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看书范围集中管理方面,希望看到有共鸣的朋友可以留言交流。
1.《理性乐观派:一部人类进步史》马特·里得利
作者的文字时刻透露着他的才华横溢,无论是谁看了都会对未来信心满满。他使用大量事实举例证明人类通过专业分工使得总体的情况越来越好。但作者的举例会不会有偏颇的地方,可以说是的。他所举例的历史经过挑选,论证的过程夹杂着主观的判断。
专业分工是一种不可逆的趋势,人类在近200年也享受到了专业分工带来的益处。一个农耕的家庭无法拒绝城市化的诱惑,尽管某种程度上来说,工厂只是新的剥削形式。但物欲的增长以及通货膨胀的虚幻一直笼罩着年轻人的上空,它能让人相信这就是世界的真相。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可以通过技术的奇点跨越达到前所未有的享乐程度。但物极必反,也是因为技术的精益主义,会创造强人工智能作为一个更强大的物种。那时的情况估计跟我们的祖先智人消灭尼安德特人差不多。
关于马尔萨斯陷阱问题,作者花了不少篇章论述,他说技术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并且已经在一定范围内解决了。我对作者的观点大部分认同,但对于马尔萨斯陷阱能否再世界范围内完全消灭持怀疑态度。
而环保和资源的问题,无论事实是否如作者说的那么乐观,个人觉得也不必过多操心。假设世间是一场修行,而你目标明确,就不会介意修道场是在地狱还是天堂。
最后,如果有空建议你读读这本书。
2.《科学管理原理》弗雷德里克·泰勒
作者开头说了一句,管理的目标是使财富最大化。这句话实在是精辟,我有限的知识已无法找到更加浓缩的总结。
这句话透露着残酷的真相,也就是管理并不是为了理所当然的高效产出,也不是人类崇高的理想追求,而是为了资本家财富最大化。我要是作者同时代的资本家,看到这样的结论会想马上花高价请他过来管理工厂,因为他懂得维护我的利益,还能找个理由让工人更加勤奋地工作。
纪录片《大企业》中说到NIKE的东南亚工厂实行的管理,把1秒钟拆分成10000份来考核工人的效率。这应该是经过100年的发展,科学管理模式的极致体现。无论如何,每个国度都有其必须承受的历史时期,是否有更好的选择,又变成了不可知论的话题。
作为地球大多数的中下层人物,应该铭记泰勒先贤的实话并认清生活的真相。
3.《六项精进》稻盛和夫
罗曼·罗兰说,生活中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我一直是稻盛和夫的粉丝,但说不上狂热,只是默默的练习他所推行的工作原则。当然,也因为他推崇的原则其实跟佛学异曲同工。
最早接触的是《活法》,稻盛和夫的工作和生活的态度让我汗颜,不禁肃然起敬。我反复读了几次,希望能够落实到生活中。而这本书是他行事方式的原则的解析。
他推行的原则可能会让人有“不可能实现的”,“日本人为了工作也太变态了”之类的想法。例如,第一条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很多人看到就会气馁,活着已经不容易还要付出那么大的努力?
其实个人觉得这条原则还是有更深层的理解。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任何人就是指能够影响我的人,他也许是你在报纸上看到英雄,或者朋友圈的图片,或者是网页上的偶像。也就是说你要对比的对象是所有能够影响你的人。
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扩大自己能力圈和影响力圈的过程。付出努力的程度也都是自己评判,但认知能力低的时候,就会容易松懈。但也说明,在付出努力的过程,你需要不断认识自己,成为自己才能把评判自己的标准提高。
如果你觉得目前工作状态像是陷入随波逐流的境地,这本书应该能帮到你。
4.《阿米巴经营》稻盛和夫
稻盛和夫的京瓷能够获得长远的发展,与他实行的阿米巴经营模式是密不可分的。他也一直在推广阿米巴经营。
国内也不少企业在学习阿米巴经营,但很多并没有特别好的效果。个人认为是因为没有结合稻盛和夫的哲学。阿米巴的模式不仅对企业家有极高的哲学素养要求,还要其高管团队都要有共同的理解,确实不容易。
当然,他的哲学是无法拿来就用,没有经过持久而深刻的学习,估计很多团队是无法用上。书中也一再提到,离开了哲学就是离开了根基。
我的前大Boss宋总说过,无论企业要学习什么样的文化,都必须经过自己消化后再推行适合自己的文化,不能直接拿过来。
对宋总说的话,我深以为然。
5.《经营与会计》稻盛和夫
我能够看到稻盛和夫有一种化繁为简的能力,只考虑销售最大化,成本最小化来赚钱。
他对制造业的理解是非常深刻的。销售部门与生产部门的矛盾时刻存在,他通过哲学以及阿米巴,还有这种特殊的单位时间来整体解决公司经营的问题,一环扣一环的方式特别精彩。
这点我深有体会,这种问题的解决之所以难,是因为没有人从公司经营的整体出发去解决问题,大多数人只是看到问题就解决眼下的问题。
要是接触过公司经营要处理财务报表的人都会特别有感受吧。越来越能够体会到财务报表就能说明公司的方方面面。
当然,没有对财务的基本理解,难以有更深刻的理解。这是我后面要努力的。
最后以我认为最励志的话作为结束,以绝大多数人努力程度之低,轮不到拼天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