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叶嘉莹说“物象”和“事象”

叶嘉莹说“物象”和“事象”

作者: 认真说话 | 来源:发表于2023-05-14 17:20 被阅读0次

    第一节 物象

    物象即是客观事物,不依赖于人的存在而存在,它有形状、颜色,有声音、味道,是具体可感的。如"柳"是一种客观事物,它有形状颜色,是一个物象。

    《乐记》:“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外物使人内心的情意活动起来的。“这‘物’又是指的什么?它为什么能使人内心的情意活动起来?”

    钟嵘《诗品序》: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

    能够使外物活动起来,从而引起人内心感动的,那是“气”。古人以为,宇宙之间有阴阳二气,是它们的运行才产生了天地万物和四时晨昏。比方说,夏天阳气最旺盛,但到了夏至日,阳气盛到极点就开始衰落,阴气逐渐增生,慢慢地就天气寒冷草木凋零。等到阴气发展到极点就是冬至,从冬至日这一天起阳气又开始增生,於是天气又慢慢地变暖。由於四季冷暖不同,所以大自然中的各种景象和草木鸟兽的形态也各不相同,而人的内心也就随着外物的这些变化而受到感动。

    晋·陆机《文赋》:“悲落叶於劲秋,喜柔条於芳春。”

    《诗品序: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

    “悲落叶”的“劲秋”和“喜柔条”的“芳春”,就都属於自然界的物象。春夏秋冬四季的景物,比如春天的风和鸟,秋天的月和蝉,夏天的云和雨,冬天的冰雪严寒,都能够感动诗人,从而使他们写出美好的诗。

    “心动”是什么意思?据说,有一次禅宗六祖慧能听到两个小和尚在争论一个问题:风吹幡动,到底是幡动还是风动?慧能对他们说:“也不是幡动,也不是风动,是你们两人自己的心动。”佛家主张自心清净,当然是反对心动的;而诗人则相反,只有永远保持一颗活泼善感的心灵,才能够写出好诗来。唐代诗人孟浩然说:“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诗人还没有起床到外边去看,他只凭昨晚听到的风雨声和今早听到的鸟啼声,就敏感地联想到繁茂的春花现在一定纷纷零落了。宋代诗人杨万里说:“雨来细细复疏疏,纵不能多不肯无。似妒诗人山入眼,千峰故隔一帘珠。”为什么春天的细雨既不肯索性下大一点儿,又老是不肯停?他说那是它在嫉妒我窗外有如此美丽的山色,所以故意下得像珠帘似的挡住我的视线。你看,这就是诗人。他们对大家看惯了的万物总是保持着一种关怀和敏感,所以经常能够发现生活中新鲜的情趣。

    杨万里写春雨写得很活泼,很有情趣,但那只是一种偶然的、细微的、纤巧的感发,没有更深刻的意义。

    本来,诗人之所异于常人,是由於他能够把自己内心的感动传达出来,使别人甚至千百年以後的人读了他的诗也可以产生同样的感动。不止于此,读者还可以从他的感动引发联想,结合自己的历史文化背景,生发出新的感动。这种感动永远是生生不已的,所以我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做“感发的生命”。

    杜甫为什么被後代尊为“诗圣”?那是因为,杜诗的感发生命是深厚博大的,他所关怀的不是个人的得意与失意,而是国家和老百姓的苦难。他为什么说“安得鞭雷公,滂沱洗吴越”?因为,当时吴越一带正有叛乱,兵戈未息,老百姓都在水深火热之中。杜甫希望朝廷有人能够平息那些叛乱,解救那里的生灵。所以,他这两句诗也是有寓托的。

    物象与人心之间的感发关系也有种种不同的层次,有的由物及心,有的由心及物,有的即物即心。

    杜甫《对雪》: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这首诗,是杜甫被困于沦陷的长安时所写。安史之乱时,杜甫从郧州赴灵武投奔肃宗,途中被叛军俘虏,送到长安。过了不久,唐军大败于陈陶,死伤四万余人,杜甫写了《悲陈陶》等诗,表示哀悼。这首《对雪》,也是为陈陶之败而作。他说,官军死了那么多人,野地里到处都是鬼魂的哭声,我一个人被困长安,妻子儿女在鄜州生死未卜。黄昏的时候浓云密布,大片雪花在回旋的风中飞舞。盛酒的瓢已经被我扔掉了,因为早已无酒可饮;冰冷的火炉还在,但炉子里一点儿火也没有。长安附近已全被叛军占领,与外地隔绝了消息,我只有一个人孤独寂寞地在屋里出神发呆。“书空”,用的是晋朝殷浩的典故。殷浩被黜放後,每天一个人坐在那里用手指在空中比划,写的是“咄咄怪事”四字。这个典故用来形容当一个人心中有忧愁烦闷不能解时那种出神发呆的样子。这首诗中描写严寒风雪的“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两句,形象十分真切,对偶也非常工整,而且还不仅如此,这两句还“融情入景”,把诗人当时心里那种烦乱忧愁的感觉,都融会在“乱云”、“薄暮”、“急雪”、“回风”等形象中表现出来了。

