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夙兴夜寐,洒扫庭内”,从古人这些富有哲理的话中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一代代炎黄子孙脚踏大地,心贴热土,用勤劳的双手披荆斩棘,开创了中华民族泱泱五千年的宏大文明。没有劳动,就没有富饶的天府之国;没有劳动,就没有杏花江南的鱼米之香;没有劳动,就更没有当下中国巨龙腾飞、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新时代!
一、带孩子参与劳动
劳动是知识的源泉,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劳动是力量的源泉,劳动是幸福的源泉。这次五一我带着我家的宝贝回到乡下,让他体验劳动的辛苦,当然他还小,他能体验什么呢?无非就是在家里帮忙洗菜,剥豆子,然后带他到菜园里拔菜。可小孩子却不以为然,他把这个当成乐趣,他觉得很好玩。
我觉得劳动是需要情境的。就拿我小博来说吧!上次家里炒蚕豆,我让他和他爸爸一起剥蚕豆,可是他才剥了三四个,就说太累了,不愿意剥了,任凭我们怎么叫他,给他戴高帽子,他就是不愿意。可是在我家里,我妈妈拿了很多的蚕豆,带着他和帅帅一起剥,最少有四五斤,俩孩子就跟着我妈妈一起剥完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同样都是剥蚕豆,为什么在家里他不愿意而在我妈家,他却很乐意呢?我分析原因是因为在家里他最小,没有人和他比赛,他觉得他最小,我们大家都会让着他,而在我妈家呢,还有一个弟弟和他一起剥蚕豆,他是哥哥,他要做榜样,起模范带头作用,他要给弟弟树立标杆,同时也不能输给了弟弟,要不然他会觉得有点丢脸。所以他能够一直坚持把蚕豆剥完。后来带他到菜园里拔菜,其实那个大蒜还有包菜是特别难拔的,可我妈妈教了他一下之后呢,他俨然就像一个大人,一个一个拔好了,他一边拔,帅帅就一边捡,两人合作得挺愉快的。
从小博剥豆子拔菜的经历,我陷入了沉思:是不是小孩子平时读书、写作业也需要情境呢?我们是否也要给他们设定一个比赛的氛围,让他扮演着哥哥姐姐的角色,尽量夸奖、表扬他们,让他们很想把这个字写好,把书读好,给其他同学做榜样做示范。我们经常说,优秀的孩子是夸出来的,从小经常受到夸奖的孩子,他们往往会越来越优秀。
二、教育名家的劳动观
陶行知的劳动观内涵丰富:劳动教育的目的是涵养品性、增进自立,内容是围绕生活、展开教育,方法为教学做合一,场域为家校社合一,期望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其劳动观表现出生活性、实践性、融通性三大特点。陶行知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劳动观对我国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具有重要启示:更新教育理念,重视劳动教育;丰富教育内容,联系现实生活;改进方式方法,注重劳动锻炼;建立合作机制,发挥教育合力。
劳动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品质。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只有通过亲身劳动,才能养成热爱劳动和尊重劳动人民的品质。他说:“不劳动者不得食”的思想是最正义的社会的一个最人道、最崇高的思想,必须使这个思想扎根于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必须使劳动被学生感到不是一种抽象的练习,而是缺少它就没有饭吃、没有衣服穿的事情。如果一个学生不能亲身体会到依靠自己双手的劳动提供自己的吃穿是人生最重要的因素,那就不可能真正培养出热爱劳动的品质,也不可能真正培养出尊重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劳动教育可以培养学生乐观向上、克服困难的善良品性。劳动教育可以培养学生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德的自我教育——即激发学生想做一个好人的愿望,实质上是从自豪感、自尊心、劳动的尊严感开始的。”
魏书生老师认为孩子回家需要做家务劳动,有时间多做,没时间少做,但不能停下来。一分钟也要做,半个小时那就更好了。他认为孩子的头等大事是承担家庭责任。一个人爱祖国、爱人民,看不见、摸不着。他如果不爱自己父母的话,你说他爱祖国、爱人民,放心,100%是骗人的,用不着论证。爱父母,挂在嘴边上,说空话,那不是骗人吗?一定要学会用行动去心疼父母,能承担的家庭责任,从小承担。一个孩子从小知道心疼你了,长大了他自然会心疼老百姓,心疼集体和国家。这是很简单的常识。
李镇西老师在《重读苏霍姆林斯基》这本书中也一再强调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李老师鼓励班级学生捐款,他提出要用自己的劳动赚钱捐款,他班上的学生通过卖矿泉水瓶等不同的方法挣钱捐助贫困家庭的孩子。
三、我的劳动理念
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我们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如何落实劳动教育呢?我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1.平时班级中的卫生坚持让学生自己做。可能刚开始小孩还不太会,我鼓励学生捡纸屑,要求每个学生带一个小垃圾袋和抹布,自己的垃圾扔进垃圾袋里,下课或放学时把袋里的垃圾倒进垃圾桶里。平时我自己也注重榜样示范作用,以身作则。班上有垃圾,我亲自拿扫把扫,每周一大扫,在周五放学的时候带领班上能干的学生,把班上扫干净拿水冲洗,周一来读书时很干净,也能维持一周的卫生,平时只要捡一下就行了。
2.结合班会课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对班上爱护环境,经常爱劳动的孩子进行表扬,给大家树立榜样,每月评比劳动之星。
3.结合的重大节日,比如母亲节、父亲节、三八妇女节等,让学生替父母做一件事,可以给父母搓搓背,洗洗脚,也可以做家务。
4.结合传统节日,借助家长的力量,在班上举行包饺子,包粽子等活动,让学生参与劳动,感受劳动的乐趣。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
劳动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源泉,是创造美好生活的不竭动力。让我们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