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学彬是一位来自四川的全国人大代表。我很早就认识她,但对她有更深入的了解,还是在她当选人大代表之后。由于工作的缘故,我与何学彬有了很多接触。她的脸上总是洋溢着微笑,令人感到亲近,虽然普通话中夹杂着川音,但发音吐字很清楚,声音爽朗,很有辨识度。从她的绘画作品、代表建议和她参与的各种公益活动中,我感到她既有油辣子般的果敢坚毅,又有水墨丹青的深邃细腻。
画里藏深情——做传递清新空气的爱心使者
在全国人大机关新办公楼最大的会议室墙上,悬挂着何学彬的一幅绘画作品,作品篇幅有8米长、2米宽。其实,何学彬在国画界早有名气,她的作品曾被中南海、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等收藏,也多次走出国门,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等十几个国家展出。2009年国庆60周年时,何学彬就有三幅画被选挂在天安门城楼中央大厅。所以,一提到四川代表团有人画国画,就理应想到是她了。
挂在我们机关办公楼的这幅画早在2004年就开始创作了。“先到各地采风,再动笔绘画,前后花了半年时间。”初春绽放的油菜、潺潺溪边的小院、飞向朝阳的白鹤……画作带着泥土的芬芳,勾勒出青山、绿水、小桥、人家,房顶上炊烟袅袅升起,展现出“白云深处有人家”“半竿山月落湖低”的美感。
她的作品里既有祖国大江大河的威严壮丽,又有家乡山水的逶迤温馨,人物传神,花鸟灵动,山水恢弘大气,画面清新妩媚中流露出她的细腻情感。
这与她的成长经历不无关系。1963年,何学彬出生在四川眉山的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喜爱书画艺术,早在家乡眉山思蒙高中就读时,就有来自成都的画商将她的工笔人物画悉数收购。但由于家庭姊妹多、经济受限,差点辍学,幸而在老师资助下继续学业,考上西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走上了自己喜欢的艺术之路。
正是早年的经历,成就了何学彬坚韧乐观、积极向上、脚踏实地的性格。观其画作,听其言谈,能够使人充分感受到她对祖国的深切热爱,感受到她身上始终带着的质朴谦虚之气。这样的特质也在她的人大代表履职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扎根在泥土——把建议提到群众的心坎上
“新冠病毒疫苗,全面免费——这个建议我提交过”。2020年最后一天,何学彬在朋友圈转发了一条消息,引来很多好友点赞。连任两届全国人大代表,何学彬所提出的代表建议不仅数量逐年递增,更重要的是紧贴民情和民心,走在反应群众呼声的最前沿。
推行子女“带薪陪床假”,加强西部欠发达地区各级文化场馆建设,全面放开并鼓励生育……翻阅2013年至2021年全国人代会期间收到的代表议案和建议目录,可以看到何学彬共领衔提交了60余件议案和建议。从这些议案和建议中可以看出,她关注的范围很广,涉及文化、艺术、卫生、体育、教育、环保、法治、人口、城市建设等方方面面,既有关于提振文化自信的宏观战略方面的建议,又有关于延长产妇产假这样细小的民生事项。但无论涉及哪个领域,主题总是紧紧围绕着社情民意,着眼于热点难题。她曾告诉我,她提出的建议绝大多数都是来自于群众、来自于社会热点,很多都是她亲身经历的。
2021年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她又带来12件建议,主要关注的是国内人口老龄化问题。何学彬对老年人群体在现代社会的困境深有体会,比如:外出不会用打车软件,站在路边半天打不到车;子女为老人购买的智能家电功能繁多,操作复杂,放在家里基本成了摆设;尤其是去医院看病,排队很久挂不上号,还不如年轻人网上预约快;健康码手机扫码等操作更是令很多老年人望而却步……。为此,她向政府相关部门、人口专家及高校教授探讨请教,做了一系列社会调查,回家埋头整理了几个月,把自己对如何应对老龄化的想法落到纸面上,分别从“前端”鼓励生育提升量、“中端”重视教育提高质、“后端”社会管理要做实三个类别入手,环环相扣,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建议。
她珍惜人大代表身份和荣誉,还体现在对代表活动的重视上。2020年10月,她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为期5天赴云南集中视察法院活动,对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深有感触。其实早在2018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她就提出了要加快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国家立法的建议。这次组织的视察也让她对这项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
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后,她及时向全国人大有关部门提交了疫情防控的相关建议,涵盖修订传染病防治法、开展中医药法执法检查、启动分餐制立法等内容。
何学彬非常珍惜人大代表身份,她说:“代表人民行使权力,是一种责任和荣誉,能把群众的心声带到人民大会堂是非常神圣的。”
心怀感恩——回报党和国家是她追求的永恒主题
除了人大代表身份外,何学彬还是农工党第十五届、十六届中央委员,作为一位民主党派人士积极参加党派履职。她最喜欢的,是参加展示改革开放成就、反映新时代变化等主题的画展。2013年,她在北京会议中心举办纪念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65周年主题画展,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陈竺等多位领导亲临观展。画展展现了祖国海晏河清、蒸蒸日上的美丽景象,彰显了一位农工党党员心系祖国,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怀。
虽然名气越来越大,但她始终把服务社会放在首位。她曾说,如果不是国家富强、社会安定,她也不会有今天这么好的艺术创作环境,也成就不了她的艺术梦。
多年来,每当国家遭遇自然灾害时,她总在第一时间伸出援手。在汶川地震、青海玉树赈灾、四川雅安赈灾、湖南“一家一”助学就业·同心温暖工程活动、助残义卖、防艾禁毒以及拥军慰问等活动中,她都慷慨解囊,倾情奉献。每次画展,她都会将部分展品拍卖捐献给当地公益机构,始终力所能及地回馈社会。
2020年9月开学时,22名四川眉山中学的师生得到了20多万元的资助,而这已是何学彬坚持助学的第10个年头。她每年从自己的绘画稿费中预留20万元,用于帮助20名眉山贫困生进入大学。何学彬资助的第一批孩子已进入社会,谈到他们的近况时何学彬自豪地说,“他们工作上能干又能吃苦,个个都是好样的!”
好的绘画作品往往蕴含着无声的力量,鼓舞人心,给人力量,予人希望。就像何学彬的作品《白鹤朝阳图》一样,永远向阳而生,向阳而飞。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她用扎实的脚步调制出为民代言的底色,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绘就属于新时代人大代表履职尽责的崭新画卷。(陈庆立)
(责编:张彦,刘升)
网友评论