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从双缝干涉实验观察者效应联系到价值实现的问题

从双缝干涉实验观察者效应联系到价值实现的问题

作者: 林汉扬 | 来源:发表于2023-01-22 01:40 被阅读0次

            今天又无意中又刷到百度推送的视频中小编对物理学著名的“双缝干涉实验观察者效应″。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双缝干涉实验观察者效应是指由于观察者的存在改变了物质的状态。通俗的说,它是指被观察的现象或事物会因为观察行为而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也就是说,意识(或灵性)可以参与物质世界的形成,再推一步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宇宙之所以是这样的,是因为有某个观察者或者说意识参与而形成。就是说,物质与意识或说物性与灵性物质在达到光(或基本粒子级)粒子尺度的状态时形成能量与信息叠加(处于以类似“以太″或说太一的形式)而发生了同步共振的干涉,这种干涉具有正负反馈属性,而这也是主观(心灵)与客观物交互作用的关键,是意识通过大脑的脑电波或探测器的电磁波等能量、信息在人的主观(心灵)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包括工具的探测器)。有人把光穿过裂缝时启动探测器会影响本来应以波方式传播而形成斑马线状的分布“波性″,却因为后来突然启动探测器的观察而影响使波函数坍塌形成“粒性″看作为对因果律的颠覆,从而认为是存在现在或未来反过来影响本已成为现实的过去,这其实是一种大大的误会。

    我们都知道宏观世界的物体是由微观粒子组成的,量子理论之父——马克斯·普朗克在1944年说,“作为一个把一生都奉献给最清醒的科学和物质研究的人,作为我对原子研究的结果,我可以告诉你的有这么多: 没有物质本身。所有物质的起源和存在都是依靠一种力量,这种力量使原子的粒子振动,并将原子的这个最微小的太阳系保持在一起。我们必须假设在这种力量的背后存在着一种有意识和智慧的精神(原始精神)。这种精神是所有物质的矩阵。”呵呵,看起来是不是有点唯心主义的论调?当然,马克斯·普朗克这里所说的“物质”是指物的结构形体,但后来量子论的这些论调与呼声被唯心主义者引进入哲学思想扛起反唯物主义的旗织,直到列宁的关于物质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知感觉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的提出,但列宁为了把物质区分于意识却不敢进一步说“意识”也是“物质”的形式。意识与物质在微观粒子世界产生相互干扰与影响的例子“波粒二象性"的例子早就说明了,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分歧的原因就在于心(意识)与物(物质)能否同步共振频率一致。也就是马克斯.普朗克所说的那种“原始精神"组成物质的矩阵与人类的意识波产生频率共鸣有序化的矩阵结合同一化时,意识与物质之间产生了纠缠而同时界限模糊了,而一种新的秩序却建立了。在这种秩序关系中“心″与“物″互通,能量与信息的传输通畅让意识好像能源源不断的与宇宙精神(自然之灵)获得更深层次共振与交流,纠正了主观意识的人为有为的偏见而使之与宇宙精神(或自然之灵)同步共振,并从中获得无上的智慧,畅游于类似于黑格尔所说的“绝对真理″的海洋中,使主观的逻辑思维的火花蹦发从而源源不断的灵感涌现,这种难以言传只可心会的东西玄之又玄!

          正是“道可道,非常(恒)道,名可名,非常(恒)名”,当我们作为学习与思悟先人的思想作品这个对象的主体,以老子为例,在写作品时其思想所体现的逻辑与感悟或体验产生的信息频率与我们同步共振时,我们就自然很快掌握了其思维逻辑思维,对几千年前其人的思想信息频率与现代人的我们虽然是不可能信息绝对对称的,但却了解了其思想根源与历史背景下,并处在同一频率下我们也是可以通过他们留下的文字记载来进行超时空的对话的,但也不能说就完全等同于对他们的正解,这个是承认信息对称的相对性,不要说对几千年前的人,就是对自身有时候突然灵感突发,达到一定层次时写出来的东西隔一段时间也要再去反复自省拓通才能够慢慢的消化通融,在状态不好时也常常觉得自已那时写的东西是很深刻,甚至是再也写不出,甚至是对自已都产生不能理解了,我从自己提出的“价值全息性″概念的角度分析,这个是因为不能同步共振保持现在与过去频率一致,或因当时是从一种更高层次的角度进入了那个频率得到了灵感的火花从而顿悟,当在后来进入的是另一个角度的信息频率的原因,也不能说前者更高明,只是角度不同导致出发点与频率不一致而己。呵,扯的有点远了!

