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本书并不是我主动索求,所以每看一次每忘一次,一直忘一直看,一直看又一直忘。可能不仅是因为读书动机的原因,还有这个故事所描述的钓鱼场景于我实在太过陌生了,所以我总也记不住。一开始阅读的时候我甚至在想这个圣地亚哥老人为啥要钓鱼,为啥把钓到的大马林鱼让鲨鱼给吃了,自己还疲惫不堪又一无所获地回到小床上。在我看来整个过程实属无意义,而且作者是怎么耐着性子把捕鱼这种场面写这么长的文字。
这些都是以前的想法,所以我总也看不懂《老人与海》的价值。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独自一个人爬一个很累的大沙丘的原因,我对这种既想要达到目的,又在达到目的的过程中屡屡想要放弃的念头有了重新的看法。鱼总是想钓到,顶端也总想爬上去,但是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真的有很多的因素要让人放弃,首先就是体力的原因。因为鱼线把手划出血痕,因为爬到两三米就大喘气,因为饥饿,因为孤独,因为虚弱,因为风,因为各种各样已知的和未知的原因,总能让目标的达成变得曲曲直直。我爬山的阻力基本就是山体本身的倾斜度,当然自己零装备上阵,只靠着袜子那点阻力也不足以轻松应付挑战。但是圣地亚哥的阻碍比我多。我只有大概地联想了一下自己的经历,才能够稍稍地去体会圣地亚哥所经历的事。那想要得到鱼而且是大鱼的念想,那被鲨鱼咬下一大块鱼肉的失落感,那用尽全身的力气和用坏周边的工具企图阻止鲨鱼进攻的吃力感,那在海上漂泊无依地孤独感和饥饿感......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感受是圣地亚哥有而我没有的,但我知道那些感受很难熬,能硬挺着熬下这些感受实在是很了不起。
圣地亚哥带着一个和小船一样长的大鱼骨架在清晨中破晓而归。他的好伙伴小男孩马诺林忧伤难过地为他准备好了早餐,其他村子里的人为他能钓到这样大的鱼而惊叹,为这样大的鱼被吃掉只剩鱼骨而感到遗憾。
所以圣地亚哥钓鱼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就像我爬山的时候总想着能到达山顶,而一旦到了山顶发现周边还有我曾看不见的更高一点的小山顶,再接着走上去,就是寒风瑟瑟。这凉风又催逼着我走下来。但我毕竟还是走上了顶峰。
我想这就是圣地亚哥的意义吧,他毕竟也已经钓到了一条大鱼,不管那条鱼的结果如何。我想这里传递的是一种征服的感觉,一种面对困境甚至是绝望的永远不气馁的态度。用原文的话说就是“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永远不能被打败。”毁灭是一种过程性的结果,并不能代表一个人的意志,这种不能被打败和征服的意志才是人生中真正需要和学习的,毕竟人生中让人想要放弃的困境那么多,而能够坚持到底的耐力的决心又很难得和珍贵。
生活很平凡,就像钓鱼一样总是保持垂钓姿态的样子更多,可一旦钓着了鱼,达成了某一目的后,才意味着挑战的开始,这才是考验耐力和意志的时候。
海明威还有很多的中短篇小说,那些更凝练、更简洁、也更有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