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电影《不问西东》已经有两天了,一直想写点儿什么,但总是不够透彻,干脆简单谈谈对剧中几位人物的看法。
沈光耀
沈光耀家的匾额上写着“三代五将”,说明他的家族是凭借武功发达起来的,所以他也自由习武,有一身的好功夫。他的母亲知书达理、温婉聪慧。母亲告诉他,官场和战场,祖辈们都经历过,家族对他的期望就是认真读书。读书以后做什么没说,但不愿意自己的子弟涉足官场,也不愿意他们在战场上牺牲生命。
作为独子,沈光耀深知自己身上承担着延续家族血脉的重任。但是,当家和国放在一架天平上时,砝码应该放在那边就毫无悬念了。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中国不存在了,沈家的血脉是否能够延续就显得一点儿都不重要了。这一点沈母也非常清楚,她能够尊重儿子的最终选择。
英国在一战中,战死率最高的是伊顿公学的学生。伊顿公学是英国的贵族子弟学校,伤亡率高达45%。这是英国贵族精神的实际体现,但这也是贵族精神没落的开始,一战之后,英国社会变得更加平民化,和贵族人数大幅度减少有一定的关系。
刘淑芬
刘淑芬的眼神一直是“怨妇”的眼神,她看丈夫的时候,眼角和嘴角是含笑的。她撒泼打闹都是为了吸引丈夫注意,因为她爱他,绝不愿意放手,让丈夫离开自己。
但丈夫就是对她不理不睬,刘淑芬的每一次发泄都像打在棉花堆上,不能得到回应和反馈。就在她浑身的怨气无处发泄时,王敏佳的匿名信就像给瞌睡的人送来了枕头。
刘淑芬借机发挥,到王敏佳工作的医院大吵大闹,使得王敏佳被孤立批斗,这在文革的时代背景下都顺理成章。就连批斗大会上群情激奋时,刘淑芬大喊一句“打她”,也是给了内心压抑无处发泄的群众们一个宣泄的借口。
但她绝没有害死王敏佳的意思,王敏佳是谁其实根本就不重要,重要的是刘淑芬想要抓住丈夫。王敏佳的死彻底击溃了刘淑芬,既然无法挽回丈夫的心,王敏佳的死又是自己一手导致的,那么,跳井自杀可能真的能让她得到解脱。
张果果
初衷只是利用四胞胎支撑一个广告创意,结果被上司陷害,丢掉了工作,还被四胞胎的家人黏上。他在一个人际关系复杂的尔虞我诈的社会中,终于守住了内心的正义和善良。
从正义的角度说,他并没有出卖自己曾经的上司,即使上司曾经出卖过他。从善良的角度看,他没有抛弃四胞胎,虽然有“本来以为救了一个孩子,没想到认了一门亲戚”的危险。
剧中,张果果的社会身份比较简单,他只是一个单身白领。如果将他放在更加真实的社会场景中,比如让他有妻子,有自己的孩子,有年迈的父母,有其他的社会关系等要面对。他还能保持这份正义和善良吗?每个月的财务状况都捉襟见肘,自己的家庭开支都疲于应付,他还能这么淡定吗?
张果果是一个实验室里的人,在严格限定的实验环境中,他的行为和表现符合道义和人们的渴望。可是,如果离开实验环境,实验结果一定是不可重复、不可再现的。
李想
一个没有背景、没有关系的小医生,一辈子可以把握的机会并不多。好不容易争取到支边这个弯道超车的机会,不轻易放弃才是绝对理性的选择。
对李想的批评主要是道德的批判,认为他不敢担当,自己做的事不敢承认,让一个弱女子独自承担后果。
人们在无奈的时候,才会祭起道德大旗,好像只要站住了道德制高点就有了指点江山的底气。实际上,道德评判并不能左右什么,李想如果活得风风光光,又会怎样?说不定反而没人再提起当年他的不道德行为。导演让他为救人而死,只是安慰一下观众那非理性的脆弱心灵而已。实际上,我们身边的“李想”大有人在,可没几个人敢于指着他们的鼻子说,你当年的某某事做得很不道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