    第二节 事象

    事象,指事物的形象。虚构出来的事象体系是不能用客观性和真实性的尺度来衡量的。但虚构不等于虚假,事实上虚构并不是目的,而只不过是手段而已。虚构是为了追求更高意义上的真实,正像人们并不是为了桥本身才建桥,而是为了更快捷地到达彼岸而建桥一样。

    诗有一种“感发的生命”,它由作者传达给读者,而且可以不断生长,生生不已地流传下去。这种感发的生命,可以使你的心活泼起来,永不衰老。

    人所接触最多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能够引起诗人感发的,除了自然界鸟兽草木的“物象”之外,还有更大的一类就是人事界的“事象”。

    钟嵘《诗品序》: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至於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

    “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是第一个层次,说的是人事界的聚会和离别。在人世间,聚会永远是一件令人快乐的事情,也是诗人做诗的好题目。

    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节选):白日来深殿,青云满後尘。乞归优诏许,遇我夙心亲。未负幽栖志,兼全宠辱身。剧谈怜野逸,嗜酒见天真。醉舞梁园夜,行歌泗水春。

    杜甫在这首诗里就记载了他与李白这次美好的遇合。当时李白已经名满天下,因此不用参加进士考试就直接被唐玄宗请入朝廷去做翰林。然而皇帝并不是真正看重他的才干,只不过是请他写些新诗拿给杨贵妃去歌唱而已。李白不乐意干,就向皇帝辞职,结果皇帝批准,赐金放还。这就是“乞归优诏许”。短短的五个字,就包含了这位天才诗人得意与失意、荣宠与挫折的整体过程,这真是一种了不起的概括能力。杜甫是在李白离开朝廷之後与他相会的,所以接下来“遇我夙心亲”五个字,就记载了当时诗人自己的感受。《红楼梦》里宝玉见到黛玉时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人生能够遇到一个知已,怎么能不欢喜?杜甫说,那时候我和你刚刚相识,就觉得彼此之间那么亲近,好像前世有什么夙缘一样。有的人不喜欢李白的奇思狂想和高谈阔论,而杜甫却喜欢;有的人以为嗜酒是不好的,可是杜甫却从李白的嗜酒中看到他的天真。两个人一起喝醉了酒,夜晚有时就高歌狂舞在那美丽的梁园;有时春日就携手散步在泅水水滨。你看,假如你是一个诗人,遇到了这么好的朋友,经历了这样愉快的聚会,怎么能不用诗把你的快乐写出来?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记载了他作客异乡时对家人的思念。九月九日是重阳节,古人每到这一天都要佩茱萸登高饮菊花酒。王维说,我现在独自一人作客他乡,所以在重阳节这一天特别思念故乡亲人。我想,你们在故乡插茱萸登高的时候,也会因为少了我而倍加思念吧?

    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柳宗元参与了王叔文等人的永贞变法。变法失败後,王叔文被杀,柳宗元先後被贬到永州、柳州。当时这些地方还都是蛮荒之地,柳宗元曾写下“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等悲痛欲绝的句子,後来就死在柳州。上面这首诗就是柳宗元在柳州时所写。他说,每当我站在海边思念家乡的时候,就觉得柳州海边那些尖尖的山峰像一把把剑,切割着我的肝肠,假如我的身体能化成一千个、一亿个,那么这一千个、一亿个我,都要永远站在海畔那些山峰上遥望我的故乡。

    楚臣去境,汉妾辞宫”,历史上古人的遭遇也同样能够引起你写诗的感发,是第二层次。

    所谓“楚臣”,指的是屈原。屈原是战国时的楚国人,当时秦国十分强大,在楚国朝廷中有主张联秦和反对联秦的两派政治力量,屈原是反对联秦的,他主张与东方的齐国联合共同抗秦。可是後来联秦的那一派取得优势,屈原就被放逐出去。从此,楚国一天天走向灭亡。

    汉代贾谊,被贬官到当年楚国如今的湖南,想起屈原的遭遇,就写了一篇很长的《吊屈原赋》;唐代刘长卿,经过长沙贾谊的故宅,想起了贾谊哀悼屈原的事情,写了一首《长沙过贾谊宅》的诗,诗中说:“万古惟留楚客悲”。这“楚客”,指的也是屈原。其实还不光贾谊和刘长卿被屈原的事情所感动,大诗人杜甫也曾为此而感动。他在《咏怀古迹》的一首诗中说:“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他说我虽然生在千百年之後,但我深深地理解当年宋玉为什么为草木的摇落而悲伤。宋玉,是屈原的弟子。屈原死後,宋玉悯其师忠而放逐,於是写了《九辩》以述其志。《九辩》的开头两句就是:“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这两句的意思和屈原《离骚》的“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是一样的。贾谊、刘长卿、杜甫,都不是楚臣,而且都生在屈原去国的千百年之後,却不约而同地都为屈原的遭遇所感动。这说明,古人的遭遇虽然不是亲身经历,但也同样能够引起人的感发。