    现在,我们再回过来谈下双缝实验与观察者效应的问题。我比较赞同爱因斯坦的观点:波与粒都是光在传播时表现为波。而在观察时表现为粒子的现象而非本质,这一说法后来被另一科学家所继承并提出了光的“波粒二象性″学说,因为其本质是我暂称之为“宇宙太一″(一种处于全息统一的玄妙状态,是能使主客观和微宏统统一的桥梁,类似于我们国学概念的“天道″),光波粒二象性说不过是这种状态在微观光子上的体现,其实宏观事物之间的关系也存在,如“某物价值量因人而异″;“再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可见,这其实是主观的观察者(包括探测器这个工具)自身与客观对象(光)之间没有全息而形成了或波或粒性的现象两分化倾向性认识!宇宙自然与人本质是同一性的,人类本来就是自熟宇宙中的一分子或子系统,不过是处于某个层次中的联系的状态中,故正所谓“天网灰灰,疏而不漏″,有些学者总是要用绝对割裂二分的世界观来进行分析。正是因为人类的文化把人类与自然宇宙的割裂认知而产生人与自然宇宙敌对起来,出现了许多学科之间的不可调和甚至是走向对立的状态,这正是违背了“天人合一″的“不二″之道。

    听说有一个科学实验例子:“心理学家事先告诉一群小孩他们培养了两个实验老鼠品种一种聪明,一种呆笨,然后安排小孩观察老鼠逃离迷宫。小孩报告聪明品种老鼠比呆笨品种老鼠更快逃离迷宫,而事实上所有实验老鼠只是随机挑选出来而已。″事实证明观察对象会被观察者影响到,而这种影响也是可以通过隐性的能量与信息传递下去的,在小孩被心理学家告知“真相″并做出选择或者判断时,很容易因观察与否而影响结果,而被小孩观察的老鼠,又因为这些小孩的观察而产生了观察效应,观察者的声音、身体的姿势、神色、动作、手势等都会或多或少的影响到被观察者。当然,更多的时候,我们作为观察者可能产生的影响根本微不足道,甚至可以忽略。而这是否是跟观察者的精神力或与身体为载体的声音、身体的姿势、神色、动作、手势一起所发挥的合力大小有关?如果有人掌握了观察者的核心中枢,观察者本身甚至不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就可以撬动很大的效应产生巨大的合力,使用恰当就可以四两拔千斤,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的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比如骨牌效应甚至是产生与观察者的意愿或目的一致性蝴蝶效应。人类主体从通过可以影响粒子的波粒二象性现象到甚至管理控制更大的生产工具和组织,从刚出生的连自已的身体都不能支配到有些大人物的一言一语甚至能影响整个人类与自然世界的发展变化,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观察者效应的规模扩大优化的现象。当然,这个是观察者对被观察者作为外部环境系统而言。

    当然,被观察者并不总是观察者效应的外部化对象,观察者自身也是可以作为自已的对象,如果说对外部环境效应可控性提高的正向反馈是为了实现外部价值的扩展。那么,对自身内部效应可控性提高的负向反馈就是为了实现内部价值的沉淀,比如,健康、长寿、智慧等就是其中的核心价值所在了!不过,这不过是一种分別心的两分法而已。

    这正如《生命是什么》的物理学家物理学家埃尔温·薛定谔所说的:“我的意识与我的世界是由相同的元素组成的;同理,虽然其他人的意识及其他们的世界之间有着许多大量的相互参照,但是它们之间的组成元素也是大体相同的。给予我的只有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存在和感知互为一体的世界而不是其他。主体与客体在同一个世界中,尽管物理学现在的实验一再地证明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界限,但主客体仍然是同一个世界,因为它们之间的界限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可见,世界的存在本质上是“其内同外,其外同内,内外合一,太一无极!″的,这才是维持万物存在与可持续发展的全息优化,即“道法自然″。而由此分化为多样化差异的万物形态却是现象性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双缝干涉实验观察者效应联系到价值实现的问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ilkh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