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吃一堑长一智

吃一堑长一智

作者: brandyhe | 来源:发表于2021-05-17 13:43 被阅读0次

最近的一段时间,对于自己的反思反省较多。定期复盘和反思无论是对于工作还是生活都是很有必要的。哲学告诉我们:理论指导实践,而实践也能反过来丰富理论。或许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未必能上升到这样的哲学高度,但个人觉得思考和行动之间的关系,就很类似于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行为是因为想法而产生的,如果长时间不对行为进行总结和反思,我们的想法就可能会跟不上,也无法应对不断变化的工作和生活需要。

前一段时间发了一件事,我们有一个机构要去投一个标,是一个政府主导的创新业务的资格标。换言之,就是这个标并不需要进行评标竞选,而是只有所有的资格项都能满足的话就能够入选。至于入选了之后业务如何去操作是后话。

机构前期做了不少的准备工作,包括和相关负责人交换意见,在设定条件的时候一定程度是考虑了我们公司的实际情况的。也就是说,如果不出意外,我们应该能够稳拿入选资格。机构和领导们都空前重视,所有的资料都提前作了准备,连最难以沟通的总公司也很支持我们,把一些个性化的资料都按要求给我们提供齐了。

正当我们所有人都满以为胜券在握的时候,却传来了我们的资料没有通过资格审查的坏消息。原来是一个投标最常用的资料偿付能力报告出了问题,投标文件要求提供2020年度的偿付能力报告,但由于我们行业的惯常做法是每季度批露这个信息并出具经审计的报告,而且过往投标的时候,我们都是提供上一年度4季度的报告或是投标时间上一季度的报告即可,所以这次大家连想也没有想,就只提供了20年4季度的偿付能力报告。

结果,问题就出在这里了。没有人去细思年度和季度的本质区别,也没有人想到既然我们提供的是4季度的报告,而人家要求的是年度,这里面的是不是有什么信息不对称需要我们去问询一下。

结果出来后当然是很打脸。的确,站在我们行业专业的角度来看,去年4季度的报告,代表就是我们最新的偿付能力水平,过往的并无实际的意义。但作为投标方,要求提供全年度的,也许是想要知道一定周期内公司的偿付能力水平。

我本来还以为4季度就是象财务报表那样是,是全年累计的结果。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应该可以进行申诉。于是专门打电话去给投标方进行咨询,对方明确告诉我们,他们已经求证过4季度的报告反映的仅是当季的数据,并不是全年累计的概念。的确我们就是没有按要求提供招标方要求的资料。

这件事情发生后给我的打击挺大的。我们的工作的确是足够忙,但我们在一些细节的问题上面表现出来的想当然和不尽责的态度,令我挺不能接受的。虽然吃一堑长一智,但这一堑吃得也有点太难以消化了。更多的,还是要反省我们对待重要工作的态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吃一堑长一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ikjj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