    所谓“汉妾”,指的是东汉元帝时被送到匈奴去和亲的王昭君。昭君曾被选送到宫中。但宫中美女太多了,皇帝看不过来,就让画师给这些女孩子画像,按图召幸。於是那些被选入宫的女孩子纷纷去贿赂画师,请他们把自己画得更美丽些,以求被皇帝选中。可是王昭君不肯贿赂画师,画师就故意把她画丑,结果皇帝没有选上她。後来匈奴要求与汉朝和亲,美丽的王昭君就被嫁到匈奴,从此再也不能回到故土了。昭君的故事感动了历代很多诗人,例如杜甫的《咏怀古迹》中,有一首就是咏昭君的: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塚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干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昭君是湖北秭归县人,那地方有许多高山绵延不断。所以,“群山万壑赴荆门”是写实,而且写得开阔博大,很有气魄。古人认为,高山大河是钟灵毓秀的所在,只有在这样的环境里,才能够诞生王昭君这样美丽的女子。要知道,上天降生这么美的一个女子,本来是应该得到欣赏和爱护的,可是她得到了吗?没有,她的结局是“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塚向黄昏”。“紫台”是指朝中的宫殿,犹言“紫宫”,这里指代皇宫。昭君悲哀地离开故国皇宫,走向外族那荒凉的沙漠,从此就再也没有回来。传说塞外的草都是白色的,只有昭君塚的草是绿色的,所以叫做“青塚”。诗人说,我只是在画图中得识昭君美丽的容貌,她本人早已死去,谁也无缘得见了。现在月亮是如此明亮,说不定她的芳魂会从塞外归来,再看一看自己的故乡吧?据说昭君出塞是她自己主动请行的,如果是那样的话,她就应该无怨。可是当年昭君出塞时怀抱着琵琶,琵琶的曲子是那样哀怨,她到底是有怨还是无怨呢?

    除了诗人自身的悲欢离合和古人的悲欢离合可以引起诗的感发之外,《诗品序》所举的例证中还有第三个层次,那就是即使是与你并不相干的人,他们的遭遇同样能引起你内心的感发。什么样的遭遇呢?那就是“或骨横朔野,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了。这是指那些战争中所产生的征人思妇的诗。唐代对外战争比较频繁,写征人思妇的诗很多。

    陈陶《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和匈奴打仗本来是汉朝的事,但唐朝诗人写诗总是喜欢把当代的事情假托为汉朝的事。像白居易《长恨歌》写唐玄宗与杨贵妃,开头却说“汉皇重色思倾国”。这首诗也是如此,它其实是写当时发生在北方的一场对外族的战争。其结果是唐军打败了,五千将士都暴骨沙场。“无定河”是中国北方的一条河,现在已经改为“永定河”。诗人说,可怜这些勇敢的年轻人都已变成了无定河边的白骨,而他们的妻子却不知道,还在家中苦苦地盼着丈夫回来,甚至做梦时也常常梦见他们。这首诗写得很好,但作者本人并不是征人思妇,他不是写自身的悲欢离合,也不是写历史人物的身世遭遇。他所写的,就是与他同时代的普通人的遭遇和痛苦。他被他们的遭遇和痛苦所感动,从而就写出了这首感发力量很强的好诗。

    “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这真是一个很妙的总结。中国现代的读书人有很多专业可以选择,可以做科学家,也可以做工程师。而中国古代的读书人只有一条出路,那就是“学而优则仕”。但做官的人是很难掌握自己命运的,如果你遇到一个昏君如果你还坚持你自己的政治理想,那就很可能被贬谪、被放逐。所谓“一去忘返”,并不是真的忘返,而是你欲返却不能够返,没有希望返。像我刚才提到过的诗人柳宗元,不是就死在谪所了吗?因此,中国古人特别注重一个“遇”字。三国时代的刘备与诸葛亮,是一对君臣之间美好遇合的典型:刘备对诸葛亮是三顾茅庐,言听计从;诸葛亮对刘备是鞠躬尽瘁,死而後已。这样的遇合实在是太少了,所以後代不少读书人都羡慕他们的遇合,写了很多诗来歌颂他们的遇合。

    然而对大多数读书人来说,更多的情况还是“不遇”,或者是尚未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就遭到贬谪放逐。这就是“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那么,是否所有的“遇”就都是美好的呢?也不是,因为有的时候“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倾国”,出於汉武帝的乐师李延年所唱的一首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在古代,君臣间的关系与夫妻男女间的关系有某些相似之处:女子靠美貌得到男子的宠爱,臣子也能靠逢迎拍马得到皇帝的宠信。而自古以来,有多少乱臣贼子就是通过谄媚蛊惑君王,转眼之间就可以使国家从兴盛走向衰亡。

    “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之所以很妙,还不仅仅在於它点出了读书人的“遇”与“不遇”。更重要的是,这“遇”与“不遇”所涉及的“仕”与“隐”的问题,又恰恰是中国读书人心中一个很要紧的“情意结”。近代学者朱自清先生写过一篇《唐诗三百首指导大概》,在这篇文章里他提到,中国古代知识份子只有做官一条出路,“仕”与“隐”是他们必须考虑的一个大问题,因此,它也就成了唐代诗人们写诗的一个重要题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叶嘉莹说“物象”和“事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iod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