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在美成功上市,但是在国内却掀起了轩然大波,众多知名企业和媒体纷纷讨伐。其中最受关注的是微信公众号“起朱楼宴宾客”的一篇文章,它在文章中讽刺道:“拼夕夕的上市让历史倒退了20年。”
对于“拼夕夕”这个称谓笔者起初以为是其为了避免平台的关键词封禁所改的。但是当笔者看到网上爆料的拼多多上的“立日”洗衣液、“云南中药”牙膏、"TGL”电视等一系列的“李鬼”产品时,似乎明白了作者的用意。
为此笔者特意下载了拼多多想求证一下事件的真实性。腾讯应用宝上拼多多的下载量已高达10亿人次,说实话,笔者看到这个数字时内心是震惊的,用过的互联网应用没有1000也有800的我居然对这个10亿级应用毫不知情。作为一个媒体人我甚至在揣度这一次的轩然大波会不会是蓄意炒作?至少没有这次事件我估计我这辈子都很难会去下载拼多多这个软件。好在我暂时还找不到拼多多事后可以洗白的地方,以穷人之名恐怕没用,拉淘宝下水也没用。因为一个是历史遗留问题造就的,另一个却是在颠覆现有的文明。
那到底是哪些人在用呢?拼多多创始人黄峥称:五环外的消费,你们五环内的人不懂。就仿佛拼多多是救世主一般为穷人而生。黄铮也似乎成功的将80%穷人拉入了他的阵营。但事实真是如此吗?在笔者看来,拼多多所显现的并不是二八定律下的贫富分界,而是自1986年4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规定的9年义务教育有无接受。
许多人站在道义的制高点指责着使用拼多多的是穷人、农村人。说实话,笔者也是农村人,但我庆幸我的亲朋好友中很少有人使用拼购并发给我。我也不认为农村=贫穷,但是我又深刻地认识到,农村教育的落后是不得不承认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农村永远的裹足不前。总有新的大学生走出去,也会有新的知识带进来。
我的父母很多时候网上买东西都会问一下我,这个东西靠不靠谱,而我也会尽可能让他们选择价格可能看起来贵一点的商品或者正品。就拿一个插线板来说吧,好一点的可能近百,伪劣的只需要10几块,但是一旦触电起火,那80的差价很可能会是我们终身的悔恨。至于爷爷奶奶那一辈的人啊,我也数不清他们被骗过多少次了,我只能尽可能让他们在买不常接触的东西时问一下我。
拼多多的上市我不认为是舆论抨击可以阻止的,很可能它将找出“代言人”痛哭流涕的为其歌功颂德。但是作为一个有正确三观的青年,我认为我们所学的知识,哪怕微末,但只要先进,就该传递给身边的人,家里的老人。吃亏可以是福,但文明不可倾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