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素养为“题” 育人为“志”——指向核心素养的试题命制听后感悟

素养为“题” 育人为“志”——指向核心素养的试题命制听后感悟

作者: 婧语微涵 | 来源:发表于2022-11-13 17:19 被阅读0次

          11月13日,有幸线上参加中国教育学会第五届教师专业发展学术会议,聆听了“指向核心素养的试题命制”专题讲座,对于核心素养在试题中的糅合展现,以及课程的育人导向有了一些更深的认识,对以后的教育教学有所醒悟。

          北京周端焱校长提出试题命制的六个导向:友善;激发;思维;引导;生活;改进。旨在引导命制试题时,关注现实生活,从真实的生活素材出发,提醒学生灵活思维,观察生活;加强过程考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延长学生思辨精神,促使学生自主、合作、主动探究,鼓励学生个性化的体验与多样化的认知,合理设定多层次的评价标准,让大部分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有获得感。回顾近年来的试题分析,正突出了这些导向的引领作用,例如,语文中考现代文阅读中出现了“分层赋分”的概念,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思维水平的不同都可以有相应的阅读体验,在试题面前不至于一筹不展,挫败信心,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有良好的推动作用,呈现出素养为“题”,育人为“志”的良好趋势。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核心素养强调学生的感受与热爱,强调学生行为表现,范畴宽,涵盖面较广。而这些素养的考查往往要在真实的语言生活情境中去实现。例如,近年来的语文试题中频频出现的口语交际、综合性实践等等,都展现出对于学生高阶思维的考查和生活实际运用是否灵活,更能窥得学生在实践生活中的操作、交往能力。这些试题的出现恰恰告诫我们考试不仅考的是知识,更是思维与思想的凸显,要想在这样的素养“题”中突破,必须要面对生活,在教学中带领学生动起来,实现“行”与“知”的统一,如此,才能引导学生向着“社会人”,全面发展的人迈进。

          语文课程的评价追求教、学、评一体化,重视评价的导向作用。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张玉峰老师提出“学习诊断,让教学更高效”,精准的诊断可以让教学事半功倍,学生是具有差异化的人,天赋有异,理解能力有差。即使处于相同成绩阶段的学生,也往往存在不同知识点的差别掌握,我们在帮助学生进行试卷分析时感触最深,有的错在这儿,有的错在那儿,都是优秀的成绩,他偏偏字音字形错了,而她却在阅读上丢分。我们提倡学生进行自我的错因分析,即对自己学习的精准诊断,如此一来,才能对症下药,辨证施治,一一突破,有所收获,与我们所主张的因材施教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也就让我们看到了学业诊断对于教学的巨大影响,更是体现了“教、学、评”一体化的有力导向性。

          首都师范大学王尚志教授提出要“知行合一,在做中学,做中提高”,这一理念与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难道不是一致的吗?学生是有生命,有能动性的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动手做了,才知有没有。最近所流行的社会化学习也强调了这一点,学生在窗外,学生不应该是囿于方寸教室的花朵,而应该在行动中去获得真知,获得对生活,对精神的引领,这样才能成为真正的人,才能在知识的沃土上开放花朵。

          当今的考试形势呈现出素养为“题”的大趋势,只有遵循课程育人的基本导向,以教育人,以学育人,以评育人,才能真正实现核心素养的落地,向着全面发展、科学发展人的目标前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素养为“题” 育人为“志”——指向核心素养的试题命制听后感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inlx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