市场上很难买到,他几乎把北京城里的旧书摊逛了个遍,也没有找到这本书。侯宝林没有轻易放弃,他边学习相声边跟人四处打听这本书。终于有了眉目,有人告诉她在北京图书馆见过这本书,侯宝林喜出望外。当时正值寒冬,他不顾严寒,顶着狂风大雪就往图书馆跑,到了图书馆,他就拿出纸笔一页一页的抄起书来,这本书一共10万多字,那天过后,候宝林将近半个月每天不畏严寒,往图书馆里跑,终于把整本书抄录完毕。
无独有偶,世界大文豪高尔基也是一个求知欲望非常强烈的人。他童年的经历跟侯宝林很相似,同样是因为家里贫困只读了两年书,然而就过着四处打工的艰苦生活。但高尔基喜欢读书,他拼命地阅读借来的和租来的书,企图从中找寻到生活的出路。买不起蜡烛,她就悄悄把老板家里的烛盘中烧剩下的油收集起来,装到一个沙丁鱼罐头里,自己用棉线做灯芯。他白天工作不敢看书,只有在夜里偷偷地读,有时没有灯油,他就在月光下面读。就这样高尔基的藏书慢慢多了起来,他把这些书当宝贝一样整整齐齐的放在房间里。
一次,他放书的小阁楼起火了,望着屋子里的熊熊大火,高尔基想也没有多想,就不顾身的爬上阁楼,“抢救”他最心爱的书本。他把书从窗口往下扔,烟熏得他几乎睁不开眼睛,喉咙呛的止咳嗽。火越烧越大,高尔基还在救书,差点儿被烧死。后来,有人不解的问他,书本值几个钱,怎么不把那些贵重的东西拿出来啊?高尔基说:“书籍对于我来说就是最宝贵的物品,它启迪我的智慧和心灵,帮助我从困境中站起来,如果没有书籍,我就要被无知淹死。”
就在这样极端艰难困苦的环境里,高尔基通过书籍,在原本苦闷的童年时光里找到了一丝乐趣。在书海里遨游的日子里,他年幼的心灵受到了启迪,他也从中看到了一个充满希望的新世界。这个救书的少年,日后果然有说成就,成了大文学家。
侯宝林抄书,高尔基救书,而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求知的过程中,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习惯,那就是猜书。华罗庚学识广博,一生酷爱阅读,他总结出了一套有效的阅读方法。每当拿到一本新书,华罗庚不会一字一句从头到尾地读,他的惯常做法是: 先看看书的书名,然后闭上眼晴,静思半刻,在脑海中设想,如果写书的是自己,会采用什么样的文风、篇章结构会怎么安排,然后再打开书,一一与自己刚才的猜想进行核对。如果作者的谋篇布局和自己的猜想相差无几,华罗庚就把书放到一边不读。倘若作者与自己的思路完全不一样,他才会捧起书本认真往下读,华罗庚自创的“猜书”法,即要从书本的奴隶变成自由选择的主人。择优而读,不仅提高了阅读效率,减少了无用功,同时,也使他在无形中养成了善于思、考勤于思考的习惯,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也得到了提升,这种能力,对华罗庚的数学学习无不受益。
现代社会我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读书学习不用像高尔基一样东躲西藏,也不用像侯宝林一样冒雪抄书。如果想学习一种知识,需要查阅资料,我们可以办一张图书卡,从图书馆借书,你可以上网搜索相关信息。现在,我们可以借鉴华罗庚的读书方法,更要学习的是这些前辈们在艰苦的环境下,爱读书、和求知的一种精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